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31篇
  免费   59篇
  国内免费   96篇
林业   207篇
农学   61篇
基础科学   81篇
  352篇
综合类   537篇
农作物   15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109篇
园艺   32篇
植物保护   590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46篇
  2021年   58篇
  2020年   46篇
  2019年   61篇
  2018年   50篇
  2017年   84篇
  2016年   83篇
  2015年   58篇
  2014年   94篇
  2013年   98篇
  2012年   107篇
  2011年   130篇
  2010年   115篇
  2009年   114篇
  2008年   121篇
  2007年   109篇
  2006年   87篇
  2005年   79篇
  2004年   58篇
  2003年   54篇
  2002年   52篇
  2001年   42篇
  2000年   42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66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构建绿洲系统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是定量研究绿洲系统承载力的基础。本文在以全新的视角解释绿洲系统生态-生产-生活承载力内涵的基础上,参照绿洲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国际国内基础,依据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和应注意的问题,构建了一套绿洲系统“三生”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绿洲系统承载力是由绿洲生态承载力、生产承载力与生活承载力构成,因此绿洲系统承载力指标体系也由分别反映绿洲生态承载力、生产承载力与生活承载力的指标构成。生态承载力指标主要由反映生态系统承载能力的指标构成,包括资源利用指标、生态指标其治理指标。生产承载力指标主要由反映经济系统承载能力的指标构成,包括经济总量指标、经济结构指标、经济增长指标和经济效益指标。生活承载力指标主要由反映社会系统承载力指标构成,包括人口发展指标、基础设施指标、生活质量指标和科技教育指标。最后本文对指标体系的综合集成与赋权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2.
本文以空间序列方法,从土壤和植被二个方面探讨了绿洲-荒漠交错带环境演变的过程,并从微观及宏观上对其演变的原因和后果进行了初步分析,最后针对交错带在存在主要环境问题,探讨了该区域今后环境管理的重点和措施。  相似文献   
43.
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在新疆已实践两年了,通过这两年的实践结果,发现在农业生产中存原主要问题是:人们在对“两高一优”农业的理解及其在具体的生产中部忽视了在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而这两个问题在新疆干旱地区的绿洲农业中又尤为重要。为使“两高一优”农业在新疆绿洲健康,稳定的向前发展,本文认为新疆绿洲农业生产的发展目标是:高产,优质,高效,持续的统一。  相似文献   
44.
<正> 和田地区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地势南高北低。南倚昆仑山而北面塔克拉玛干沙漠,总面积24.7万km~2。其中山地占43.5%,中间的绿洲、戈壁分占3.86%和8.43%,绿洲除在山前河谷有小片分布外,主要散布在海拔1200-1400m的风积沙区。北部面积11万km~2,属塔克拉玛干沙漠的一部分,约占该沙漠面积的1/3。本区光照资源丰富,太阳辐射强,日照时数达2400-2900小时。在1200-1400m的  相似文献   
45.
本文以系统工程基本方法-系统化,模型化和最优化为轴线,以可持续发展战略为指导,首先剖析了绿洲PRED系统的组成及其基本反馈结构,其次探讨了绿洲PRED模型系统,提出了以绿洲区域人口承载力为系统终端窗口的绿洲PRED总体协调模型的简化建模过程及相应的数学模型,三是从最优化角度出发,探讨了绿洲PRED系统协调的理论基础和一般协调模式,给出了以水土资源开发利用为中心的绿洲PRED总体协调模式;最后以甘肃  相似文献   
46.
柠条(CaraganakorshinskiiKom),也叫毛条、白柠条、牛筋条,为豆科锦鸡儿属的落叶大灌木,高3~5m,冠幅3~4m,枝条粗壮通直。分布范围广,抗旱性能强,柠条的根系发达,分蘖力强,生长旺盛,抗旱耐寒,生长条件要求不高,无论荒山、沟壑、沙丘、沙滩、甚至岩石裸露的地方都能生长,我国西  相似文献   
47.
新疆人工灌溉绿洲的形成和发展演变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新疆人工灌溉绿洲形成的自然条件取决于水文、地貌、土壤和植被,并与社会经济因素和生产活动方式、生产发展水平及人口增长密切相关.塔里木盆地的古绿洲多分布在河流中下游三角洲上;老绿洲多在冲积扇中下部和冲积平原;新绿洲则多在老绿洲的外围和边缘.吐鲁番盆地在依靠火焰山泉水灌溉时,绿洲在火焰山以南;18世纪以后,绿洲主要分布在依靠坎儿井灌溉的地方;20世纪50年代后,实行渠、库、井联合灌溉,绿洲原地不断扩大.天山北麓平原,绿洲最初在交通和军事据点,后发展成一条河一小块绿洲.1949年后由于农垦事业的发展,才将小块绿洲扩大连接成绿洲带.伊犁河谷,起初依靠山溪小河灌溉,绿洲只是小块分布在伊宁和霍城.此后,引伊犁河水,开发的土地多在河谷平原的阶地上,整个伊犁河谷成为新疆最大的绿洲之一.  相似文献   
48.
乌兰布和荒漠人工绿洲小气候效应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对乌兰布和荒漠东北边缘人工绿洲内和荒漠对照区各小气候因子连续12年的同步观察,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全面定量分析了防护森体系不同时期的小气候效应及变化规律,评价结果表明,绿洲防护要体系对各气象因子有前显的影响,特别是降低风速,抑制蒸发,提高空气湿度等方面尤为突出,综合小气候效应明显,12年间效益值增加了0.746,增长率为31%,绿洲防护林体系对小气候的改善作用各时期不同,从综合效益值来看,初  相似文献   
49.
河西人口与绿洲资源、环境、经济发展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在考察了河西绿洲人口与绿洲发展历史演变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当前河西绿洲人口的数量与质量压力及其掠夺式开发利用资源所伴随的土地承载力负荷过大,人口与水土资源矛盾突出、人口与绿洲环境、人口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负反馈等危及河西绿洲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并提出了处理好当前河西人口与绿洲资源开发利用、环境保护、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几项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50.
叶尔羌河平原绿洲土地类型及耗水的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诗秀  瞿继龙 《灌溉排水》1999,18(2):43-46,61
根据遥感图象对叶羌河原绿洲水盐监测区进行了土地类型的判读,区分农区和非农区两大类型。由水盐监测结果,对监测区及其分区的年陆面蒸发量进行了计算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