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1篇
林业   1篇
农学   21篇
基础科学   51篇
  24篇
综合类   130篇
农作物   25篇
畜牧兽医   3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3年   1篇
  1958年   4篇
  1957年   5篇
  1956年   4篇
  1953年   2篇
  1952年   3篇
  195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251.
为确定麦后移栽棉的合理灌溉方式,在测坑条件下研究不同灌水次数组合对麦后移栽棉生长发育、蕾铃生长、籽棉产量、纤维品质及水分利用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麦后移栽棉在新叶萌发期加灌促苗水(CT1)虽然促进了植株生长发育,但成铃数和铃重没有显著提高,也没有显著提高籽棉产量和纤维品质,且衣分和灌溉水利用率最低;仅灌活苗水而依靠降雨(CT4)不足以满足麦后移栽棉的正常需水,棉花受到了水分亏缺,抑制了植株生长发育和蕾铃正常生长,导致出现大幅度减产(18.9%),降低了水分利用率,同时水分亏缺降低了马克隆值和断裂比强度,纤维品质差.与CT1处理相比,对盛蕾期进行灌水处理,在没有降低籽棉产量和纤维品质的情况下,显著提高了衣分,同时,水分利用率和灌溉水利用率分别提高了8.5%和30.8%,可实现麦后移栽棉节水高产的统一.  相似文献   
252.
<正>一、困境1.棉农收入和植棉面积逐年减少近3年来全国植棉面积由530多万公顷减少到2013年的不到400万公顷,预计2014年还将减少到350万公顷。籽棉单产连年徘徊在每667平方米225~250公斤。同时,农业投入品和用工价格却逐年上涨,更使得棉农种植收益大幅下降。2.棉种行业亏损,棉种市场混乱一方面棉花品种繁多,市场混乱,企业没有且难以形成自己的主打品种和品牌,不能形成一地一品的主推高产优质品种。加上棉种市场价格居高  相似文献   
253.
一、产量构成因素667米~2收获株数1.5~1.7万株,单株果枝7~8台,单株铃数5.5~6个,单铃重5~5.3克,籽棉产量400千克以上。二、土地准备1.严格选地选择有机质含量较高、速效养分丰富、盐碱轻的壤土或轻粘土为宜,前茬以小麦、玉米、棉花等作物  相似文献   
254.
一、试验目的通过棉花新品种在乌苏市的种植试验,筛选出适宜乌苏市自然环境条件的高产、抗病、优质棉花新品种,为今后示范和大面积推广提供依据。二、材料与方法1.试验地概况试验设在乌苏市试验基地,试验占地240米2,试验地土质为砂壤土,土壤肥力中上等,前茬作物为玉米。播种前结合整地667米2底施复合肥50千克、尿素18千克、磷酸二铵25千克。2.参试品种参试品种有4个:杂徐330、农杂310、金棉20  相似文献   
255.
秸秆腐熟剂能使秸秆等有机废弃物快速腐熟,使秸秆中所含的有机质及磷、钾等元素成为植物生长所需的营养,并产生大量有益微生物,刺激作物生长,提高土壤有机质,增强植物抗逆性,减少化肥使用量,改善作物品质。通过田间试验,探索大田环境下秸秆还田对棉花生长发育、产量及对土壤性状的影响,寻找出适宜于本地区的秸秆腐熟剂施用方式、  相似文献   
256.
257.
【目的】亏缺灌溉是节水农业的一种有效灌溉方式。定量分析亏缺灌溉对我国棉花产量及灌溉水分生产力的影响,为亏缺灌溉在我国进一步推广应用提供参考。【方法】整合2010―2022年已发表的53篇文献,采用元分析方法,定量评估亏缺灌溉条件下不同因素对中国棉花产量和灌溉水分生产力的影响特征。【结果】与充分灌溉相比,亏缺灌溉下籽棉产量平均降低16.2%,而灌溉水分生产力平均增加32.2%。亚组分析表明,在亏缺灌溉条件下我国西北内陆棉区的灌溉水分生产力提升最高,其中新疆地区的减产幅度较小效果最好;降水量相对较少的地区及大田栽培条件下能更有效地利用亏缺灌溉的水分;年平均气温≥10℃的地区,采用干播湿出,适当增加灌溉次数能够有效降低亏缺灌溉导致的减产风险;土壤容重<1.5 kg·cm-3的土壤条件下,亏缺灌溉棉花的减产风险低于高容重的土壤环境;在灌水量为充分灌溉的80%~100%,氮、磷和钾施用量分别为200~300 kg·hm-2、150~200 kg·hm-2和100~150 kg·hm-2的条件下能够有效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