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2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9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100篇
  8篇
综合类   27篇
畜牧兽医   2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针对6110直喷式柴油机进气系统和喷油系统的特点,设计了几种缩口燃烧室,研究了燃烧室形状对高压喷射直喷式柴油机性能和排放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缩口燃烧室有利于实现柴油机的动力性,经济性 和排放指标的折衷,特别是创造了氮氧化物排放和微粒排放同时降低的条件;大的底台体积和较长唇部的缩口燃烧室有利于延迟喷油,可以更加有利于氮氧化物和微粒排放的降低,喷油提前角和喷雾锥角决定着燃汪在燃烧室内的落点高度,  相似文献   
112.
研究了单缸柴油机喷嘴端伸出量、喷孔参数、启喷压力、供油提前角、燃烧室结构和工况对伞帘喷雾燃烧系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喷嘴端伸出量明显影响燃油消耗率和烟度,最佳喷嘴端伸出量随喷孔锥角同向变化;启喷压力、供油提前角、中心喷孔直径和燃烧室凸缘高度存在最佳值;伞帘喷雾燃烧系统的最佳供油提前角比传统燃烧系统小得多;在低负荷下,喷嘴带中心喷孔时的烟度稍高些,但燃油消耗率不恶化。  相似文献   
113.
增压中冷柴油机燃用葵花籽油的燃烧和排放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葵花籽油具有与柴油相近的物理特性和燃烧特性,因此柴油机可以在不改变其结构的前提下直接燃烧葵花籽油。然而,葵花籽油的黏度高、热值低和挥发性差会使柴油机直接燃用葵花籽油时动力性下降。本文通过增加每循环供油量在保证柴油机动力性不变的前提下对比研究柴油机燃用葵花籽油的燃烧和排放特性。研究结果表明:柴油机燃用葵花籽油时着火晚、滞燃期长,大负荷时放热峰值高,燃油消耗率和NOx排放浓度增加,HC,CO和碳烟的排放有明显降低,但排气温度基本不变。  相似文献   
114.
利用CFD软件对1115型柴油机在采用不同喷油器参数时的喷油及燃烧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并分析了不同情况下的柴油机缸内燃油浓度场、示功图,排放等。结果表明:随着喷油器孔数增加、孔径减小,油柱破碎时间缩短,燃油蒸发雾化速度加快,空气利用率提高;油束贯穿距离下降,燃油碰壁现象减弱,燃烧室壁面附近的燃油量减少;油气混合速度提高,滞燃期内形成的可燃混合气量增加,燃油燃烧速率和压力升高率上升,碳烟排放量下降,但发动机零部件机械负荷和燃烧噪声增加、NOx排放量上升。  相似文献   
115.
采用锥形量热仪对3种木材不同形态试样的燃烧性能进行对比分析,获得了点燃时间、热释放速率、总热释放量等参数。结果表明:3种木材的粉末样点燃时间远小于其它形态样;颗粒样燃烧持续时间最短,燃烧更剧烈;粉末样时间最长,但热释放速率及热释放速率峰值均最低,同时产烟速率也最低;同种木材不同形态试样的热释放总量相差不大。组拼样燃烧试验的结果与标准样较接近,颗粒样和粉末样与之则有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116.
阻燃处理木材的热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为研究阻燃处理对木材热解过程的影响,将未处理的和经过阻燃处理的木材进行热分析(包括TG、DTG、DSC),其结果表明:阻燃处理可改变木材发生剧烈热分解时的温度和重量损失速率,并使400℃时的残留物重量明显增加,在20~450℃范围内,未处理木材的DSC图谱有三个峰,相应于三个不同的热解阶段;不同阻燃剂的加入可明显地改变DSC图谱的峰形和峰位,即改变了木材的燃烧性能。此外本文还结合实验结果,对阻燃剂的作用机理提出了初步解释。  相似文献   
117.
林火系统的燃烧特性,一方面受系统的内可燃物的类型,载量,含水率和分布状态等因素制约,另一方面受外界环境气温,相对湿度,风速和地面坡度等因素制约,将林火系统看作地阶线性关系,外界环境的作用看作激励,建立有效可燃物W(t)燃烧方程,采用实际点烧“以火报火”的方法,即根据室内(平地,无风)点烧试验,实测林火的初始蔓延速度。V0和有效可燃物W0,显然,V0,W0不仅与可燃物的理化因素有关,而且还与环境的气  相似文献   
118.
Soil total nitrogen (N) concentration is commonly measured by Kjeldahl and combustion methods. In this study, a method based on determination of ammonium (NH4)‐N produced by steam distillation of the soil sample with sodium hydroxide solution (NaOH‐DD) is developed and evaluated for estimating soil total N concentration. The method was evaluated using two sample sets: (A) 44 samples collected from contrasting land uses in central Iran and (B) 344 samples collected from contrasting arable soils across Canada and Maine, USA. Based on this experiment, 10‐min distillation of 5.0 g soil with 20 mL 12.5 M NaOH were selected as the optimum conditions. The NH4‐N released by the NaOH‐DD method was highly correlated with total N concentration in the sample sets A and B (r = 0.79 and 0.94, respectively). The NaOH‐DD method provides a simple, rapid means of analysis with reduced measurement cost and better health and safety precautions than the traditional Kjeldahl method. Current address for Mehdi Sharifi: Nova Scotia Agricultural College, Department of Plant and Animal Science, Truro, Canada.   相似文献   
119.
煤矸石燃烧过程中的动力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非等温热重分析法研究煤矸石燃烧动力学过程,通过热重(TG)、差热(DTA)、微商热重(DTG)实验,提出煤矸石挥发分析出过程的特性参数和反应动力学方程,测算了反映煤矸石燃烧放热特性的差热峰面积指标,并分析探讨了氯化钠等碱金属化合物对煤矸石燃烧动力学过程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120.
煤矸石和粉煤灰都存在着灰分高、热值低、燃烧性能差、飞灰污染严重等特点,其型煤的燃用技术难度较大。通过对比试验,研究了煤矸石和粉煤灰等劣质型煤的着火燃尽性能,测算出不同燃烧工况下劣质型煤的挥发物产率、燃尽率及其关联式,并分析探讨了CR助燃剂在劣质型煤燃烧过程中的助燃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