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5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56篇
林业   42篇
农学   42篇
基础科学   145篇
  88篇
综合类   336篇
农作物   26篇
水产渔业   6篇
畜牧兽医   124篇
园艺   66篇
植物保护   56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57篇
  2014年   66篇
  2013年   50篇
  2012年   58篇
  2011年   56篇
  2010年   49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不同灌溉方式下冬小麦穗部性状与产量关系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田间试验,以豫麦69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水分处理下常规灌溉和一体化垄作沟灌的冬小麦产量与穗部性状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同常规灌溉方式相比,一体化垄作沟灌方式下,冬小麦的穗粒数、籽粒质量及产量分别增加了5.5356%、7.5489%、7.7454%,但穗数减少了0.4302%。常规灌溉和一体化垄作沟灌方式下,产量与穗数、穗粒数以及籽粒质量均正相关,但一体化垄作沟灌方式下的相关系数较常规灌溉方式大。一体化垄作灌溉有利于改善农田小气候、发挥作物的边行优势和提高小麦产量。  相似文献   
22.
针对比转速为74~112的5台内混式自吸离心泵,采用3种不同直径吸水管和6种不同隔舌间隙,对其规定高度自吸时间和极限真空度进行了较全面的试验研究,并对试验结果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对于内混式自吸离心泵,规定高度自吸时间总体上随吸水管内初始存气量的增加而成线性递增,而极限真空度与吸水管内的初始存气量无关;当隔舌间隙为1~6 mm时,隔舌间隙越小,自吸性能越好;泵的额定流量越大,自吸性能受隔舌间隙的影响越大。该研究对内混式自吸离心泵的水力设计、部分结构参数的确定以及自吸性能的进一步提高具有较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3.
我国农用动力排灌机械化的兴起,始于20世纪中期。据统计,1949年全国有排灌机械7000台套,总动力7.1万kW;而到1989年,南方丘陵山区的农用排灌水泵就达208.79万台,总动力1960.7万kW。随着科学技术进步和农业机械化发展,沟灌、畦灌、喷灌、微灌和地下灌溉等新技术迅速兴起,排灌机械化技术正在向高效、节能、节水、节地和自动控制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24.
对比分析了简易日光温棚草莓膜下滴灌和沟灌2种灌水方式对大棚环境、草莓灌水量、产量、品质及能耗、工日的影响。结果表明:简易日光温棚膜下滴灌比沟灌大棚内空气相对湿度降低10%~15%.冬季地温提高3~5℃草莓耗水量减少34.6%,灌水量节约48.6%;草莓增产59.3%,甜酸比增加2~3度,果实提前15~30d上市:节能39%;省工9.4%。  相似文献   
25.
保护地蔬菜栽培不同灌水方法对表层土壤盐分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通过 3年连续保护地栽培蔬菜小区试验 ,对滴灌、渗灌、沟灌 3种灌水方法的土壤盐分积累状况进行了比较研究。试验后 0~ 2 0 cm土层土壤全盐含量以沟灌最高 ,渗灌次之 ,滴灌最低 ;滴灌土壤 p H下降幅度明显低于渗灌和沟灌土壤。在 0~ 2 0 cm土层内全盐含量呈幂指数形式分布 ,即地表处含量最高 ,随深度增加逐渐下降 ;而土壤 p H则随深度增加而直线上升。另外 ,土壤中可溶性盐的阴离以 NO-3 为主 ,阳离子以 Ca2 + 为主。这说明选择合理灌水方法 ,是防止土壤退化、提高保护地作物产量和质量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6.
兰艳 《南方农机》2004,(4):43-44
农用车的某一部件、总成或整机技术状态变坏,直接影响车辆正常工作,即说明发生了故障。故障诊断包括两个方面,即先用简便方法迅速将故障范围缩小,而且再确定故障区内各部状态是好是坏,二者间既有区别又相互联系。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27.
