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01篇
  免费   44篇
  国内免费   202篇
林业   76篇
农学   33篇
基础科学   931篇
  334篇
综合类   512篇
农作物   10篇
水产渔业   111篇
畜牧兽医   105篇
园艺   7篇
植物保护   28篇
  2024年   37篇
  2023年   57篇
  2022年   70篇
  2021年   78篇
  2020年   69篇
  2019年   63篇
  2018年   47篇
  2017年   59篇
  2016年   67篇
  2015年   67篇
  2014年   71篇
  2013年   96篇
  2012年   97篇
  2011年   121篇
  2010年   91篇
  2009年   99篇
  2008年   121篇
  2007年   76篇
  2006年   78篇
  2005年   80篇
  2004年   67篇
  2003年   76篇
  2002年   60篇
  2001年   49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41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30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25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0年   7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3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3年   3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4篇
  195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付芳婧  张卫星  赵致 《种子》2008,27(2):84-88
通过利用海南冬季干旱少雨气象条件下的田间试验,与在贵阳防雨棚内模拟干旱气象条件的盆栽试验相结合,研究干旱条件对不同基因型自交系生长发育、形态、产量的影响及其生理生化响应。结果表明,干旱条件下玉米自交系的生物产量和籽粒产量均明显降低,散粉至吐丝期间隔增加,光合叶面积减小,株高和穗住高降低,茎秆变细,穗短小,秃尖多,穗粒数少,粒重减轻,最终导致产量下降。生理生化上也有较大变化,相对含水量降低,离体叶片保水力增强,电导率和MDA含量增加,POD酶活性升高,叶绿素含量减少,光舍能力下降。不同基因型自交系因抗旱性的差异,对干旱气象条件的响应明显不同,其抗旱性强弱与干旱条件下的性状表现有较大关系,其中s11、18599、交51和S7913等的抗旱表现较好,而5311、1125、79-1E和411等则表现较差。  相似文献   
82.
马皓晨  ;丁荣  ;杨东升 《排灌机械》2013,(12):1056-1060
低比转数离心泵性能曲线驼峰问题严重影响泵的运行稳定性,但至今尚未得到很好的解决.为了揭示低比转数离心泵驼峰现象的内流机理,首先根据一比转数为73的离心泵水力设计要求设计了2种水力模型,其中方案1有驼峰,方案2无驼峰,并对2种方案进行了能量性能试验从而验证水力设计的正确性;接着采用粒子图像测量技术对2个方案的内部流动进行了多工况测试与分析.结果表明:当性能曲线出现驼峰时,叶片压力面处的低速区迅速增大,且在多个流道的叶片压力面出现了较大的旋涡,引起叶轮内流态恶化;叶轮出口与蜗壳基圆间隙之间的回流进一步增大;叶轮出口绝对速度与蜗壳基圆处流速差值也明显增加,导致了泵内冲击损失增大从而引起性能曲线的驼峰现象.研究成果能够为控制低比转数离心泵驼峰现象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83.
S形贯流泵装置多工况过流部件水力性能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深入研究S形轴伸贯流泵装置过流部件的水力性能,采用CFD技术对泵装置进行了多工况全流道的数值计算,分析了泵装置各过流部件的水力性能,重点阐述了3种特征工况(小流量工况KQ=0.368、最优工况KQ=0.490、大流量工况KQ=0.613)时转轮叶片表面的静压分布、摩擦力线、各轴向弦长位置的轴向速度分布以及导叶体内部流态和回收环量效果。结果表明:在轮缘侧的叶片压力面静压值较大,在轮毂侧的叶片吸力面的静压值较大,轮缘侧较小,且随着展向位置Span值的增大,压力面与吸力面的压差呈现出逐渐递增趋势。在最优工况时,从导叶体进口至出口,导叶体的静压值逐渐增大。随流量的减小,导叶体的回收环量比CH先减小后增大。在最优工况KQ=0.490时,回收环量比CH最小,其值仅为0.031。针对该泵装置进行了同尺寸的物理模型试验,获得了泵装置的综合特性曲线,在叶片安放角-2°时,新型S形轴伸贯流泵装置的最高效率达83.55%,此时流量系数KQ=0.443,扬程系数KH=0.828。通过物理模型试验结果对泵装置外特性预测结果进行了验证,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数值模拟是可信的。  相似文献   
84.
