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9篇
农学   6篇
基础科学   3篇
  13篇
综合类   46篇
农作物   11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10篇
园艺   10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41.
Studies in the response of vegetation to predicted future climate change have focussed on vascular plants and are therefore largely unrepresentative of wider botanical diversity (i.e. comprising cryptogams; algae, mosses, liverworts and fungi including lichens). This paper presents a study to predict the response of a cryptogam species, the epiphytic lichen Lecanora populicola, to climate change scenarios. L. populicola is an easily dispersed species that occurs predictably in a widespread habitat, i.e. aspen stands. The study area was geographically constrained to a clean-air region of northern Britain. Thus, using the popular bioclimatic envelope approach, the projected climatic response of L. populicola is not expected to be confounded by air-borne pollution effects, or dispersal and habitat limitation. Non-parametric multiplicative regression was used to describe the response of L. populicola to seven climate variables, and an optimum model projected using UKCIP02 scenarios, comprising two time-frames (2020 s and 2050 s) and two greenhouse gas emission levels (low and high). Model predictions suggest an overall increase in the potential range of L. populicola, and, by association, several other ‘Boreal’ lichen epiphytes. Projected increases in the occurrence of L. populicola are associated with predicted summer drying, and indicate a putative threat to negatively associated ‘oceanic’ lichens.  相似文献   
42.
选取全国范围内5个地形各异的地区,针对中等分辨率的国产卫星影像中巴资源卫星(CBERS-02B)、环境一号卫星(HJ-1)和北京一号卫星(BJ-1),采用多种土地利用变化信息提取方法,进行了土地利用变化信息提取方法的分析评估。通过实验得出比值法较适用于CBERS-02B数据,大部分地区属性精度和面积精度可达70%以上;差值法较适用于HJ-1和BJ-1数据,属性精度和面积精度也可达70%以上。在实际的宏观监测应用中,可优化各种数据使用模式,组合运用针对各种数据的最佳方法进行变化信息提取。  相似文献   
43.
应用形态学、生理生化和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方法,鉴定从银杏内种皮分离得到的一株细菌;并利用液态发酵法探讨碳、氮源等对该菌产过氧化氢酶的影响。结果显示,该菌可归入沙雷氏菌属,其最适碳源为葡萄糖,最适氮源为玉米浆粉;胞内产过氧化氢酶为低温过氧化氢酶,产量可达8 062.22 U/mL发酵液。  相似文献   
44.
对CBERS-02B星高分辨率HR图像的应用潜力和精度进行了初步评价.以陕西省南部西乡县作为研究区,对HR图像进行辐射和彩色增强;采用多种算法对HR和CCD图像进行融合处理,从定性和定量两方面对融合前后的图像做了全面的评价;基于融合前后的影像进行了土地利用分类和精度对比评价.结果表明,HR和CCD图像的融合,使两者的优势得以互补,其中比值变换融合法在图像空间细节和光谱特征保留上具有一定的优势.融合后的图像明显提高了土地利用信息的提取精度,在国土资源调查与生态环境监测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5.
基于CBERS-02卫星遥感图像的棉花光谱识别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疆南疆地区是中国重要的棉花产区,准确及时地获取棉区播种面积及长势状况对于棉花生产与管理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以2005年7月10日中巴资源卫星CBERS-02卫星CCD1-4波段遥感图像为数据源,分析了阿拉尔垦区棉花、果园、草地、居民地、盐碱地及水库6种典型地物的光谱特征,建立了遥感解译标志。以CBERS-02卫星CCD1-4图像DN值及NDVI值组合为条件构成判断表达式,从而建立了棉花遥感光谱识别模型,并采用ERDAS遥感图像处理软件的空间建模方法提取了棉花面积及分布信息。  相似文献   
46.
基于离散元的施肥机肥料块破碎装置参数的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解决2BF–02型玉米全膜双垄沟扎穴施肥机作业因肥料结块而排肥不顺的问题,设计了一种由箱体和辊轮组成的肥料块破碎装置。在离散元软件EDEM中建立肥料块离散元模型,按照3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方案对肥料块破碎装置工作过程进行虚拟试验。结果表明:影响肥料块破碎率的因素由大到小依次为辊轮间距、辊轮转速、辊轮齿数。当辊轮间距为6 mm、辊轮转速为150 r/min、辊轮齿数60个时,肥料块破碎率为98.8%(最高值)。对仿真结果进行试验验证,结果肥料块破碎率为94.4%。  相似文献   
47.
为了探讨基因Ⅳ型戊型肝炎病毒开放阅读框3(ORF3)表达的蛋白(pORF3)影响靶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MMP)表达的分子机制,试验运用蛋白芯片技术对比分析了稳定表达pEGFP-ORF3和pEGFP的L02细胞中基质金属蛋白酶表达谱,筛选出表达水平上调/下调的基质金属蛋白酶.结果表明,在稳定表达pEGFP-ORF3的L02细胞中,TIMP-1、TIMP-2和TIMP-4表达水平均降低.本试验结果为戊型肝炎病毒pORF3对L02细胞中基质金属蛋白酶相关蛋白表达影响的分子机制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8.
目的:比较五味子木脂素成分对CCl4致L02肝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筛选出护肝作用最大的主活性成分。方法:体外培养L02细胞,分别以不同浓度五味子甲素、乙素、丙素、醇甲、醇乙、酯甲对细胞加以保护,CCl4体外诱导细胞损伤;MTT法测定细胞存活率;通过试剂盒的方法分别检测各组细胞上清液中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活力。结果:CCl4最佳造模浓度为80mmoL·L-(1P0.01);5~20μmoL·L-1的五味子木脂素单体均能增加L02肝细胞存活率(P0.01);考察浓度为20μmol·L-1时,均可抑制CCl4引起ALT、AST活性的升高(P0.05或P0.01);结论:通过比较得出五味子乙素护肝作用最强。  相似文献   
49.
闽麦 0 2系福建省农科院于 1987年用浙皮 1号为母本、S0 96为父本 ,经有性杂交选育而成。表现抗白粉病 ,幼苗繁茂性好 ,分蘖力强 ,有效穗多 ,籽粒大 ,增产潜力高。其籽粒经多年多点品种比较试验 ,均比对照品种增产明显 ;两年省区试 ,分别比对照莆大麦 5号增产 10 .7%和 6 .8%。在生产上 ,一般单产 30 0kg/ 6 6 6 .7m2 ,最高曾达 4 0 8.9kg/ 6 6 6 .7m2 。其麦苗生长快 ,生物量明显比莆大麦 5号等品种高。且富含蛋白质、氨基酸。是一个粒、苗两用型品种。  相似文献   
50.
为了研究新型链霉菌生防菌株A02诱导番茄抗灰霉病的作用机制,利用利迪链霉菌A02的发酵液和番茄灰霉病菌,对番茄植株进行诱导和接种处理,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处理前和处理后1-5 d番茄叶片组织中2种PR蛋白(几丁质酶和β-1,3-葡聚糖酶)和总酚含量的变化。试验结果显示,不接种灰霉病菌而单独诱导处理、接种灰霉病菌后诱导处理和诱导处理后接种灰霉病菌这3种处理,都能显著地提高番茄植株几丁质酶和β-1,3-葡聚糖酶的活性,且能提高总酚的相对含量,其中诱导处理中,酶活性和总酚相对含量提高的较为明显,酶活性峰值和总酚相对含量峰值都较高。通过试验,初步证明了利迪链霉菌A02发酵液诱发了番茄体内2种防御酶活性的提高和酚类物质的积累,增强了番茄植株抗灰霉病的防御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