荔枝是我国南方大宗特色果树,大小年结果现象严重、生产成本飙升和劳动力不足等问题是限制荔枝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中的主要瓶颈问题。在经过10多年实践探索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发现隔年交替结果栽培模式是解决这一产业“痛点”问题的轻简高效栽培新技术。本文从休闲园区和结果园区树体管理两个方面总结了荔枝隔年交替结果技术要点,当年结果园区中的果树采果后转化成休闲园区,休闲园区的树在采果后的6个月之内放任不管;花芽生理分化期重修剪,培养矮冠开心高光效树形;重修剪后培养2次春梢和1次夏梢。当夏梢老熟后,休闲园区的果树转化成结果园区的果树,关键技术包括培养高质量早秋梢作为结果母枝、在末次秋梢完全老熟前重环剥控梢促花、冬季适度修剪、春季壮花疏花、夏季保果壮果等。  相似文献   
28.
玉米是喜水作物,对水分胁迫非常敏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的生产必须依靠灌溉,否则造成减产和品质下降。垄膜沟灌是西北地区玉米生产的栽培方式之一。但灌溉水量、灌溉时间和灌溉次数对其生长发育和产量影响很大.探讨灌溉水量对玉米不同生育时期的影响,揭示灌溉水分和产量形成的关系,提高灌溉水分利用率,确定西北干旱半干旱条件下玉米丰产优质的灌溉制度。  相似文献   
29.
为了提高绿洲灌区的水资源利用效率,研究了啤酒大麦垄作沟灌栽培的产量效应及节水效果。结果表明,垄作栽培方式有较好的增产、节水、增温效应,与平作栽培相比,4、5月份5cm土层的温度分别提高1.27℃和1.39℃,垄作沟灌栽培啤酒大麦田间长势优于平作栽培,对土壤水分的消耗相对增大,水分对产量的贡献率提高,增产节水效果显著。在相同的灌溉定额下,垄作沟灌较平作栽培啤酒大麦千粒重增加2.10~5.37g,穗粒数增加0.7~7.2粒,产量增加480.5~1 983.6kg.hm-2,增幅6.86%~55.05%,水分利用效率提高5.18%~35.40%,节水1 500m3.hm-2,节水增产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30.
秸秆覆盖对沟灌水盐迁移与玉米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河套灌区盐渍化土壤垄背地膜和秸秆覆盖下的沟灌土壤水盐迁移特征,明晰沟灌作物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变化规律,设置垄背秸秆覆盖量分别为0.3(P0.3)、0.6(P0.6)、0.9(P0.9)、1.2kg/m 2 (P1.2)和常规覆膜(DM)、裸地不覆盖(CK)6种处理,于2019年进行沟灌灌水试验,对比分析了不同秸秆覆盖量下玉米生育期前后沟断面土壤水盐分布、作物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玉米苗期,覆膜和秸秆覆盖处理能显著降低作物无效耗水,保证生育后期对水分的需求;抽雄灌浆期,覆膜增温效应促进了作物生长,DM处理玉米耗水强烈,土壤储水量最低;玉米成熟期,垂直方向土壤水分运动较前期减弱。整体来看,P1.2、P0.9处理蓄水保墒效果较好(P<0.05)。沟灌灌水定额较小、盐分淋洗效果较差,且受土壤蒸发及地下水补给作用,因此造成根系层盐分累积。覆膜和秸秆覆盖处理均能有效抑制盐分聚集,P1.2和P0.9处理生育末期的土壤含盐量较初始含盐量增幅较小,分别为14.10%和24.74%。P0.9和DM处理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较CK分别提高20.01%、25.46%和11.32%、15.29%,增幅较大;过量秸秆覆盖造成播期土壤温度偏低,会影响玉米出苗,P1.2处理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较DM处理略有降低,但差异不显著(P>0.05)。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沟灌秸秆覆盖下土壤保墒抑盐效果、玉米出苗、产量以及水分利用效率等因素进行综合评价,初步确定适宜的沟灌秸秆覆盖模式,建议采用0.9~1.2kg/m 2 的垄背秸秆覆盖量代替常规地膜覆盖,以减小地膜残留带来的环境污染。本研究可为灌区农业栽培提供一定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