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46篇
  免费   76篇
  国内免费   154篇
林业   75篇
农学   264篇
基础科学   55篇
  149篇
综合类   1833篇
农作物   182篇
水产渔业   61篇
畜牧兽医   1119篇
园艺   135篇
植物保护   703篇
  2024年   33篇
  2023年   95篇
  2022年   117篇
  2021年   141篇
  2020年   109篇
  2019年   160篇
  2018年   80篇
  2017年   115篇
  2016年   156篇
  2015年   168篇
  2014年   316篇
  2013年   201篇
  2012年   193篇
  2011年   277篇
  2010年   253篇
  2009年   284篇
  2008年   240篇
  2007年   237篇
  2006年   207篇
  2005年   157篇
  2004年   115篇
  2003年   91篇
  2002年   101篇
  2001年   107篇
  2000年   85篇
  1999年   56篇
  1998年   72篇
  1997年   56篇
  1996年   66篇
  1995年   55篇
  1994年   49篇
  1993年   44篇
  1992年   43篇
  1991年   43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18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测定1% 嗪草酮SC与20%氰草酯OD混用对水直播稻田杂草的防效及水稻的安全性,旨在为水直播稻田减药控草提供新的产品和技术.结果表明,250、300、350 mL/667 m21% 嗪草酮SC与50 mL/667 m220%氰草酯OD桶混播后8 d喷雾处理对粳稻安全,对稗属杂草、千金子、鳢肠、鸭舌草...  相似文献   
102.
103.
为了研究高效氯氰菊酯对东亚小花蝽雌成虫捕食功能反应的影响,比较分析了LC25、LC50、LC75高效氯氰菊酯胁迫3日龄东亚小花蝽雌成虫后,对大豆蚜捕食量、寻找效应、猎物密度效应、种内分摊竞争效应和功能反应等的影响。研究表明,对照组与LC25、LC50高效氯氰菊酯胁迫的东亚小花蝽成虫受猎物密度效应影响明显,而LC75高效氯氰菊酯胁迫的东亚小花蝽成虫受猎物密度效应影响不明显;在药剂浓度为0 mg/L和140 mg/L时,捕食量达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为12.33和0.83头,寻找效应达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为0.96和0.10;受不同浓度药剂胁迫的东亚小花蝽成虫对大豆蚜的捕食能力和寻找效应均随着药剂浓度的增加而下降;捕食量随大豆蚜虫口密度增加而增多,种内竞争分摊强度随小花蝽数量增加而增强,平均捕食量降低;在LC50高效氯氰菊酯胁迫下,东亚小花蝽成虫捕食作用率方程为E=0.1255P-0.2956,分摊竞争强度方程为I=0.5401logP-0.0033。  相似文献   
104.
为寻找更长效、无害的化学控蘖剂以减轻田间管理劳动强度,以枇杷(Eriobotrya japonica)嫁接成苗为材料,喷施有效成分浓度为0.050%,0.071%和0.125%的节胺,于不同时期取样观察控蘖效果,并尝试探究相关机理。结果表明,节胺减少了叶片单位面积光能的吸收量、抑制了光化学转换,但叶片的热耗散量并无明显变化。进一步测定植株氧化还原状态发现,节胺能够快速促进细胞内超氧阴离子(O2.-)积累并延缓或抑制H2O2的转化,从而诱发氧化胁迫。由此可见,节胺可能通过抑制叶片光化学转换和热耗散来破坏新生萌蘖的光合性能,进而抑制其萌发生长,而成熟叶片则通过提升自身抗氧化系统活性耐受节胺造成的轻度胁迫。在本试验中,各浓度的节胺对控制砧木萌蘖有不同程度的效果,其中浓度为0.125%的节胺控蘖效果相对最佳,且基本不会对砧木和嫁接成苗造成持续伤害,其作为化学控蘖剂有一定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05.
为明确新型杀菌剂唑菌酰羟胺对小麦赤霉病防治适期、防治效果及对籽粒中DON(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毒素的控制效果。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研究了唑菌酰羟胺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效,并采用液相色谱-质谱法检测不同处理小麦籽粒中DON毒素的含量。试验结果表明,喷雾1次,20%唑菌酰羟胺悬浮剂防治小麦赤霉病最佳施药时间是小麦扬花30%~50%时,此时施药对小麦籽粒中DON毒素控制效果达97.48%。20%唑菌酰羟胺悬浮剂作为防治小麦赤霉病的理想药剂将具有良好的应用和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106.
