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971篇
  免费   474篇
  国内免费   1384篇
林业   1447篇
农学   1749篇
基础科学   1429篇
  1496篇
综合类   11181篇
农作物   805篇
水产渔业   1387篇
畜牧兽医   5099篇
园艺   2573篇
植物保护   663篇
  2024年   125篇
  2023年   372篇
  2022年   589篇
  2021年   632篇
  2020年   571篇
  2019年   667篇
  2018年   426篇
  2017年   535篇
  2016年   676篇
  2015年   786篇
  2014年   1385篇
  2013年   1276篇
  2012年   1782篇
  2011年   1689篇
  2010年   1440篇
  2009年   1544篇
  2008年   1807篇
  2007年   1298篇
  2006年   1252篇
  2005年   1229篇
  2004年   1266篇
  2003年   1334篇
  2002年   733篇
  2001年   702篇
  2000年   521篇
  1999年   359篇
  1998年   309篇
  1997年   348篇
  1996年   335篇
  1995年   268篇
  1994年   286篇
  1993年   246篇
  1992年   184篇
  1991年   201篇
  1990年   171篇
  1989年   183篇
  1988年   36篇
  1987年   49篇
  1986年   34篇
  1985年   23篇
  1984年   16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17篇
  1981年   19篇
  1980年   17篇
  1979年   10篇
  1974年   6篇
  1973年   5篇
  1957年   21篇
  1953年   1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41.
生物炭作为一种新型吸附剂,已逐步在污水治理中得到应用,并成为当前研究热点。针对农村分散式小型养殖场污水排放特征,以纳米生物炭为试验材料,探究了不同温度条件下纳米生物炭对养殖废水的吸附净化效果。结果表明:温度和处理时间对纳米生物炭的吸附效果产生一定影响,COD、NH_3-N、TN、TP的吸附量均随温度和处理时间的增加而增加,最大吸附量为35℃处理后的第7天,分别为59.42、16.28、18.98、0.88 mg/g;当环境温度超过20℃时,纳米生物炭对COD、NH_3-N、TN的吸附效果随处理时间的增加而明显增强,而TP则在处理后第1天达到明显效果后而逐渐趋于稳定。由此可知,纳米生物炭净化畜禽养殖废水的适宜温度为20~35℃。  相似文献   
842.
研究了不同温度(18、22、26、30、34℃)和不同盐度(10、15、20、25、30、35)对薄片镜蛤Dosinia laminata受精卵孵化率及幼虫生长与存活的影响。结果表明:薄片镜蛤适宜孵化温度为2634℃,受精后第9天时,26℃组幼虫成活率最高,为77.67%±1.52%,且幼虫生长最快,第9天时平均壳长和壳高分别为145.50、122.83μm;薄片镜蛤的适宜孵化盐度为2034℃,受精后第9天时,26℃组幼虫成活率最高,为77.67%±1.52%,且幼虫生长最快,第9天时平均壳长和壳高分别为145.50、122.83μm;薄片镜蛤的适宜孵化盐度为2030,受精后第9天时,25盐度组幼虫成活率最高,为73.33%±2.89%,第7天至第9天时,25盐度组幼虫生长最快,第9天时平均壳长和壳高分别为144.67、122.83μm。研究表明,薄片镜蛤幼虫生长的适宜温度为2230,受精后第9天时,25盐度组幼虫成活率最高,为73.33%±2.89%,第7天至第9天时,25盐度组幼虫生长最快,第9天时平均壳长和壳高分别为144.67、122.83μm。研究表明,薄片镜蛤幼虫生长的适宜温度为2230℃,最适生长温度为26℃,幼虫生长的适宜盐度为2030℃,最适生长温度为26℃,幼虫生长的适宜盐度为2030。  相似文献   
843.
为防治水产养殖中常见的危害性纤毛虫,分别在光照(14L∶10D)和全黑暗条件下,采用静态水试验法进行了白藓皮Cortex dictamni、苦参sophorae flavescentis、穿心莲Herba andrographis、川楝子Fructus toosendan、使君子Fructus quisqualis、土槿皮Pseudolarix amabilis、仙鹤草Agrimonia pilosa、鹤虱Carpesium abrotanoides、槟榔Areca catechu、皂角Gleditsia sinensis、百部Radix stemonae、蛇床子Fructus cnidii和天南星Rhizoma arisaematis等13种中草药对悬游双眉虫Diophrys appendiculata杀灭效果的测定。结果表明:当中草药药液中药物浓度为900 mg/L时,13种中草药中仅槟榔、仙鹤草、土槿皮的杀灭效果较好,槟榔浓度为80 mg/L时,光照组纤毛虫在48 h的死亡率为100%,全黑暗组纤毛虫在96 h死亡率为97.8%,仙鹤草浓度为460 mg/L时,光照组纤毛虫在72 h死亡率为100%,全黑暗组纤毛虫在96 h死亡率为77.8%,土槿皮浓度为290 mg/L时,光照组和全黑暗组纤毛虫在96 h时死亡率分别为90.0%和84.4%;在光照条件下,槟榔、土槿皮和仙鹤草对悬游双眉虫24 h LC_(50)分别为65.964、261.194、419.169 mg/L,悬游双眉虫对3种中草药的敏感性依次为槟榔>土槿皮>仙鹤草。研究表明,槟榔、土槿皮和仙鹤草可用于养殖水体中危害性纤毛虫进行治理,槟榔可作为首选药物且在浓度为80 mg/L时对悬游双眉虫的杀灭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844.
