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1926篇 |
免费 | 418篇 |
国内免费 | 349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646篇 |
农学 | 539篇 |
基础科学 | 1660篇 |
611篇 | |
综合类 | 4122篇 |
农作物 | 464篇 |
水产渔业 | 364篇 |
畜牧兽医 | 3550篇 |
园艺 | 403篇 |
植物保护 | 334篇 |
出版年
2025年 | 3篇 |
2024年 | 141篇 |
2023年 | 211篇 |
2022年 | 280篇 |
2021年 | 294篇 |
2020年 | 267篇 |
2019年 | 292篇 |
2018年 | 120篇 |
2017年 | 245篇 |
2016年 | 277篇 |
2015年 | 309篇 |
2014年 | 481篇 |
2013年 | 513篇 |
2012年 | 573篇 |
2011年 | 639篇 |
2010年 | 583篇 |
2009年 | 557篇 |
2008年 | 749篇 |
2007年 | 689篇 |
2006年 | 579篇 |
2005年 | 659篇 |
2004年 | 768篇 |
2003年 | 740篇 |
2002年 | 571篇 |
2001年 | 504篇 |
2000年 | 451篇 |
1999年 | 197篇 |
1998年 | 219篇 |
1997年 | 126篇 |
1996年 | 132篇 |
1995年 | 110篇 |
1994年 | 89篇 |
1993年 | 54篇 |
1992年 | 64篇 |
1991年 | 70篇 |
1990年 | 52篇 |
1989年 | 52篇 |
1988年 | 9篇 |
1987年 | 9篇 |
1986年 | 3篇 |
1984年 | 2篇 |
1983年 | 2篇 |
1982年 | 1篇 |
1981年 | 2篇 |
1980年 | 1篇 |
1979年 | 1篇 |
1978年 | 1篇 |
1957年 | 1篇 |
195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免疫抑制是指动物免疫系统受到损伤,导致机体暂时性或持久性地发生免疫应答障碍。致病因素主要是通过损伤动物机体免疫器官或免疫组织细胞,抑制或者阻断病原呈递,诱导免疫细胞凋亡,抑制免疫细胞、免疫因子及抗体的形成等方面而造成免疫抑制。猪群发生免疫抑制的主要表现为:商品猪发病不断,死亡率较正常水平明显偏高,猪群抗病能力降低, 相似文献
4.
5.
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 L.)是全球第四大主粮作物,同时也是中国仅次于水稻、玉米、小麦的重要粮食作物。近年来,随着全球越趋加剧的气候变化,干旱发生的强度、频率和持续时间均呈大幅增加趋势,已成为限制中国乃至全球马铃薯生产关键的生态因子之一。干旱胁迫显著影响作物的生长发育,造成细胞膜损伤,孔隙度变大,细胞内含物质外渗,生理代谢失衡,影响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最终影响作物产量和品质。干旱胁迫下,细胞的显微结构也受到一系列的破坏,其细胞内 O2-(氧离子)、H2O2(过氧化物)、过氧化物积累,加剧过氧化程度,随之产生一系列生理生化和形态变化。干旱胁迫下,马铃薯地上生物量减小,单位面积产量、品质下降。干旱胁迫不仅从马铃薯细胞的显微结构、形态、生理代谢等方面产生影响,还在转录、翻译水平方面对马铃薯产生广泛影响。为了探究马铃薯响应干旱胁迫的生理机制,建立高效的耐旱评价体系,促进马铃薯耐旱遗传改良、基因编辑和转基因技术的运用,为马铃薯耐干旱候选基因的筛选、蛋白质功能的验证、耐旱的生理分子解析创造了条件。对马铃薯响应干旱... 相似文献
6.
7.
宁夏半干旱冷凉区马铃薯覆膜栽培增产因素探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在宁夏六盘山半干旱冷凉区,采用覆膜栽培马铃薯,产量达45186kg/hm62,较常规露地栽培增产49.8%。经田间取样测试分析,其增产原因是;覆膜成倍地促进了马铃薯对N,P,K养分的吸收,改善了地温和土壤物理性状,并给马铃薯正常生长提供了适宜含水土体,从而为高产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土壤环境条件。 相似文献
8.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