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32篇
农学   5篇
基础科学   10篇
  16篇
综合类   54篇
农作物   4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1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7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8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31.
农业既是温室气体重要的排放源之一,又是巨大的碳汇系统,在国家“双碳”目标发展的大环境和大背景下,我国农业正处于绿色低碳转型的新阶段。农业绿色低碳转型的关键在于绿色低碳发展,推进农业绿色低碳发展对实现我国“双碳”目标意义重大。阐述了农业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意义、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实现农业绿色低碳发展的措施。  相似文献   
32.
蛋鸡产业降碳减排是农业相关温室气体减排的重要措施,针对蛋鸡产业的具体情况,基于技术创新和产业调整,梳理降碳减排策略和措施,有助于早日实现碳中和的目标。  相似文献   
33.
碳减排的不确定性是近年来环境经济研究的热点之一.论文从三个方面(气候损害、技术发展和减排政策的不确定性)回顾了国内外有关不确定性的内涵与特点、类型与来源、影响与度量及应对策略研究,指出未来在研究内容上需对技术变化的内生不确定性、碳价变化的不确定性、企业对不确定性的政策响应以及不确定性的交叉影响展开分析;在研究方法上需构建更多的实证模型,并将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相结合,以检验经济模型及结论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34.
推动实现碳中和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是推动实现碳中和的根本。作为国际低碳行动的引领者和开拓者,中国承诺将力争于2030年前实现二氧化碳排放达峰,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农业生产活动是中国温室气体的第三大排放源,其中畜牧业贡献了农业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排放的80%,是农业主要温室气体排放源。因此,畜牧业的低碳减排对实现碳中和至关重要。该研究从动物呼吸、动物胃肠道发酵、粪污处理等直接排放源和饲料生产加工、设备设施能源消耗、动物产品加工及运输等间接排放源系统综述了畜牧业的温室气体排放,从源头、过程和末端全方位阐述了畜牧业的低碳减排途径。源头减排包括动物的肠道发酵管控、饲料成分升级、粗粮与精粮比例的调整、使用添加剂以及选育优质畜禽品种,过程减排包括畜舍环境及设备能耗调控、畜禽管理方式优化以及精准畜牧业的应用,末端减排包括粪污处理以及畜产品供应链的优化。该研究对碳中和目标下的畜牧业低碳发展路径进行了综述,以期为推动实现碳中和,促进畜牧业绿色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5.
正低碳就是把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要尽量减少,从而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而低碳生活,跟环保还不一样,是一种生活方式的健康倡导。我们应该积极提倡并去实践低碳生活,要注意节电、节气,从这些点滴做起。除了植树,有人坚持爬楼梯,有人选择  相似文献   
36.
生物质炭土壤改良效应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生物质炭对全球碳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和缓解全球气候变化具有重要的影响,已被认为是大气CO2的重要储库。现有研究表明,施用生物质炭在进行碳固持的同时,还可以通过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提高土壤肥力、修复土壤污染等形式对区域及全球土壤生态系统功能产生影响。本文在文献资料调研的基础上,系统论述了生物质炭的主要性质以及生物质炭用于改良土壤的研究现状,评价了生物质炭化还田技术所具有的突出优势,并提出了今后研究中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37.
近年来,随着新民居建设力度的不断加大,河北省创新推出了“新民居低碳减排绿色生活模式”,该模式是以秸秆、粪便、垃圾和生活污水等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和提供农户炊事用能为重点,实施秸秆沼气、粪便及固体有机垃圾沼气、生活污水沼气净化“三合一”配套工程建设.文章对该模式进行介绍,以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38.
艾平  彭宇志  金柯达  康霜  徐文勇  李冰峰 《农业机械学报》2023,54(S2):350-358,399
为促进中国农村可再生能源转型与绿色低碳发展,实现低碳村镇的新时期建设目标,以湖北省新星村为研究案例,基于农村用能需求及可再生能源资源禀赋分析,提出了一种风、光、生物质互补的可再生能源热电联供系统。以最低成本与最低平均电价为系统目标函数,以热电覆盖率及生物质利用率为系统评价指标,构建了基于HOMER Pro仿真系统的农村可再生能源热电联供模型,通过仿真分析与容量优化获得了新星村可再生能源系统的构建方案,即由功率674kW的光伏、功率200kW的风力发电机和功率500kW的CHP热电联供机组及外部热源构成最佳系统框架,此时最低系统成本与电价分别为2.30×107元/a和0.986元/(kW·h)。进一步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电力负荷提高会导致系统成本及电价上升,名义折现率提高会降低成本但导致电价上涨,生物质日输入量对经济指标无影响。减排评估结果表明,相较于传统供能方式,系统年减排量达410.77t,相当于新星村传统供能方式下年排放量的28.19%,减排效益明显。该可再生能源供能系统整体经济性与实用性良好,可为农村地区能源转型与低碳村镇的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9.
人类活动排放的以二氧化碳为主的温室气体是造成全球变暖的最主要原因,重庆市于2010年被我国列入低碳试点城市,依据2001—2012年《重庆市统计年鉴》的数据分析了重庆市碳排放现状,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碳减排途径。  相似文献   
40.
碳达峰、碳中和(简称“双碳”)是中国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农业是“双碳”战略实施中不可忽视、不可或缺的重要领域。种植业是中国农业的主体,研究探索中国种植业碳中和实现路径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相关关键问题进行理论认识梳理,分析国内外种植业固碳与温室气体排放相关研究进展,探讨了中国种植业实现碳中和的技术路径,并提出了提升中国种植业碳中和科技创新能力的建议。研究表明,目前关于种植业是“碳源”还是“碳汇”存在不同认识,急需建立标准化的农田碳核算方法体系。中国种植业实现碳中和需要基于系统观视角,从农用物质投入、农田生产过程管理、种植末端的废弃物处理等全过程统筹,从作物品种及种植模式、土壤水肥管理、农机耕作等全环节兼顾,通过农资合理减量、提升养分效率、物质循环利用、作物技术创新“四大”路径实现种植业减排增汇,形成系统性技术解决方案。因此,中国种植业要实现碳中和,急需强化种植业碳中和科技创新能力,重点需要强化农田生态系统碳中和科技创新、加强全国农业双碳平台基地建设、成立全国农业“双碳”研究联盟、谋划牵头农业碳中和国际科学研究合作项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