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9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34篇
林业   28篇
农学   25篇
基础科学   35篇
  14篇
综合类   309篇
农作物   3篇
畜牧兽医   296篇
园艺   6篇
植物保护   12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50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48篇
  2008年   57篇
  2007年   51篇
  2006年   66篇
  2005年   46篇
  2004年   52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57年   5篇
  1953年   3篇
  1952年   4篇
  195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71.
在同德县北巴滩进行了不同浓度蝗虫微孢子虫(N.L)小区试验和大面积推广试验,并在1997和1999年对防治效果作了调查,结果表明N.L不仅当年虫口减退率和感病率可达60%和50%以上(30天),而且在1997年、1999年防区内平均感病率仍保持在30%和40%。说明N.L具有较强的水平扩散能力和垂直感染能力,可持续、有效地控制蝗灾的发生。  相似文献   
72.
蝗虫密度为0.05~8.50头/m2的不同类型草地,以投环方式统计不同大小(0.02、0.05、0.10、0.20、0.35m2)的铁环击中或套入蝗虫数,计算调查地蝗虫平均数,以笼罩法作为“真值”对照,对不同大小铁环调查数进行统计检验。结果表明,在调查密度范围内,以0.05、0.10、0.20m2铁环的调查数较接近“真值”,其精确性随蝗虫密度的高低略有变动。根据草地蝗虫为Poisson分布的特点,采用Poisson置信域和二项式抽样法,建立以0.10m2环中蝗虫的出现率估测平均密度和反估计的二项式抽样模型,并进行统计检验。最后,以Poisson置信值为概率保证,提出了理论抽样数计算模型。  相似文献   
73.
74.
<正>在繁茂的灌木丛中,或作物的株间藤隙间,常可见到一只螳螂把一对镰刀样的前脚举在头前,与它那个小小的三角形脑袋相对照,给人以深刻的印象。缓慢而威严地行进中的螳螂,曾被生活在非洲的布门西族人称为神物。  相似文献   
75.
试验测定了斑角蔗蝗虫粉的常规营养成分和部分矿物质元素含量,并将其替代国产鱼粉配入肉鸡日粮中观察其饲养效果。结果表明,斑角蔗蝗虫粉具有高蛋白、低脂肪的特点,且微量元素含量丰富,常量元素钙和磷较低,镁含量偏高,是一种高蛋白饲料。用少量斑角蔗蝗虫粉替代国产鱼粉短期内饲喂雏鸡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76.
哈萨克斯坦蝗灾严重发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哈萨克斯坦蝗虫发生防治情况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是世界上重要的蝗虫孳生地。近年来,农作物种植面积大幅度下降,草原和荒地不断上升,蝗虫发生基地也逐年扩大。全国22亿hm2的农牧业土地(草原185亿hm2左右,种植业耕地2500万hm2左右)的大部分属于蝗虫发生区,蝗虫发生种类约350多种,优势种有15~20种,以亚洲飞蝗、意大利蝗、摩洛哥蝗等3种蝗虫发生为害最为严重,其中亚洲飞蝗和意大利蝗在高密度时具有明显的群居性和迁飞性。据悉,这两种害虫成虫的迁飞距离分别可达500~700km和200~300km。目前,亚洲飞蝗主要发生在西部与俄罗斯…  相似文献   
77.
马兰 《陕西农业科学》2007,(4):91-92137
主要综述了线粒体基因16S rDNA、12S rRNA、cytb、CO I、CO II、ND 5在我国蝗虫分子系统学中的应用情况。指出:应用线粒体基因进行分子系统学研究,可以解决蝗虫各分类阶元之间的进化关系,确立一些有争议物种的分类地位,探讨相关物种的系统地理等;今后线粒体多个基因序列联合分析、线粒体基因和核基因序列联合分析、整个基因组全序列分析以及分子数据与形态学的密切结合将成为分子系统学未来发展的主要研究手段,这将为我国蝗虫分类研究提供更多分子上的证据。  相似文献   
78.
儋州蝗虫生态分布与危害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进一步研究蝗虫的生物学特性,为农业生产中蝗害的有效防治提供基础资料和参考,同时丰富海南生物多样性资料库,笔者调查了儋州各地不同植被类型和作物种植地带蝗虫种类的分布与危害情况。共采集鉴定儋州蝗虫种类41种,分别属于27属,5科。其中,未曾报道的种类有8种,曾有报道但本次未调查到的有8种;统计已有报道的,儋州地区共有蝗虫种类49种,分别属于6个科,32个属。疣蝗Trilophidia annulata(Thunb.)、威廉剑角蝗Acrida willemsei Dirsh、短额负蝗Atractomorpha sinensis I.Bolivar、隆叉小车蝗Oedaleusabruptus(Thunberg)和花胫绿纹蝗Aiolopus tamulus(Fabricius)分布范围比较广,几乎可以分布在各种生境和植被类型,终年可见。成灾蝗虫主要有东亚飞蝗Locusta migratoria manilensis(Meyen)、异歧蔗蝗Hieroglyphus tonkinensis I.Bolivar和棉蝗Chondracris rosea rosea(De Geer),危害作物有甘蔗、竹子、芒果及沿海防护林等。  相似文献   
79.
5%高效氯氰菊酯油剂防治蝗虫药效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验证5%高效氯氰菊酯油剂对蝗虫的防治效果,确定最佳剂量,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试验结果:5%高效氯氰菊酯油剂防治蝗虫有效成分18.75g/hm2~22.5g/hm2为宜,平均防效在80%以上。  相似文献   
8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