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56篇
  免费   81篇
  国内免费   111篇
林业   111篇
农学   74篇
基础科学   57篇
  295篇
综合类   813篇
农作物   43篇
水产渔业   22篇
畜牧兽医   50篇
园艺   38篇
植物保护   45篇
  2024年   27篇
  2023年   82篇
  2022年   82篇
  2021年   78篇
  2020年   59篇
  2019年   78篇
  2018年   63篇
  2017年   72篇
  2016年   85篇
  2015年   76篇
  2014年   88篇
  2013年   109篇
  2012年   92篇
  2011年   104篇
  2010年   81篇
  2009年   51篇
  2008年   64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叶飞  邱炳文  钟鸣  高建阳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4):8454-8456
将信息熵理论与粗糙集技术引入土地适宜性评价领域,通过计算指标的信息量,为指标权重的确定提供科学依据,从而有效地避免指标权重确定过程中的主观性。通过福建省武平县城乡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的实际应用进一步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为土地适宜性评价开拓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82.
为了研究桑黄菌丝体中桑黄多糖的提取工艺及其体外抗氧化活性,利用热水浸提法,在单因素实验结果的基础上,采用多因素正交试验对桑黄菌丝体中桑黄多糖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并通过检测桑黄多糖清除ABTS+.和DPPH.自由基的能力来初步评价其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桑黄多糖最佳提取工艺为提取时间2.5 h,提取温度60 ℃,提取次数3次,液料比为14倍,在该最佳提取条件下桑黄多糖得率为4.97%;体外抗氧化活性实验结果表明,桑黄多糖的ABTS+.和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有良好的剂量-效应关系,对ABTS+.和DPPH.的最高清除率分别为73.54%和88.83%。表明优化的桑黄液体发酵菌丝体中桑黄多糖提取工艺合理、可行,桑黄多糖有较强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可用于功能性食品和药剂的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83.
杨忍  刘彦随  任志远 《农业科学与技术》2012,(11):2379-2384,2448
本文采用关中地区长时间序列气象站点农业气候观测数据,借助气象数据空间化模型,对主要农业气候要素进行空间栅格化。在此基础上,运用模糊数学方法,构建农业气候生态适宜性测评模型,对关中地区农业气候生态适宜度进行100m×100m小网格尺度上综合评价,依据评价结果和关中地区农业发展实际需求,提出关中地区农业发展优化布局分区和可持续农业发展战略。研究结果表明:关中地区的农业生态气候适宜性资源指数空间差异显著,呈现出北低南高,纬度地带性规律比较明显;效能指数空间分异呈现为南北低中部高格局。资源指数与效能指数北部都较低,但北部的光照条件较好,关中地区的农业生产布局应该充分利用北部的光照条件与南部的降水与湿度条件,因地制宜的进行农业的生产的空间布局,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破除水资源约束瓶颈。从关中农业资源环境本底出发,对关中农业生产布局进行优化分区,可将分为五个大区,即渭北旱塬区,充分利用光照和温差自然条件,应大力发展林果基地,同时拓展林果加工产业链。平原灌溉区,结合水热组合条件,建设规模成片的高标准基本农田,大力发展现代化农业模式的小麦生产基地,大中城市周围应大力发展蔬菜基地。秦岭北坡区,水源涵养功能突出,大力发展观光生态农业,同时加大中药材等农副业的发展。大荔沙区,应积极植树造林,改造沙荒,积极发展粮果套种,果菜套种。泾渭黄洛滩涂地区,应当因地利用丰富的水资源,开发渔业和发展综合的农林牧业,沿河两岸建设护岸林带,营造速生产林,发展沿河的乡村旅游产业。  相似文献   
84.
城郊综合游憩型绿道选线适宜性评价因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郊综合游憩型绿道能够综合利用城郊优质的自然生态、农业生产和乡村文化游憩资源,为城镇居民闲暇休闲提供具有吸引力的线性游憩空间。绿道选线的科学性决定了绿道建设难度、投入和成效。运用适宜性分析和AHP层次分析方法,结合城郊特征,遴选出绿道选线基础指标因子,从游憩资源和游径两个层面构建评价矩阵并进行权重计算。  相似文献   
85.
蔡小雨 《现代园艺》2022,(23):121-123
以九年一贯制学校校园景观环境设计为研究对象,从其存在的景观环境相对固定、景观弹性不足等一系列问题入手,分析不同阶段学生对于景观空间的需求,总结不同校园景观空间设计要点,增加校园景观弹性及可变性,从而达到锻炼学生的环境适应力、弱化九年一贯制学校校园环境固定性和封闭性的目的。  相似文献   
86.
采用生态适宜度模型对天水市麦积区柳沟流域葡萄经济林的生态适宜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葡萄对柳沟流域气候因子的适宜度,海拔为0.48,降水量为0.35,≥10℃有效积温为0.56,年日照时数为0.76,生态适宜度指数为0.52,说明柳沟流域综合生态条件适宜葡萄生长;在诸生长因子中,4-9月降水量是葡萄生长发育的最大限制性因子,说明水分供应的改善将大幅度地提高葡萄经济林的产量。  相似文献   
87.
从自然、经济、空间布局、生态4个角度构建了村镇建设用地综合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尝试将物元模型运用到村镇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中,以湖北省大冶市为例进行实证论证,在评价结果的基础上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其与区域综合发展状态间的耦合关系。结果表明,大冶市建设用地现状存在差异性,高适宜、中适宜、低适宜、不适宜比例分别为:31%、25%、13%、6%、25%,评价结果与大冶市城镇化水平、农村现代化水平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村镇发展水平、工业现代化水平呈较相关,基本符合大冶市建设用地利用特征。相比传统的加权求和方法,物元模型可以更详尽地描述单指标的分异性,在村镇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上具备精确、客观等优势,将有效提升村镇空间评价的准确性,为村镇建设用地集约节约利用与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8.
柑桔酱是人们喜爱的柑桔加工制品之一。发 展柑桔酱的加工产业对促进柑桔果品消费,维持柑桔可持续性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可是,由于柑桔汁胞中果胶含量低,于物质含量又少,若按常规方法(即不添加桔皮)加工,其果酱制品凝胶性差,柑桔果实的利用率也低,影响着柑桔酱加工产业的发展。而柑桔皮本身却含有大量的果胶物质,能否利用它与果肉一道进行柑桔酱加工,以增强其凝胶性,同时提高柑桔果实的利用率,降低加工成本,是值得探讨的问题。为此,笔者开展了添加柑桔皮条进行柑桔酱加工的试验处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另外,还对不同柑桔…  相似文献   
89.
多年生香豌豆在黄土高原地区引种适宜性评价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胡建忠 《草业学报》2003,12(6):93-98
多年生香豌豆从美国引种后在黄土高原大部分地区的适应性较强。结合气候相似法、模糊综合评判法以及引种栽培试验,得出多年生香豌豆的适生中心区位于气温适中的黄土高原中部呈西南~东北走向的一个狭长地带,主要包括黄土高原沟壑区、丘陵沟壑区二副区、三副区以及太行山西部山地类型。  相似文献   
90.
根据甘井子区低丘缓坡和沿海滩涂资源丰富的实际情况,采用ArcGIS软件作为研究平台,选取了社会、经济、生态三方面的指标对甘井子区的未利用地开发转变为建设用地的适宜性进行了评价,为政府决策部门的土地利用与优化提供参考依据。研究表明:在全区未利用地中,宜建未利用地开发潜力巨大,对其开发利用可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解决用地指标不足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