为研究肘形进水流道的水力性能与泵装置运行工况的定量关系,采用CFD(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方法对轴流泵装置进行全流道的数值计算,在考虑了轴流泵与肘形进水流道内流相干条件下定量地分析了肘形进水流道水力特性各参数与泵装置运行工况的关系,并给出了相应的数学模型,对比了物理模型试验与数值预测结果的差异性。结果表明:在高效工况范围内,流道出口流场水流稳定性及均匀性均较好;在大流量工况时,流道出口流场水流稳定性及均匀性较差。流道出口流场的偏流角受泵装置运行工况的影响较小,极差为0.91°。肘形进水流道均化效率为99.215%,流道断面的均匀性主要受弯肘段几何边界条件的约束,在弯肘段时压能与动能的转换率较高,对于肘形进水流道结构尺寸设计及优化的关键在于弯肘段。  相似文献   
85.
跌扩型底流消能工坎后立轴漩涡直接影响消力池内的水力学指标。采用水力学试验方法,对跌扩型底流消能工坎后立轴漩涡水力特性进行初步研究。详细分析了立轴漩涡的运动形式以及运动区域的变化,并对漩涡与底板和边墙切点处流速的变化、漩涡区相对于消力池整体压力的变化情况进行了研究。经试验知,立轴漩涡对消力池内水力学指标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86.
涌泉根灌灌水器螺纹流道水力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涌泉根灌灌水原理,提出了一种新型的螺纹式涌泉根灌灌水器,并运用Pro/E三维造型、CFD数值模拟、快速成形及试验验证等方法对该新型灌水器的水力性能进行了研究,得到了不同长度流道的压力流量关系曲线和内部压力、速度分布图。结果表明,该流道水力性能良好,流态指数约为0.5,处于紊流状态,消能形式以局部水头损失为主,试验验...  相似文献   
87.
涌泉根灌灌水器抗堵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研究大流道涌泉根灌灌水器的水力性能及抗堵性能,在微灌产品测试平台上对其进行了水力性能和短周期抗堵测试,并与常规迷宫流道灌水器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涌泉根灌灌水器流态指数为0.517,制造偏差为3.5%,属优等产品;在含沙水条件下,其出水均匀性高于95%;经强制加沙试验验证,涌泉根灌灌水器与常规迷宫流道灌水器相比,具有较强的抗堵塞能力,并且该灌水器流量大,适合旱地经济林灌溉。  相似文献   
88.
重力坝的溢流表孔和冲砂底孔在受到河道宽度限制时,可以将冲砂底孔布置在溢流表孔下方,这种布置其过坝水流运动特性,同时泄流时的泄量,水面线和出口消能特性都会发生变化。本文结合实际工程,通过水工模型试验,对表、底孔单独泄流和同时泄流时的水力特性及其变化进行研究,发现底孔的泄量有所下降,下游冲坑深度有所增加,并且底孔内的水流运动情况也受到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89.
人工降雨作用下黄土边坡的室内模型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自然界中,降雨是诱发黄土滑坡的主要因素,但由于黄土特殊的结构性和力学特性,导致对此问题的研究仍然不够系统和深入。为了对降雨诱发黄土滑坡失稳机理有更深的了解,进行了人工降雨作用下的黄土滑坡的室内模型试验研究。在前两次的降雨中,平均入渗率为86%,之后入渗率由于地表径流的增加而随时间逐渐减少,最后维持在40%左右;在一定的降雨强度下,黄土边坡会先产生坡面侵蚀和水土流失,形成冲蚀沟和泥流运动,然后引发多重滑体的牵引式滑坡;滑动变形区为坡面下0~1.6m之内的浅层土体。降雨入渗使土体的孔隙水压力增大致使有效应力减小以及产生指向坡外的渗透力导致坡体不稳定,这一双重效应为降雨诱发黄土滑坡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90.
为了分析不同导叶安放角对轴流泵在马鞍区工况运行时的影响,探究导叶角度的优化规律,在水泵模型试验台上,对一种新型可调导叶式轴流泵的外特性进行测试,得到不同导叶安放角下H-Q、η-Q、P-Q曲线,分析了导叶安放角对轴流泵马鞍区水力特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相同流量工况下轴流泵的扬程和效率随着导叶安放角由0°向-5°调节而增大,调节导叶安放角,能够有效抑制叶片背面脱流旋涡的扩散,显著改善轴流泵出口的流态,提高动能回收的比例;在马鞍区工况下,扬程最大提升0.15m,为设计扬程的4.69%,效率最大提升1.93%;马鞍区起始点流量向小流量偏移了0.00494m3/s,马鞍区范围减小了6.64%,拓宽了轴流泵稳定运行的区域;导叶安放角在-5°~0°的调整过程中,轴流泵的轴功率没有明显变化;在本次试验条件下,导叶安放角为-5°时马鞍区水力特性改善效果最明显,但仍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