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3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3篇
林业   1篇
农学   22篇
基础科学   1篇
  2篇
综合类   192篇
农作物   11篇
植物保护   8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2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1.
小麦与不同作物间作对麦蚜发生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小麦与不同作物间作对小麦扬花期和灌浆期蚜虫发生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麦间作玉米、油葵、黄豆的麦蚜发生数量均显著低于单作小麦(P<0.05);3种间作处理之间蚜虫发生量也存在显著差异(P<0.05),以小麦/玉米间作的发生量最少,其次是小麦/油葵间作.  相似文献   
12.
麦蚜复合种群发生期预报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13a系统资料,以麦蚜复合种群发生期为预报对象,单因子相关法选取3月下旬~4月上旬平均气温和4月上旬温湿系数为预报因子,用最大频数列联比组建Fuzzy综合评判数学模型,再用因素加权型运算作出预报。经回测检验,历史符合率为84.6%。1995年试报,与实况吻合,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七星瓢虫对两种麦蚜控制作用的模拟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应用二次回归旋转组合设计方法研究了七星瓢虫成虫、幼虫与两种麦蚜共存系统中瓢虫对麦长管蚜和禾谷缢管蚜的捕食量模型。结果表明七星瓢虫对两种麦蚜的捕食量随着瓢虫密度的增加而减少.随着该种麦蚜密度的增加而增加.且七星瓢虫无选择性。七星瓢虫不同个体间的干扰作用对其捕食麦长管蚜数量有显著影响,两种麦蚜数交互作用对七星瓢虫捕食禾谷缢管蚜数量影响显著。该模型可用来预测田间蚜虫的变化.指导麦田蚜虫防治。  相似文献   
14.
15.
稻蚜实际上是一种麦蚜,也称麦长管蚜,全国各产麦区均有发生,主要危害小麦、大麦、玉米、甘蔗等,90年代前在水稻上偶而发生。其危害方式是以成虫和若虫刺吸水稻茎叶、嫩穗,从而影响水稻正常生长。同时,稻蚜还分泌蜜露引发霉病,导致全穗变黑,秕谷率上升,千粒重下降,影响水稻的产量和品质。稻蚜近几年在水稻乳熟期,约10月初后经常在水稻上发生。[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对种衣剂在麦蚜防治中的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2种种衣剂各剂量处理的防效均在93.0%以上;麦蚜进入减退期(小麦乳熟期),防效仍在87.2%~91.0%。种子包衣可以控制小麦全生育期的蚜虫危害,省药、省工、省时。对种子发芽率、小麦分蘖、千粒重均有促进作用,显著增加小麦产量。  相似文献   
17.
为明确华北小麦穗期主要蚜虫种类及其生态位, 为京津冀地区小麦蚜虫预测预报和科学防控提供技术支持,采用五点式和棋盘式取样法系统调查了河北廊坊小麦穗期不同蚜虫种类的种群动态及其在植株上的分布, 利用生态位理论, 计算荻草谷网蚜Sitobion miscanthi (Takahashi)、禾谷缢管蚜Rhopalosiphum padi (Linnaeus)和麦无网长管蚜Metopolophium dirhodum (Walker) 3种优势蚜虫的生态位宽度和重叠度。禾谷缢管蚜的时空生态位最宽, 其次为荻草谷网蚜和麦无网长管蚜, 其中禾谷缢管蚜的生态位宽度随时间推移呈上升趋势, 其他两种蚜虫呈下降趋势。不同蚜虫种类之间存在生态位重叠, 其中荻草谷网蚜与禾谷缢管蚜的重叠度最大, 为2.073 0, 荻草谷网蚜与麦无网长管蚜的重叠度最低, 为1.656 4; 随时间推移, 荻草谷网蚜与禾谷缢管蚜之间的竞争趋于增强, 禾谷缢管蚜与麦无网长管蚜之间的竞争趋于减弱, 而荻草谷网蚜与麦无网长管蚜的竞争关系相对稳定。荻草谷网蚜是当地小麦蚜虫主要优势种群, 禾谷缢管蚜时空生态位宽度最大, 与荻草谷网蚜竞争激烈, 麦无网长管蚜时空生态位相对稳定。  相似文献   
18.
由Diruaphis roxia(Mordvilko)引起的俄麦蚜(RWA)侵染降低了大麦的籽粒产量和品质,致使某些地方的种植者停止种植大麦。不存在适应北美气候条件的抗RWA的大麦品种。通过回交将种质品系STARS 9301B中的抗性转育到适应种质中。本研究旨在测定  相似文献   
19.
选用3种新农药对小麦蚜虫进行药效试验,结果表明3种新农药中2.5%辉丰菊酯乳油3 000倍液、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3 000倍液、毙死2 000乳油、4 000倍液在15d防效均达99%以上,防效明显优于40%氧化乐果乳油1 000倍液.但辉丰菊酯乳油3 000倍液喷雾成本低,药效高.因此,建议大田防蚜时用2.5%辉丰菊酯乳油3 000倍液进行喷雾.  相似文献   
20.
室内应用虫体浸渍及定量喷雾毒力法测定 LC_(50)结果表明;四种杀虫药剂对麦长管蚜(Sitobion avenea(F))的毒力下降顺序为抗蚜威、杀灭菊酯、乐果、丙体六六六;对七星甄虫(Coccinella septempunctata L.)四个虫期的毒力表现趋势并不完全一致,但一般还可以看出抗药力下降顺序为卵、蛹、成虫、幼虫。通过七星瓢虫与麦长管蚜的毒效比可以看出抗蚜威对七星瓢虫极安全,毒效比最低是成虫也达到5877.3,其次是杀灭菊酯最低的是幼虫8.38,乐果最低的是成虫1.94,而丙体666最低的是幼虫只有0.54,极不安全,氧乐果与乐果差剐不大。对僵蚜内燕麦茧蜂(Aphidius avenea Haliday)蛹的毒力,除丙体666(LC_(50)=223.8)外都很低,此使用浓度高及低各9倍,蛹羽化率差异不显著。因此用最高浓度与麦蚜 LC_(50)的毒效比值,除丙体666为2.14外,其余都大于147,是很安全的。对燕麦茧蜂成虫,毒力下降顺序是乐果、丙体666、抗蚜威、杀灭菊酯。因此燕麦茧蜂成虫 LC_(50)与麦蚜 LC_(50)的毒效比最低是丙体666和乐果,都低于0.042,极不安全,最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