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14篇 |
免费 | 6篇 |
国内免费 | 10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22篇 |
农学 | 36篇 |
基础科学 | 27篇 |
18篇 | |
综合类 | 84篇 |
农作物 | 7篇 |
水产渔业 | 2篇 |
畜牧兽医 | 25篇 |
园艺 | 7篇 |
植物保护 | 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篇 |
2023年 | 6篇 |
2022年 | 9篇 |
2021年 | 18篇 |
2020年 | 1篇 |
2019年 | 5篇 |
2018年 | 7篇 |
2017年 | 11篇 |
2016年 | 10篇 |
2015年 | 3篇 |
2014年 | 10篇 |
2013年 | 12篇 |
2012年 | 22篇 |
2011年 | 21篇 |
2010年 | 17篇 |
2009年 | 12篇 |
2008年 | 6篇 |
2007年 | 12篇 |
2006年 | 4篇 |
2005年 | 8篇 |
2004年 | 3篇 |
2003年 | 6篇 |
2002年 | 2篇 |
2001年 | 1篇 |
2000年 | 3篇 |
1999年 | 2篇 |
1998年 | 1篇 |
1997年 | 2篇 |
1996年 | 2篇 |
1994年 | 2篇 |
1992年 | 3篇 |
1991年 | 1篇 |
1990年 | 1篇 |
1989年 | 1篇 |
1988年 | 1篇 |
1982年 | 1篇 |
197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统筹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生态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来优化永久基本农田空间布局能够更好地保住优质耕地资源、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该研究应用文献研究法和归纳总结法,系统梳理了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生态保护红线 、城镇开发边界(以下简称"三线")划定的政策法规,建立了"三线"统筹下的省域永久基本农田布局优化规则,并以广西壮族自治区为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1)选择耕地国家利用等和集中连片程度进行了永久基本农田"三线"统筹划定,退出了生态保护红线核心区内所有永久基本农田7 413.46 hm2,并将5 073.05 hm2优质连片的永久基本农田以"开天窗"的形式保留在了生态保护红线一般区和城镇开发边界内;2)广西全区退出永久基本农田1 426 540.77 hm2,主要是标注为工程恢复和未标注的非耕地,补划了永久基本农田525 614.37 hm2,主要是生态保护红线和城镇开发边界外优质连片的耕地,布局优化后的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率高达85.62%;3)布局优化后的永久基本农田全为耕地且与生态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之间无交叉重叠,集中连片的永久基本农田达到95.08%,无重度和极重度污染损毁、石漠化和25°以上坡耕地,永久基本农田国家利用等提高了0.06等。建立的永久基本农田布局优化规则实现了"保护优先、布局优化、优近劣出、质量提升、三线统筹"的目标,能够为各省份指导市县统筹三条控制线划定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提供思路借鉴。 相似文献
42.
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提出“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牢牢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的要求,积极探索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的有效路径。本文在介绍溧水区高标准农田建设现状、经验做法及永久基本农田现状的基础上,总结分享了溧水区开展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的主要措施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以期为制定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的实施方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3.
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本文以贵州省毕节市纳雍县为典型案例,对国家下发三区三线永久基本农田数据库及其现状进行深入调查研究,阐述了当前贵州山区推进永久基本农田逐步建成高标准农田过程中存在的困境及原因分析,并结合实际工作经验提出几点建议,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44.
为探明甘蓝型油菜含油量和产量相关性状的遗传机理,利用Sollux/ Gaoyou DH群体株系间随机交配构建了包括134个组合的永久F2群体(immortalized F2 population)。采用QTL Network 20软件对含油量、千粒重和角果粒数进行了4个环境下的联合QTL定位,分析QTL的加性、显性以及相关的上位性效应。结果在7条连锁群上检测到控制上述3个性状相关QTL共 8个。除qSWC6和qSPA2,1个含油量,4个千粒重和1个角果粒数QTL与多环境下SG\|DH群体定位结果区间重叠,加性效应方向一致,效应值相仿;主效含油量QTL qOILA7和3个千粒重QTL qSWA7,qSWC2, qSWC4无显性效应;qSWC6兼具加性和显性效应,qSWC8加性为主,微效显性,显性效应均呈负向;但两个角果粒数QTL qSPA2 和qSPA6除加性主效外,还存在正向显性效应;4对上位互作QTL中,除qOILA7,其余7个位点均只有微弱互作效应。并对qOILA7和qSWA7/qSWC8连锁标记辅助选育提高油菜含油量和千粒重的育种策略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油菜种子含油量和千粒重性状的遗传控制体系以加性效应为主,F1代无杂种优势,因而欲提高杂交油菜种子含油量和增加千粒重,需要培育高含油量和大粒亲本材料;而控制角果粒数基因同时具有较强的加性和正向显性效应,利用F1杂交种可望获得超双亲的杂种优势。 相似文献
45.
研究了具有HollingⅡ类型功能反应的一捕食者有两种食饵的时滞扩散系统,得到了与时滞有关的系统永久持续生存的充分条件,通过构造Lyapunov函数得到了与时滞有关的系统全局渐近稳定的充分条件. 相似文献
46.
