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7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35篇
林业   169篇
农学   53篇
基础科学   312篇
  48篇
综合类   423篇
农作物   35篇
水产渔业   12篇
畜牧兽医   214篇
园艺   51篇
植物保护   24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40篇
  2016年   58篇
  2015年   74篇
  2014年   107篇
  2013年   74篇
  2012年   70篇
  2011年   76篇
  2010年   62篇
  2009年   69篇
  2008年   68篇
  2007年   61篇
  2006年   54篇
  2005年   57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66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道统”是儒学的核心观念之一,用以表征儒家根本精神的传承统绪。道统作为儒学的深层内核,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儒学的基本概貌和形态。朱熹以“心传”、“心法”为其道统论的主要意涵,构筑了以“道心”与“人心”、“理”与“气”、“天理”与“人欲”为基本特征的“二世界”的哲学;牟宗三则以“心体即性体”、“即存有即活动”释道统,建构了其道德形上学。在“后新儒学”的视域下反思宋明理学空谈理气心性,现代新儒学引向超越绝对的偏失,致力于当代儒学重构时,重归孔子之“道”,确立儒学“新道统”或许应是基础性的理论环节。  相似文献   
52.
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有机碳、微生物量及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目的】依托8年长期(2005~2012)固定道定位试验,研究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有机碳、土壤微生物量、土壤酶活性在0—90 cm土层的分布特征,为优化中国西北干旱区的耕作方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试验包括固定道垄作(PRB)、固定道平作(PFT)与传统耕作(CT)三种耕作模式下的土壤有机碳土壤总有机碳(TOC)、颗粒有机碳(POC)、土壤微生物量碳(MBC)、土壤微生物量氮(MBN)、土壤微生物量磷(MBP)、蔗糖酶、过氧化氢酶、脲酶及小麦产量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在0—90 cm土层,不同耕作方式下的TOC、POC、MBC、MBN、MBP、蔗糖酶活性、脲酶活性均随着土层的增加呈下降趋势,过氧化氢酶活性呈先下降后增大的分布特征;在0—60 cm,固定道保护性耕作能够显著增加心土层作物生长带土壤有机碳储量,有机碳储量大小为PRBPFTCT;PRB、PFT较CT可以显著增加0—10 cm作物生长带TOC、POC、MBC、MBN、MBP含量、蔗糖酶、脲酶活性,其大小为PRBPFTCT;耕作方式对过氧化氢酶活性影响不显著;TOC、POC、MBC、MBN、MBP、蔗糖酶活性、脲酶活性、过氧化氢酶活性之间均达到了显著或极显著相关。【结论】PRB较PFT、CT能够提高耕作层(0—10 cm)土壤有机碳含量、土壤微生物量、土壤酶活性, 增加作物产量, 增大0—60 cm土层有机碳储量,耕作方式(PRB、PFT及CT)对10 cm以下土层土壤环境改善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53.
在《道德经》中 ,老子运用一分为三的思维方式 ,围绕着“道”这一中心概念的逐步展开 ,构建了充满着辩证法的哲学体系 ,成为中华文化的奇丽瑰宝。论述了“道”为“一”、为“无”、为“无为”、为“自然”的一分为三的哲学内涵 ;“自然”为老子哲学体系的开端 ;“道”的“万物得一以生”、“反者道之动”、“物壮则老”、凡事“守中”的一分为三的作用和意义 ;求“道”的一分为三的过程 ;并以此讨论宇宙的起源 ,世界的形成 ,事物的产生、变化和发展的规律 ,以及人类社会的种种矛盾及其解决的方式 ;还讨论了黑格尔对老子一分为  相似文献   
54.
陈柯仰 《农业工程》2014,4(1):19-20
武威市固定道保护性耕作项目主要通过技术引进试验和示范,研究固定道保护性耕作农业技术与措施,及其地区适应性和经济效果,以达到改善农田土壤结构,增加土壤水分入渗及蓄水能力,并改善作物生长环境,降低机具能源消耗及农业生产成本,增加农民收入的目的。   相似文献   
55.
利用国外优良肉用品种道赛特羊和萨福克羊与我国优良地方品种乌珠穆沁羊进行经济杂交测试.放牧条件下观察杂交后代羔羊在初生、断乳、6~8月龄不同阶段生长发育情况,证明杂交后代羔羊具有明显的适应性,并存在着迅速生长发育的潜在优势,如采取适当的补饲措施,就可获得优良的杂交个体,因此,上述2个品种作为杂交后代的父本是非常理想的.  相似文献   
56.
武威市固定道保护性耕作项目主要通过技术引进试验和示范,研究固定道保护性耕作农业技术与措施,及其地区适应性和经济效果,以达到改善农田土壤结构,增加土壤水分入渗及蓄水能力,并改善作物生长环境,降低机具能源消耗及农业生产成本,增加农民收入的目的。  相似文献   
57.
猕猴桃溃疡病防治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对猕猴桃细菌性溃疡病防治方法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冬末春初“划道”控制,病斑,夏委彻底刮除治疗病斑,疗效达80%-90%,DTMz等为此病防治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58.
为掌握五道峡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鸟兽资源情况,布设62台红外相机进行野生动物资源监测。调查发现,1 433张独立有效照片共记录兽类7目、12科、19种,物种相对丰富度指数前5位的是小麂、中华斑羚、野猪、猪獾和花面狸;记录到鸟类5目、14科、33种,物种相对丰富度前3位的是红腹锦鸡、白冠长尾雉和松鸦。节律特征分析结果表明,夏季物种丰富度显著高于冬季(P<0.05),与春季、秋季差异不明显,野生动物在夏季活动频繁,冬季动物活动频率较低;小麂、中华斑羚和野猪在早晨和黄昏活动频繁,属昼行晨昏型动物,白冠长尾雉和红腹锦鸡活动集中于早晨和黄昏。3种偶蹄目兽类的日活动节律重叠程度的分析结果表明,3个优势物种间日活动节律表现为中等程度的重叠,相互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竞争。以期掌握五道峡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兽资源和节律信息,为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持续监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9.
泵站竖井进水流道数值模拟与装置特性试验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采用雷诺平均纳维—斯托克斯方程(RANS)和标准kε湍流模型,运用SIMPLEC算法,对椭圆型线前置竖井贯流进水流道内的流动进行了三维数值计算,揭示了竖井进水流道内流场、特征断面的速度分布及水力损失规律。对椭圆型线竖井进水流道与出水流道匹配组成的模型泵装置进行动力特性试验,得出了4种叶片角度下的泵装置特性曲线。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椭圆型线设计的竖井进水流道合理;大型低扬程泵站采用卧式竖井贯流结构,泵装置效率较高。  相似文献   
60.
茶味儿     
王涛 《百姓》2007,(9):60-60
以茶喻人生,我没有三毛那样的诗意。只是觉得不同的茶好似不同的人生。然而,尽管茶叶外形和名称各不相同,刚喝上去却都会有淡淡的苦涩。可是喝时苦,回味甜,次数多了自然也就清淡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