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716篇
  免费   374篇
  国内免费   629篇
林业   1800篇
农学   1403篇
基础科学   2361篇
  1162篇
综合类   11392篇
农作物   814篇
水产渔业   1089篇
畜牧兽医   4744篇
园艺   1578篇
植物保护   376篇
  2024年   94篇
  2023年   406篇
  2022年   518篇
  2021年   554篇
  2020年   552篇
  2019年   658篇
  2018年   284篇
  2017年   618篇
  2016年   680篇
  2015年   811篇
  2014年   1713篇
  2013年   1612篇
  2012年   2115篇
  2011年   2146篇
  2010年   1698篇
  2009年   1598篇
  2008年   1673篇
  2007年   1413篇
  2006年   1360篇
  2005年   1275篇
  2004年   949篇
  2003年   941篇
  2002年   544篇
  2001年   653篇
  2000年   446篇
  1999年   247篇
  1998年   210篇
  1997年   148篇
  1996年   142篇
  1995年   91篇
  1994年   72篇
  1993年   47篇
  1992年   54篇
  1991年   48篇
  1990年   56篇
  1989年   49篇
  1988年   31篇
  1987年   23篇
  1986年   22篇
  1985年   28篇
  1984年   37篇
  1983年   28篇
  1982年   13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9篇
  1965年   4篇
  1958年   4篇
  1957年   5篇
  195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921.
不同灌溉方式对水稻需水量和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桶栽试验,研究了在不同灌溉方式及不同蒸发渗漏处理下的水稻需水量和对水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稻以拔节孕穗期需水强度最高,无水层、干干湿湿和70%水分处理需水量分别比有水层处理减少42.5%、51.3%和57.6%;水稻叶面蒸腾量、棵间蒸发量与田间渗漏量占总耗水量的百分比分别为60.1%、16.4%和23.5%;干干湿湿处理水分利用率达到1.6 kg/m3,叶片光合速率最大,收获指数最高,从节水和增效的角度看,以干干湿湿灌溉最佳。  相似文献   
922.
由于变频调速以其优异的高动态调速性能、高效率、节能和广泛的适用范围等,被国内外公认为最有发展前途的调速方法。所以本文对各种变频调速控制方式进行比较,如:SPWM、SVPWM、FOC、DTC和矩阵式交-交变频控制方式,并讨论变频调速存在的问题与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23.
基于经济组网方式的灌溉远程自动控制系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灌溉远程自动控制系统数据通讯部分的工程投入,一般占工程总投入的50%以上。根据工程实践,从数据传输部分入手,将经济组网方式、无线半双工窄带高速数据通讯技术、先进的数据库访问连接技术以及错开水泵开关与数据采样、传输时间等抗干扰技术措施,应用于灌溉远程自动控制系统,使该系统的整体技术经济性能得到显著提高,并有效降低了工程造价。  相似文献   
924.
科学合理的栽培方式可促进高粱生长发育,进而增加高粱籽粒产量。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设置130 cm大垄3行和65 cm小垄2行两种栽培方式,研究不同栽培方式对高粱生长发育、农艺性状、产量构成因子及产量的影响。试验研究结果表明,130 cm大垄3行处理的高粱千粒重、穗粒数显著高于65 cm小垄2行处理,进而实现了130 cm大垄3行处理产量显著高于65 cm小垄2行处理,130 cm大垄3行处理较65 cm小垄2行处理的增产率为5.12%。从高粱生长发育角度来分析,130 cm大垄3行处理高粱叶片干重、叶面积、叶绿素含量、比叶重以及穗干重明显高于65 cm小垄2行处理,这为130 cm大垄3行处理较高籽粒产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本试验对黑龙江省三江平原地区高粱的种植模式进行试验研究,以期为本区高粱密植栽培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25.
将新鲜黄花菜采用自然晾干、干燥箱烘干(60、70、75、80 ℃)和真空冷冻干燥(75 ℃)进行干燥处理,分析干燥过程中黄花菜质量的变化,计算含水量、干基含水率和干燥速率,绘制相应的曲线图,对比干燥结果。结果表明:晾干工艺依赖天气情况,晴天时室内外高温低湿环境会加速黄花菜的干燥速率,雨天时室内外低温高湿环境会降低黄花菜的干燥速率,但干黄花菜的品质最佳;真空冷冻干燥技术效率最高、干黄花菜颜色较好,但能耗大,投资成本高;干燥箱烘干效率随温度的升高而提高,烘干效率由低到高依次是60、70、75、80 ℃,但80 ℃高温烘干会导致黄花菜褐色加深。综合考虑在保障黄花菜的品质、降低预算的情况下,推荐75 ℃干燥箱烘干为黄花菜的适宜烘干工艺。  相似文献   
926.