以同期普通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以下简称普通蟹RS)为对照,研究了低温(8℃)和高温(34℃)胁迫12 h内经溶藻弧菌感染后筛选的抗病候选群G2代三疣梭子蟹(以下简称筛选蟹G2S)的血蓝蛋白含量,以及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碱性磷酸酶(AKP)和酸性磷酸酶(ACP)活力的变化。结果表明:温度骤变后,筛选蟹G2S和普通蟹RS的血蓝蛋白含量在3 h时均达到峰值(P<0.05),随后又逐渐下降,到3~12 h时已基本恢复到0 h的水平(P>0.05)。两组蟹的SOD和AKP在低温、高温胁迫3 h内也均显著下降(P<0.05),到3~12 h达到稳定的低水平(P>0.05);在温度骤变的胁迫下,POD、CAT和ACP活力随时间变化也基本呈峰值变化,但达到峰值和趋于稳定的时间不具同步性。方差分析结果显示,筛选蟹G2S的免疫指标值均显著高于普通蟹RS(P<0.05),说明筛选蟹G2比普通蟹RS在非特异性免疫因子方面更具免疫优势。以上结果表明:温度骤变的短期胁迫会影响机体的生理功能和机体的免疫防御能力,导致自由基代谢紊乱,从而诱导病害发生。  相似文献   
845.
利用广西90个国家气象站和127个区域自动气象站建站至2016年极端气温资料,采用耿贝尔分布推算了站点各重现期的极端气温,并应用GIS技术对广西的温度气象参数进行精细化研究,推算出了广西1 km×1 km分辨率的10、30、50和100年一遇的极端气温,分析了温度参数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用耿贝尔分布函数对极端气温进行拟合是合理和准确的;经过GIS格网技术推算后得到的温度气象参数更精准更细致,能准确地描述出其空间的分布特征;GIS的应用为高新科技在气候可行性论证业务领域提供了新的途径和方法;各重现期极端最低气温的分布是北部低、南部高,丘陵山区低、盆地平原高;各重现期极端最高气温的分布是右江河谷及其上游的田林、隆林、西林,南宁、崇左、贵港、柳州、贺州,以及桂林市、灵川县、临桂县等地相对较高,向南靠近沿海和与湘、黔交界的北部边缘各地,以及金秀县、那坡县、靖西县、德保县等地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846.
选取中储粮辽宁分公司三个直属库,通过在储藏期内不同仓型不同储粮温度条件下稻谷营养成分、脂肪酸值、新鲜度和食味值的分析研究不同仓型粳稻谷储藏全周期、粮堆各点层温度与稻谷品质间相关性。结果表明,老边直属库浅圆仓内稻谷温度变化振幅最小,稻谷水分损失最少,高大平房仓内下层稻谷脂肪酸值增加最少,食味值增加的最大。储藏温度与稻谷食味值存在负相关,稻谷的水分含量与粗蛋白含量和新鲜度呈正相关,与直链淀粉含量、脂肪酸值、出米率和食味值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847.
对不同体质量双齿围沙蚕Perinereis aibuhitensis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对牙鲆配合饲料中氮元素的利用和氮收支进行了研究。试验按沙蚕体湿重设置(0.40±0.19)、(1.00±0.22)、(2.00±0.50)g 3个组,分别记为S、M和L组,每组分别设16、20、24℃3个温度梯度。结果表明:1)20℃时各组双齿围沙蚕对氮的摄食率均达到最大值,平均为17.0 mg/(d.g),变幅为14.3~22.0 mg/(d.g);2)双齿围沙蚕于不同温度下对氮的摄食率均随体质量的增加而降低,其中,S组为10.5~22.0 mg/(d.g),M组和L组则分别为8.0~14.7、6.6~14.3 mg/(d.g),氮摄食率与体质量的关系可用幂函数式CN=aWb表示,其中a值在20℃时最高,为10.618,b值为-0.2076~-0.1911;3)双因素方差分析表明,温度和体质量对沙蚕的氮摄食率均有极显著影响(F=79.125,P<0.001;F=34.308,P<0.001);4)在本试验条件下,双齿围沙蚕对饲料中氮的累积率平均为11.8 mg/(d.g),以摄食氮为100%计,累积氮所占的比例最大,平均为88.99%,排粪氮次之,为9.43%,而排泄氮所占的比例最低,仅为1.58%。  相似文献   
848.