为明确东北稻区稻稗Echinochloa oryzoides HJHL-715种群对五磺草胺的抗性水平及抗性机制,采用整株生物测定法测定稻稗种群对五磺草胺的敏感性,明确抗性种群的交互抗性和多抗性情况,研究3种细胞色素P450抑制剂对其敏感性的影响;并应用分子生物学方法进行稻稗的乙酰乳酸合酶(acetolactate synthase,ALS)离体活性测定、ALS基因序列分析及其表达量测定。结果表明:在东北稻区,五磺草胺对稻稗HJHL-715种群鲜重的抑制中剂量GR50为62.53 g/hm^2;稻稗HJHL-715的ALS基因序列中未发现氨基酸突变,其ALS离体活性与敏感种群的ALS离体活性无显著性差异,ALS基因表达量显著低于敏感种群。1-氨基苯并三唑(1-aminobenzotriazole,ABT)、胡椒基丁醚(piperomyl butoxide,PBO)、马拉硫磷3种P450抑制剂显著提高了稻稗HJHL-715种群对五磺草胺的敏感性,使其对五磺草胺的GR50由原来的62.53 g/hm^2分别下降到5.78、5.02、3.53 g/hm^2。表明东北稻区已经出现了对五磺草胺具有高水平抗性的稻稗种群,稻稗HJHL-715种群对五磺草胺的抗性很可能是由细胞色素P450介导的代谢增强所致。  相似文献   
107.
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是经济作物和粮食作物主要害虫之一。为有效防治棉铃虫,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简称新疆)大面积种植Bt棉,同时采用化学药剂进行防治,但是化学药剂的大量长期使用势必使棉铃虫产生抗性。武万峰等(2010)研究结果显示新疆棉铃虫种群已对三氯氰菊酯和甲维盐表现低水平抗性。为全面掌握新疆棉铃虫种群对这2种药剂及对氯虫苯甲酰胺新型化学药剂的抗性水平,本研究于2015-2018年自新疆阿克苏、博乐和哈密市等5个市采集棉铃虫,监测该害虫对这3种化学药剂的抗性,以期为Bt棉有效利用和化学药剂的合理施用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8.
为明确广东省水稻田杂草稗Echinochloa crus-galli对五磺草胺的抗性现状及其可能的抗性机理,采用整株剂量反应法测定不同地区稗种群对五磺草胺的抗性水平,对不同稗种群的乙酰乳酸合成酶(acetolactate synthase,ALS)基因片段进行扩增测序,分析细胞色素P450酶(cytochrome P450 monooxygenase,P450)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glutathione-S-transferase,GST)抑制剂胡椒基丁醚(piperonylbutoxide,PBO)和4-氯-7-硝基-2,1,3-苯并氧杂噁二唑(4-chloro-7-nitro-1,2,3-benzoxadiazole,NBD-Cl)对不同稗种群抗性水平的影响,并对替代药剂进行筛选。结果显示,广东省水稻田多数稗种群对五磺草胺仍表现敏感,但采自湛江市的1个种群BC-7对五磺草胺产生了抗性,抗性倍数达6.5倍。与敏感种群BC-2相比,BC-7种群并未发生已报道的ALS靶标抗性相关突变。PBO和NBD-Cl均可显著提高BC-7种群对五磺草胺的敏感性,其干重抑制中量GR50由31.1 g/hm2分别降为11.0 g/hm2和24.7 g/hm2。BC-7种群对氰草酯和噁唑酰草胺仍较敏感,但对二氯喹啉酸和双草醚产生了抗性。表明P450和GST介导的代谢抗性是稗BC-7种群产生抗性的重要原因,氰草酯和噁唑酰草胺适用于治理该抗性种群。  相似文献   
109.
为评价铃脲在韭菜中使用的安全性,开展铃脲在韭菜中的残留量及残留降解研究。进行1年4地田间试验。消解动态试验按铃脲11250 g/ha(562.5 g a.i/ha,推荐最高剂量的1.5倍)施药;最终残留试验按铃脲11250 g/ha(562.5 g a.i/ha,推荐最高剂量的1.5倍)和7500 g/ha(375 g a.i/ha,推荐最高剂量)施药,施药1~2次,施药间隔7d,1次施药按照药后间隔10、14、21d采集韭菜样品;2次施药按照末次药后间隔7、10、14d采集韭菜样品。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对铃脲进行定量分析。田间消解动态试验表明:铃脲在韭菜中消解较快,在山东保护地和安徽露地半衰期分别为7.7和11.5d。膳食风险评估结果表明,铃脲在韭菜中的残留风险处于安全水平。建议使用5%铃脲乳油防治韭蛆,用药量7500~11250 g/ha,韭菜收割后2~3d,根部喷淋,最多施药2次,施药间隔7d,安全间隔期为14 d。  相似文献   
110.
隋开斌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0):6131-6132
[目的]为了解决奶牛的繁殖障碍,特别是高产奶牛产后不发情或屡配不孕的问题。[方法]介绍以牛欢孕酮阴道海绵栓为核心组合的“二次发情配种法”,综述孕酮在提高奶牛受孕率上的研究与应用进展。[结果]结果表明:奶牛第一情期受胎率达到65%左右,其余牛经1个情期后自然发情配种,2次总发情率95%,受胎率90%,效果明显。[结论]该技术值得推广,解决了奶牛的繁殖障碍问题,促进了奶牛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