为规范常山胡柚小青果干品(衢枳壳原药材)的生产,比较了不同干燥方式(日晒、热泵、热风和柴火烘干)的胡柚小青果干品中有效成分、农残等含量,考察了臭氧对小青果中农残降解的有效性。结果表明:7月中旬加工的衢枳壳原药材中柚皮苷和新橙皮苷含量分别为6.75%~8.47%和4.39%~6.90%,其中柚皮苷以日晒、新橙皮苷以热风干燥的含量相对最高,而7月初采摘经柴火烘干的两者含量最高,分别高达12.04%和10.08%;农药残留均未检出,说明7月上中旬加工的胡柚小青果干制品均符合中药炮制规范的要求。胡柚小青果以料液比1∶15(g/mL)于0.5 mg/L臭氧水(水温10 ℃)中浸泡1 h,虱螨脲和噻虫嗪的降解率分别为18.92%和23.08%,而浸泡前后原料中柚皮苷和新橙皮苷的含量变化不大。研究结果对衢枳壳原药材的质量与安全管理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27.
农户是土地承包权调整方式的“践行者”,也是调整效果的“检验者”,探究其认可度对相关政策的制定与可持续发展实施至关重要。基于江西省510份农户的调查数据,从生计资本视角运用Ordered Logit模型,就农户土地承包权调整方式认可度及影响因素展开研究分析。研究发现:(1)样本农户生计资本总值与各项生计资本指数都较低,五大生计资本指数存在显著差异性,其中生计资本指数最高、自然资本指数最低。(2)人力资本中,文化程度、是否有非农技能和家人健康状况都呈显著影响;自然资本中,承包地面积呈显著正向影响;物质资本中,货车数量呈显著负向影响;金融资本中,家庭年收入和贷款难度都呈显著影响;社会资本中,是否有村干部和是否经常参加村会议都呈显著影响。在此结果基础上,提出了要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加大相关宣传,也要因地制宜,在稳定的承包关系下,根据村庄实际情况选择土地承包权调整方式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28.
不同灌水方式对烤烟光合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烤烟生长季节设逐沟灌(对照)、交替隔沟灌、微喷灌、摇臂式喷灌、滴灌五种灌水方式,利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仪研究了不同灌水方式对烤烟光合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各处理不同程度地提高烤烟大田现蕾期以前的光合能力,降低蒸腾速率,提高叶片水分利用效率。特别是,摇臂式喷灌使烤烟的光合速率(Pn)提高了7.05%~24.97%、蒸腾速率(Tr)减少了5.10%~38.74%、WUE提高了16.48%~83.01%,滴灌使烤烟的Pn提高了6.23%~22.71%、Tr减少了7.65%~39.92%、WUE提高了34.55%~78.15%,而且使烟田供肥特性和烟株光合生理与烤烟的生长发育规律相吻合,利于烤烟及时落黄,是烟田最优的灌溉方式,而交替隔沟灌和微喷灌可以用作烟田前期灌溉。  相似文献   
929.
李智广  曾红娟 《水土保持通报》2008,28(1):86-89,123
在日本冈山县备前市久久井地区的一片森林火烧迹地,布设了3块不同样地进行调查取样和室内实验对比分析.对火烧后由于降雨所引起的土壤理化性质的动态变化进行了数据分析.结果表明,3块样地土壤的pH值、物理性质以及养分的流失程度均不同.根据研究结果,探讨了减少土壤养分流失的方法,从而选择最适植被恢复方式,为火烧迹地的植被恢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30.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宇万太  姜子绍  柳敏  赵鑫 《土壤通报》2008,39(2):282-286
研究了长期定位试验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的变化,结果表明:裸地处理的微生物生物量碳最低;不施肥种植作物(CK)或施肥种植作物(NPK)能显著提高土壤微生物量碳含量;NPK配合猪厩肥处理的微生物体碳含量显著高于CK和NPK处理;荒地处理由于返回的植物残体量很大,积累的有机物很多,所以其微生物量碳最大;其次为割草处理和林地处理。有机质含量高的土壤其土壤微生物量也高,土壤微生物碳的周转强度也大,周转时间短,周转速率为:荒地>割草>林地>NPK+C>NPK>CK>裸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