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56篇
  免费   81篇
  国内免费   111篇
林业   111篇
农学   74篇
基础科学   57篇
  295篇
综合类   813篇
农作物   43篇
水产渔业   22篇
畜牧兽医   50篇
园艺   38篇
植物保护   45篇
  2024年   27篇
  2023年   82篇
  2022年   82篇
  2021年   78篇
  2020年   59篇
  2019年   78篇
  2018年   63篇
  2017年   72篇
  2016年   85篇
  2015年   76篇
  2014年   88篇
  2013年   109篇
  2012年   92篇
  2011年   104篇
  2010年   81篇
  2009年   51篇
  2008年   64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41.
芦园园  赵玉国  卢瑛  章家恩 《土壤》2013,45(3):572-576
农林复合模式的区域适宜性评价工作,目前国内外研究涉及很少.以广东省低山丘陵区的典型农林复合模式猪-沼-脐橙为例,从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两个角度,分析模式内部各构成要素猪、沼、脐橙的区域发展影响因素;并进一步剖析模式内部各组分依存关系,最终得到模式区域发展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可以为其他农林复合模式的区域适应性评价提供指标体系建立原则和方法上的参考.  相似文献   
42.
现有的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方法选择的评价因子较多,且选择的因子未充分结合实际生产情况。针对高速公路临时用地的特殊性,按土地复垦植物生长所需的水分、养分、光照三个条件进行逐一分析,在采取人工覆表土、工程或生态方法增肥土壤后,最终确定评价因子仅需考虑水分条件中的灌溉和坡度两个因子。将这种因子选择方法用于广东某高速公路土地复垦工程,评价过程简洁直观,评价结果也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3.
以安徽省长丰县为例,利用GIS对长丰县不同耕地中的草莓适宜性进行了评价。通过建立评价基础属性数据库、选择评价因子、确定评价因子的组合权重和隶属度等,得出长丰县不同耕地上草莓适宜性评价的分级方案,并对结果进行了详细分析。利用GIS技术进行草莓适宜性评价研究,可以从宏观上合理布局草莓的种植,实现产量的最大化,为稳产增产提供了科学指导,同时也能为土地管理和规划提供科学的量化依据。  相似文献   
44.
基于适宜性-规划-等级的村庄整治类型划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划分村庄整治类型并制定合理的优化策略,是实现大城市村镇体系合理布局和乡村空间高效利用的重要措施。本文基于POI、土地利用现状数据等多源数据,综合运用适宜性评价、引力模型等方法,构建了基于布局适宜性-规划约束-村庄等级(简称适宜性-规划-等级)的村庄整治类型划分方案,并以密云区为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在经济发展、生活便利和环境宜居等多因素综合作用下,密云区村庄布局适宜性呈现由西南向东北衰减的特征。借助引力模型,将研究区332个村庄划分为57个中心村、103个次中心村和172个一般村。基于适宜性-规划-等级的村庄整治内涵,将密云区村庄确定为城镇集建、特色提升、整治完善Ⅰ、整治完善Ⅱ和整体搬迁5种整治类型。整体搬迁类村庄未来的整治方向为可复垦型,其他村庄均为可盘活型。结合村庄布局适宜性评价、等级划分、土地利用形态和整治潜力,着眼于减量规划思路,因地制宜地提出5类村庄的整治策略。研究成果可为区域村庄用地布局优化和减量发展以及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5.
县域“旱改水”项目遴选布局方法与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分析遂溪县"旱改水"建设适宜性和空间稳定性入手,提出了基于耦合协调度模型和冷热点分析方法的"旱改水"建设项目遴选布局方法。结果表明,遂溪县开展"旱改水"建设潜力较大,其中高、中适宜区占耕地总面积的81.08%,主要分布在中东部乡镇;稳定性与适宜性的空间分布差异显著,高稳定性地块主要集中在北坡镇和广前公司,在其余乡镇也有分布;容易改造地块占耕地总面积的41.04%,主要分布在北坡镇、界炮镇、杨柑镇和广前公司等,该类耕地自然禀赋较好、基础设施完备,并且与城镇、交通干线有一定距离,建设占用的可能性较小;"旱改水"建设适宜性和空间稳定性耦合协调的热点区主要分布在杨柑镇、北坡镇、界炮镇和广前公司等中部乡镇,是"旱改水"项目布局的优先选择区域;结合研究区实际,确定遂溪县"十三五"期间"旱改水"建设区总面积462.75 hm2。该研究为科学遴选、布局"旱改水"建设项目提供了方法借鉴。  相似文献   
46.
固阳县土地资源适宜性评价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应用限制因素法,采用“土地评价纲要”的评价系统,研究固阳县自然、社会条件,选取地貌类型、地面坡度、土壤等因子,完成了固阳县土地资源适宜性评价,摸清了固阳县土地资源现状,为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充分发挥土地生产力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7.
基于GIS的土壤适宜性评价方法研究与系统实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漳州市为研究区域,采用矢量数据结构模型,以评价因子图层叠加后生成的图斑作为评价单元,在组件式GIS开发工具SuperMap软件支持下,建立一种可以由用户任意选择进行适宜性评价的农作物对象,确定适宜性评价指标和评价标准的适宜性评价咨询系统.系统支持用户事先将不作评价的地物类型剔除,同时可以通过将用户在使用系统过程中建立的各种农作物生态指标库保存起来,从而使系统在用户的不断参与下更加方便实用.同时系统能够对收集的各类数据进行动态管理,具有相关的统计、分析和管理功能,可方便及时地为地区引进农作物新品种,并为农业生产结构调整提供依据.结合土壤适宜性评价系统的开发实践,对土壤适宜性评价的实现过程与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8.
GIS支持的土壤适宜性评价专家系统的实现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刘友兆  夏敏  杨建海 《土壤通报》2001,32(5):193-196
采用地理信息系统为平台,建立了一个由数据库、知识库、推理机和人机界面所构成的专家系统.系统调用有关知识,通过推理模拟专家的评价过程.解决了传统的土壤适宜性评价方法所存在的计算复杂、定位困难等问题.试验性运用证明该系统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49.
为研究95份南瓜资源的遗传关系,提高南瓜育种效率,应用150对简单重复序列(SSR)标记及聚类分析方法对95份核心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有32对引物能够在不同南瓜种质间扩增出清晰而稳定的多态性标记。利用MEGA 4.0统计软件中UPGMA聚类分析,95份南瓜的平均遗传距离为0.583,最大为0.9412,最小为0;分支总长度SBL=10.3384。在分支距离为0.39时,32对SSR引物可以将95份资源可以分为3个类群。第Ⅰ类群,主要为印度南瓜,第Ⅱ类群为中国南瓜,第Ⅲ类群71号为美洲南瓜。本研究为种质资源的鉴定评价,优良种质的挖掘以及品种选育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50.
目前保护性耕作技术类型繁多且我国地区差异较大,大面积推广存在很大困难,以免耕为例构建了该项保护性耕作技术适宜性区划的指标体系,并选取内蒙古武川县为实证研究区域,在利用GIS技术的基础上采取AHP加权法、聚类分析法等对其进行了免耕技术的适宜性区划,得到了较为合理的区划结果.为其他类型的保护性耕作技术适宜性区划研究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