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131篇 |
免费 | 3篇 |
国内免费 | 17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3篇 |
农学 | 9篇 |
基础科学 | 7篇 |
5篇 | |
综合类 | 166篇 |
农作物 | 2篇 |
水产渔业 | 63篇 |
畜牧兽医 | 873篇 |
园艺 | 18篇 |
植物保护 | 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4篇 |
2022年 | 14篇 |
2021年 | 11篇 |
2020年 | 10篇 |
2019年 | 39篇 |
2018年 | 1篇 |
2017年 | 3篇 |
2016年 | 7篇 |
2015年 | 14篇 |
2014年 | 99篇 |
2013年 | 63篇 |
2012年 | 116篇 |
2011年 | 104篇 |
2010年 | 92篇 |
2009年 | 96篇 |
2008年 | 89篇 |
2007年 | 86篇 |
2006年 | 95篇 |
2005年 | 61篇 |
2004年 | 22篇 |
2003年 | 19篇 |
2002年 | 18篇 |
2001年 | 19篇 |
2000年 | 13篇 |
1999年 | 5篇 |
1998年 | 12篇 |
1997年 | 11篇 |
1996年 | 6篇 |
1995年 | 5篇 |
1994年 | 2篇 |
1993年 | 1篇 |
1992年 | 2篇 |
1991年 | 3篇 |
1990年 | 3篇 |
1989年 | 4篇 |
198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1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狂犬病是一种世界性的人兽共患自然疫源性疾病,患病犬是主要传染源。我国96.85%狂犬病病人为病犬咬伤所致[1]。其中有17.8%是被所谓“健康”带毒犬咬伤致病的[2]。王伟红等用WHO推荐的实验方法检测出狂犬病病毒糖蛋白诱导产生的特异性中和抗体,从而进一步证实狂犬病病毒隐性感染的存在[3]。它的存在是狂犬病暴发或流行的潜在因素。因此,掌握犬狂犬病病毒隐性感染流行率对于制定防制措施有重要意义。本文撷取国内报道的有关资料汇集概述。1地区分布从1991年到1995年间,统计检查广东、山东、福建、浙江四省13市县健康犬2775只,检出… 相似文献
42.
1呼肠孤病毒和支气管肺炎呼肠孤病毒感染时,病犬症状较轻,仅轻度发热,流浆性鼻涕,打喷嚏及体温轻度升高,常不药而愈或稍经治疗即可痊愈。其他犬共患的疾病一般症状较重,常有明显发热,严重咳嗽,干咳或湿咳,肺部听诊有锣音,呼吸困难等各种表现,见于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犬流行性感冒或β溶血性链球菌病及鼠咬热等。 相似文献
43.
丁成江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10,(8):110-110
我县东临洪泽湖,沿湖许多乡镇历来都有养殖水禽的习惯,特别是近几年来,随着水禽养殖行情的看好,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出现鸭鹅混养的局面,这给鹅感染鸭瘟病毒埋下隐患。我们县兽医站动物门诊经常收到鹅感染鸭瘟病毒的实例,由于一些养殖户对该病不太了解,造成病情蔓延,给水禽养殖常带来一定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44.
45.
尼帕病毒(Ni V)和亨德拉病毒(HeV)属于副黏病毒亚科的亨尼帕病毒属的成员。Ni V和HeV感染引起新的两种重要的人兽共患传染病。有关APMV-1(NDV)的发病和流行以及病原学研究认为APMV-1不断发生演化,新的基因型不断产生,对不同宿主的致病力不断变化,病毒感染的宿主谱不断扩大。本文简要介绍两种新的人兽共患传染病和APMV-1对鹅、鸭、猪的感染研究现状,就APMV-1宿主感染谱与演化加以分析,思考新的动物副黏病毒病防控对策。 相似文献
46.
禽流感流行病学和免疫防制的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已从人、多种哺乳动物和各种禽分离到A型流感病毒。水禽是流感病毒的自然宿主,在家禽和野禽中已分离鉴定15种血凝素(HA)和9种神经氨酸酶(NA)大部份可能的组合。禽类感染会出现各种各样的临床症状,它与宿主种类、毒株特性、宿主免疫状态、继发感染和环境因素等有关。多数感染是不明显的,特别是水禽和野生禽类。由H 5和H 7亚型引起的感染能造成禽类的毁灭性流行。这些事实提出在禽流感(A I)的监测中,需要继续努力和拓宽监测的范围,提出综合性预防措施,并重新评价禽类免疫接种的作用。 相似文献
47.
48.
近年来,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宠物的饲养量的增加,各种病也越来越多。笔者共统计了1564个门诊病例,其中有312例病犬有呕吐和腹泻,经过临床诊断和试剂盒检测确定为犬细小病毒感染,占门诊病例的 相似文献
49.
畜牧生产中常用的抗病毒药物及作用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近年来,畜牧生产中由病毒引起的疾病越来越多,抗病毒药物的使用也越来越多。虽然病毒的构造十分简单,但其个体微小,危害极大,在活细胞内即可复制增加,这就给养殖业中的病毒性疾病防治带来了许多困难。1病毒的感染途径一般认为,病毒的感染途径可分为五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吸附。是指病毒对动物细胞的感染,这种感染主要发端于宿主细胞表面和病毒的蛋白外壳结合处,导致病毒感染具有一定的特异性。第二阶段是侵入。即病毒一旦吸附到宿主细胞表面后就会把自身的核酸注入到宿主细胞内部。 相似文献
50.
新疆出血热(XHF)是我国重要的蜱媒疾病之一,主要分布于我国西北地区,在国际上又称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是璃眼蜱属传播的病毒性疾病,由布尼亚病毒科(FamilyBunyaviridae)内罗病毒属(Genus Nairovirus)的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病毒感染所致,可以引起人严重的出血热疾病和高病死率。该病于1964年在我国新疆巴楚县出现并一直在该地区流行,并于1997年和2001年再度暴发,疫区呈扩大之势,目前虽尚未被国家列入法定重大传染病,但近年来在世界部分地区广为流行,提示该病可能成为又一重大公共卫生问题。故在此作一综述,以为临床提供参考。1流行病学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