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5721篇 |
免费 | 381篇 |
国内免费 | 607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1653篇 |
农学 | 540篇 |
基础科学 | 2163篇 |
976篇 | |
综合类 | 6705篇 |
农作物 | 405篇 |
水产渔业 | 614篇 |
畜牧兽医 | 2739篇 |
园艺 | 449篇 |
植物保护 | 46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57篇 |
2023年 | 483篇 |
2022年 | 775篇 |
2021年 | 877篇 |
2020年 | 695篇 |
2019年 | 896篇 |
2018年 | 295篇 |
2017年 | 667篇 |
2016年 | 667篇 |
2015年 | 650篇 |
2014年 | 1077篇 |
2013年 | 937篇 |
2012年 | 1280篇 |
2011年 | 1083篇 |
2010年 | 877篇 |
2009年 | 855篇 |
2008年 | 834篇 |
2007年 | 688篇 |
2006年 | 532篇 |
2005年 | 473篇 |
2004年 | 278篇 |
2003年 | 298篇 |
2002年 | 174篇 |
2001年 | 167篇 |
2000年 | 157篇 |
1999年 | 90篇 |
1998年 | 87篇 |
1997年 | 80篇 |
1996年 | 64篇 |
1995年 | 91篇 |
1994年 | 79篇 |
1993年 | 59篇 |
1992年 | 44篇 |
1991年 | 59篇 |
1990年 | 63篇 |
1989年 | 36篇 |
1988年 | 15篇 |
1987年 | 13篇 |
1986年 | 11篇 |
1985年 | 3篇 |
1984年 | 7篇 |
1983年 | 5篇 |
1982年 | 2篇 |
1981年 | 4篇 |
1980年 | 6篇 |
1979年 | 2篇 |
1965年 | 3篇 |
1957年 | 8篇 |
1953年 | 1篇 |
1951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991.
针对田间苋菜识别存在准确率低、样本数量少等问题,通过引入扩展感受野和提取上下文信息的ASPP注意力机制改进YOLO v5苋菜识别模型,在低数据集下改进后的模型能够显著提高F1值和mAP。实验结果表明,在低数据集下引入ASPP注意力机制后苋菜识别模型F1值提高13个百分点、mAP提高18.6个百分点。采用横向录制的方式苋菜被检测到的概率提高15.4个百分点。因此,本研究为苋菜或其他杂草在低数据集下的识别提供了有效的方法,为农业领域的杂草识别和管理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92.
在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下,大数据技术在社会各个领域的应用日渐广泛,林业发展也逐渐受到影响,形成了以信息网络为支撑的智慧化林业发展体系,通过智慧林业对林业资源进行统一科学化的管理。智能林业的主要特征表现为智能化、物联化和感知化三个方面。本文通过介绍大数据技术在智慧林业中的具体应用,分析现阶段智慧林业在大数据技术应用中存在的不足,并据此提出一些可行建议,以期提高智慧林业发展质量水平。 相似文献
993.
基于贝叶斯最大熵和多源数据的作物需水量空间预测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作物需水量是灌溉工程规划、设计和管理的重要基础数据,充分利用多源数据和先验知识,快速经济地获取精度较高的区域作物需水量对于区域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具有重要意义。为精确预测作物需水量,该文以长系列实际监测和校核作物系数后计算得到的作物需水量为硬数据,利用硬数据确定获得最大熵的约束条件,根据软数据获取渠道的不同(部分年份缺失的站点数据、文献中获得的数据、利用灌溉试验数据库中的作物需水量资料,采用协同克立格方法获得的数据、考虑主要地形因子和主要气象要素的影响,采用主成分分析和地理加权回归(geographically weighted regression,GWR)方法获得作物需水量数据以及遥感数据),提出不同来源软数据的概率密度函数表达方法,采用贝叶斯最大熵(Bayesian maximum entropy,BME)方法对不同来源的作物需水量信息进行有机整合。结果表明:除硬数据+文献软数据外,其他数据整合呈现一致结果。华北地区冬小麦作物需水量在豫南地区较小,中部地区黄河北岸有连片的相对高值区,山东需水量相对较高,冀东北的乐亭、唐山附近有相对低值区。除硬数据+文献软数据比不整合的精度低9.41%外,其他软数据源均可不同程度地提高整合效果,硬数据+克立格软数据、硬数据+GWR软数据和硬数据+除文献数据外的其他软数据分别比不整合的精度提高85.33%、85.75%和91.69%。对考虑地形、气象等要素的多源数据进行整合可更好地反映冬小麦作物需水量空间分布的细节,显著提高估算精度,为稀疏监测站点地区水土资源的精准管理和优化配置提供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994.