R. K. NARESH S. S. TOMAR Dipender KUMAR Samsher Purushottam S. P. SINGH Ashish DWIVEDI Vineet KUMAR 《水稻科学》2014,21(3):170-180
In recent years, conventional rice production technologies have been leading to deterioration of soil health and declining farm profitability due to high inputs of water and labor. Conservation agriculture(CA) based resource-conserving technologies i.e. zero-tillage(ZT), raised-bed planting and direct-seeded rice(DSR) have shown promise as alternatives to conventional production technologies to overcome these problems. Present study was undertaken during 2009–2012 to establish an understanding of how permanent raised bed cropping system could be practiced to save water at the field application level to improve water productivity and also have the capability to enhance productivity, profitability and soil physical quality.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mong different crop establishment techniques, conventional-tilled puddle transplanted rice(CT-TPR) required 14%-25% more water than other techniques. Compared with the CT-TPR system, zero till direct-seeded rice(ZT-DSR) consumed 6%–10% less water with almost equal system productivity and demonstrated higher water productivity. Wide raised beds saved about 15%–24% water and grain yield decrease of about 8%. Direct-seeded rice after ZT or reduced tillage or on unpuddled soil provided more net income than CT-TPR. The CTTPR system had higher bulk density and penetration resistance due to compaction caused by the repeated wet tillage in rice. The steady-state infiltration rate and soil aggregation( 0.25 mm) were higher under permanent beds and ZT and lower in the CT-TPR system. Under CT-TPR, soil aggregation was static across seasons, whereas it improved under no-till and permanent beds. Similarly, mean weight diameter of aggregates was higher under ZT and permanent beds and increased over time. The study reveals that to sustain the rice productivity, CA-based planting techniques can be more viable options. However, the long-term effects of these alternative technologies need to be studied under varying agro-ecologies in western Uttar Pradesh, India. 相似文献
47.
多规合一视角下县域永久基本农田划定方法与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6,他引:2
科学合理划定县域永久基本农田是当前中国为提高国家粮食安全保障能力、保障农民切实利益和实施藏粮于地作出的重大战略举措。针对现行各规划间由于期限错配、标准各异、边界冲突和管理混乱造成永久基本农田"划不下、管不住、建不好、守不牢"等问题,基于"多规合一"视角和顺序递进式划定思路,论文提出了一套县域永久基本农田划定的方法体系。首先,在核实地类利用状态和协调各规划冲突的基础上,将城镇周边利用等指数高于区域平均值的耕地优先划定为城镇周边永久基本农田;而后,从耕地质量条件、交通区位条件、农业生产条件和地块空间形态等方面构建多因素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在其他耕地区内利用综合得分最优法划定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区域。研究结果表明:1)扣除耕地中不符合基本农田划定利用状态准则、用途管制规则和预留的开发用地,进一步提高了基本农田的稳定性和科学性;2)分步骤划定城镇周边和其他耕地区内永久基本农田,有利于合理控制城镇规模,构筑城镇绿色生态空间;3)永久基本农田方案落实了"总体稳定、局部微调、应保尽保、量质并重"的划定原则,在约束指标上满足了国家相关政策要求,在质量控制指标上也优于调整前。 相似文献
48.
以解决永久基本农田数据库更新业务实际问题为出发点,从永久基本农田数据库更新的工作规则、数据组织、技术方法和质量要求等几个方面入手,通过分析永久基本农田数据库更新的内容、要求、步骤和成果等特点,提出永久基本农田数据库的更新机制。研究表明在日常工作中,当永久基本农田数据产生微调时,可以通过增量更新的模式对永久基本农田数据库进行实时更新。 相似文献
49.
基本农田是耕地的精华,全面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对土地整治规划和基本农田建设有重要现实意义,也是2016年国家政府工作报告中的重点工作内容。从基本农田质量、基本农田地形条件、基本农田区位条件、基本农田区位设施状态等方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线性加权综合评价法,并基于GIS技术,以湖北省当阳市为例,研究如何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建设区域,以期为县域永久基本农田建设和耕地的持续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0.
饱水和气干状态杉木的压缩成型及其热处理永久固定 总被引:9,自引:9,他引:9
该研究采用烘箱热处理和真空热处理方法 ,在热处理温度都为 180℃ ,热处理时间分别为 6,10 ,15 ,2 5h的条件下 ,研究比较了饱水状态和气干状态杉木试材的径向压缩成型特性及其在不同方式热处理条件下热处理永久固定的效果 .研究结果表明 :①在相同条件下 ,与气干状态杉木试材相比 ,饱水并经蒸煮的试材在压缩成型后 ,或经热处理后 ,其回复率Rs 较小 ,各项物理力学性质较好 ;②在热处理过程中 ,对照试材的重量损失率WL随着热处理时间的延长而增大 ,而且 ,WL与Rs 之间呈近似线性负相关 ;③在相同条件下 ,与空气介质中热处理相比 ,真空中热处理后试材的材色变化较小 ,但回复率较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