为了优化断枝铜藻Sargassum horneri幼苗生长的室内培养条件,试验分别截取5、2 cm铜藻为材料,在培养箱中培养20 d,通过改变温度(10、15、20、25℃)、光照强度(4500、8900、11 000 lx)和营养盐配比(NH_4NO_3∶Na_2HPO_4=5∶1、8∶1、10∶1、16∶1,质量比)等条件,以及在不同培养时间点测量幼苗的生长情况,寻找有利于其生长的最佳培养条件。结果表明:培养10、20 d时,温度对5 cm组铜藻幼苗长度、质量特定生长率及2 cm组长度特定生长率均有极显著性影响(P<0.01),试验期间温度20℃时,5、2 cm组幼苗平均特定生长率最大且2 cm组生长率显著大于其他温度组(P<0.05);光强仅对2 cm组幼苗培养10 d时的质量特定生长率有极显著性影响(P<0.01),试验期间低光强组(4500 lx)幼苗质量特定生长率显著小于高光强组(11 000 lx)(P<0.05);本试验条件下,营养盐配比对幼苗生长无显著性影响(P>0.05)。研究表明,断枝铜藻幼苗生长适宜水温为15~25℃,最适水温20℃,适宜光强为8900~11 000 lx,且低培养密度(2 cm)有利于铜藻幼苗生长,本研究结果可为漂浮铜藻幼苗生长提供基础技术数据。  相似文献   
849.
为了解环境因子对五条鰤Seriola quinqueradiata内分泌系统的影响,分析综合运用水温和光照调节对其性腺发育成熟度及与繁殖相关的促卵泡激素基因(fshβ)和黄体生成素基因(lhβ)表达的影响,试验设置对照组和处理组(每组水槽放置20尾鱼),对照组为自然水温和光照饲养,处理组在水温恒定20℃和光照10L∶14D条件下饲养,试验时间为2018年1月20日—3月20日,每月采样一次,比较各阶段试验鱼的性腺指数(GSI)、性腺发育成熟度、脑垂体中fshβ和lhβ基因含量,以及血清中类固醇激素雌二醇(E_2)和睾酮(T)含量的差异。结果表明:对照组鱼在各采样阶段其GSI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且性腺发育为未成熟阶段,处理组鱼在试验进行1个月和2个月后,其GSI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性腺发育为成熟阶段;试验进行1个月和2个月后,对照组鱼脑垂体中fshβ和lhβ基因含量均无显著性变化(P>0.05),但处理组鱼脑垂体中fshβ基因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进行2个月后,处理组鱼脑垂体中lhβ基因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进行1个月和2个月后,对照组鱼血清中E_2和T含量均无显著性变化(P>0.05),但处理组鱼血清中E_2和T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表明,综合运用水温和光照调节有利于促进五条鰤脑垂体中fshβ和lhβ含量的增加,从而促进其血清中E_2和T浓度的上升,最终诱导其性腺发育成熟。  相似文献   
850.
为研究不同环境因子对曝气生物滤器硝化作用的影响,采用人工模拟海水养殖废水,研究了在不同温度(10、15、20、25、30℃)与不同pH值(7.0、7.5、7.7、8.0、8.5)条件下,生物滤器(玻璃材质,高60 cm,内部直径10 cm)对总氨氮(TAN)、亚硝酸盐氮(NO_2--N)的处理情况。结果表明:在温度为10~25℃时,生物滤器对TAN、NO_2--N)的处理情况。结果表明:在温度为10~25℃时,生物滤器对TAN、NO_2--N的去除速率随着温度的上升不断增加;当温度为25℃、pH为7.7时生物滤器对TAN的体积去除速率最大,达到(0.793 1±0.023 1)mg/(L·h);当温度为25℃、pH为7.5时,生物滤器对NO_2--N的去除速率随着温度的上升不断增加;当温度为25℃、pH为7.7时生物滤器对TAN的体积去除速率最大,达到(0.793 1±0.023 1)mg/(L·h);当温度为25℃、pH为7.5时,生物滤器对NO_2--N的去除速率明显高于其他处理组,并在150 min左右完成对NO_2--N的去除速率明显高于其他处理组,并在150 min左右完成对NO_2--N的去除;试验过程中各处理组均存在不同程度的NO_2--N的去除;试验过程中各处理组均存在不同程度的NO_2--N积累现象,在温度为10~25℃、pH为7.0~8.5时这种现象随着温度和pH值的升高不断加剧。研究表明,相较于亚硝酸盐氧化菌(NOB),氨氧化菌(AOB)对环境温度、pH值变化适应能力更强,该研究结果可为曝气生物滤器的高效及稳定运行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