为了探索CdTe量子点在冷链储运过程中的荧光淬灭性能,分别研究了贮藏温度(25、4、-5和-20℃)、温度波动幅度(4℃波动至25℃和40℃)以及波动频率(每30min和60min波动)等因素对其的影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贮藏温度及时间对量子点荧光淬灭有显著影响(P<0.05),贮藏温度越高,量子点荧光淬灭速度越快;冷链环境模拟试验发现冷链温度波动幅度越大、波动频率越高,量子点荧光淬灭速度越快,这与食品品质变化特点极其相似;且贮藏温度、温度波动幅度和频率对量子点HSV值有显著影响.研究结论表明,CdTe量子点在食品冷链储运监控方面具有一定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995.
福建黄泥田肥力质量特征与最小数据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黄泥田为福建省主要中低产田类型之一,约占水稻土面积的30%。为解析关键限制因子及开展黄泥田肥力质量评价,进而实施针对性的改良措施,采用配对采样方法,采集福建省20对典型黄泥田与邻近同一微地貌单元内高产灰泥田表层土壤,分析了两种土壤类型28项属性因子指标差异及其原因,并采用主成分分析等方法构建福建省黄泥田肥力质量评价因子最小数据集,通过加权指数法分别计算最小数据集土壤肥力质量指数与差异显著因子构成的重要数据集土壤肥力质量指数。结果表明,与灰泥田相比,黄泥田的有机质含量低19.1%,全氮、全磷、全钾含量分别低14.8%、29.9%和25.4%,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分别低17.8%、56.7%和39.3%,CEC、交换性钙、交换性镁含量分别低12.9%、50.6%和30.8%,有效铁、有效硼和有效锌含量分别低25.6%、33.3%和44.1%。黄泥田的物理性黏粒、0.001 mm黏粒和容重分别较灰泥田高20.8%、25.6%和12.3%,而孔隙度低19.3%。黄泥田过氧化氢酶活性较灰泥田高20.4%,脲酶活性较灰泥田低40.4%。用主成分分析方法从上述19项有显著差异的因子构成的重要数据集中归纳出累计贡献率达76.22%并能反映黄泥田综合肥力特征的6个主成分,建立了由CEC、全钾、有效磷、有效硼和孔隙度5项因子组成的黄泥田肥力评价最小数据集,相应的黄泥田最小数据集土壤肥力质量指数仅相当于灰泥田的69.5%,通过与重要数据集的土壤肥力质量指数相关分析比较,最小数据集可代替重要数据集对福建省黄泥田土壤肥力质量进行正确评价。 相似文献
996.
997.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2014,(3)
正中国科技核心期刊被引指标、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指标和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等公布的2013年度全国科技期刊各项统计数据显示,《农业生物技术学报》影响因子和排名等均明显提升,相关统计结果见下表: 相似文献
998.
多点成形法是针对多品种、小批量的三维曲面板材成形的一种柔性加工法。采用这种方法可替代传统的模具,从而节省模具制造费用。本文介绍了有关这一加工方法的基本原理并在自制的简单多点试验机上进行了一系列试验,对4种不同的多点成形法的成形效果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99.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目前我国已经全面进入了大数据时代.在此背景下,各大技术的开发力度逐渐增强,并在人们的生活工作中有了广泛应用.物流管理系统可以给传统农产品运输发展带来契机,在原有基础上融入大数据技术,则可以在更大程度上提高农产品物流管理系统性能,给农产品运输提供重要保障.基于此,针对大数据在农产品物流管理系统中... 相似文献
1000.
温度对抗性二点叶螨种群生命力和繁殖力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二点叶螨的三种性种群所产生的卵分别置于16℃、21℃、26℃、31℃、36℃的条件下系统饲养。结果表明:温度对抗性二点叶螨的发育有明显的刺激效应,刺激效应从大到小依次为:产卵前期、卵期、幼螨期、成螨期、若螨期、产卵期,26℃时刺激效应最低。与敏感种群相比,不同温度下的各抗性种群发育历期缩短率分别为:甲氰菊酯种群为20.28%、氧化乐果种群为23.21%、螨嗪菊酯种群为35.65%,各抗生种群在26℃时的产卵期最长,产卵量最高。各抗性种群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产卵量和产卵期均低于敏感种群,表现出明显的生殖不利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