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6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21篇
林业   11篇
农学   118篇
基础科学   7篇
  44篇
综合类   534篇
农作物   30篇
水产渔业   5篇
畜牧兽医   44篇
园艺   51篇
植物保护   187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68篇
  2013年   52篇
  2012年   76篇
  2011年   110篇
  2010年   98篇
  2009年   143篇
  2008年   75篇
  2007年   90篇
  2006年   56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6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71.
毒死蜱和丁硫克百威对香蕉根际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大田试验中研究了毒死蜱和丁硫克百威两种农药对香蕉园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毒死蜱和丁硫克百威在施入土壤初期对4种土壤酶活性有明显影响。毒死蜱和丁硫克百威两种农药都对脲酶和淀粉酶活性有抑制作用;对磷酸酶活性表现为先抑制后激活。毒死蜱对过氧化氢酶活性有激活作用,而丁硫克百威对过氧化氢酶活性作用表现为抑制-激活-抑制的趋势。施用毒死蜱后,4种土壤酶活性都可在1~2周内恢复到对照水平;施用丁硫克百威后,土壤脲酶、磷酸酶和淀粉酶活性都在1~2周内恢复到对照水平,而过氧化氢酶活性需要4周才能恢复。毒死蜱和丁硫克百威对4种酶活性的影响在短时间内恢复,说明这两种农药对土壤酶活性不会造成严重危害。  相似文献   
972.
壳聚糖对毒死蜱胁迫下菠菜生理生化指标的缓解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菠菜(Spinacia oleracea L.)为材料,在露地栽培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浓度壳聚糖(0、50、100、200 mg·L-1)对毒死蜱胁迫下菠菜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氧酶(CAT)、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O-2产生速率、过氧化氢(H2O2)、丙二醛(MDA)、脯氨酸、可溶性糖积累的缓解作用.结果表明,壳聚糖对毒死蜱胁迫下菠菜抗氧化酶活性及相关生理指标起到了缓解作用,其中低浓度壳聚糖(50、100mg·L-1)的缓解作用更为明显.喷施低浓度壳聚糖后,能提高菠菜的SOD活性,降低O-2·产生速率以及MDA、脯氨酸和H2O2的积累,从而缓解毒死蜱对菠菜的胁迫作用.与毒死蜱胁迫相比,壳聚糖能将毒死蜱胁迫下的抗氧化酶活性及相关生理指标较早的恢复到对照水平,主要体现在SOD活性以及MDA、可溶性糖、脯氨酸和H2O2积累的变化上.就壳聚糖的缓解作用而言,壳聚精对菠菜SOD活性、O-2·产生速率以及MDA、脯氨酸和H2O2积累的缓解作用较大,而对POD、CAT、APX活性和可溶性糖积累的缓解作用较小.  相似文献   
973.
8%毒死蜱·杀螟单颗粒剂对甘蔗螟虫防治效果试验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以5%特丁硫磷颗粒剂为对照,进行8%毒死蜱·杀螟单颗粒剂对甘蔗螟虫田间防治效果试验.结果显示,在甘蔗松蔸时施用8%毒死蜱·杀螟单颗粒剂2.0-3.0kg ai·ha-1,药后60、90d对甘蔗螟虫的防治效果均超过75%,与对照药剂5%特丁硫磷颗粒剂3.0kg ai·ha-1处理的防效相当,差异不显著.因此,生产中建议结合新植蔗播种、宿根蔗松蔸时使用8%毒死蜱·杀螟单颗粒剂防治甘蔗螟虫,推荐使用剂量为2.0-3.0kg ai·ha-1.  相似文献   
974.
王龙根  成强  陈红燕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1):17545-17546,17548
采用石油醚提取,以液液分配净化的方法对水样进行前处理,应用带TSD检测器和CP—SIL19弹性石英毛细管的气相色谱仪对水样中阿特拉津和毒死蜱同时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该方法回收率分别为:阿特拉津98.7%~100.5%,毒死蜱99.2%~102.4%,方法的变异系数小于4%,方法检出限分别为:阿特拉津0.000.5mg/L,毒死蜱0.0002mg/L。说明该方法具有分离效果好、准确度好、灵敏度高、选择性强、操作简单的优点。  相似文献   
975.
[目的]研究毒死蜱在花生田环境中的残留消解情况。[方法]样品采用有机溶剂振荡提取、弗罗里硅土柱层析净化、GC-ECD测定。[结果]毒死蜱在花生植株、花生仁、花生壳和土壤中的平均回收率为80.83%~96.09%,标准偏差2.68%~6.07%,变异系数3.05%~6.90%;毒死蜱的最小检出量为2.0×10-12g,在花生植株、花生仁、花生壳和土壤中的最低检测浓度分别为0.006、0.006、0.006和0.003mg/kg。在安徽、广东的试验结果表明,毒死蜱在花生植株、土壤中的降解半衰期分别为2.64~4.63、6.59~7.15d;15%毒死蜱颗粒剂以5400aig/hm2(1.5倍推荐高剂量)、3600aig/hm2(推荐高剂量)施药剂量,施药1次,采收间隔期为15、21、28d,花生仁、壳、植株中毒死蜱的最终残留量最高分别为0.02、0.82、0.43mg/kg。[结论]15%毒死蜱颗粒剂用于防治花生地下害虫,施药剂量不超过3600aig/hm2(推荐高剂量),施药1次,安全间隔期为28d。  相似文献   
976.
甲维盐与毒死蜱复配对水稻稻纵卷叶螟防治效果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应用甲氨基阿维菌索苯甲酸盐与毒死蜱复配制剂对水稻稻纵卷叶螟(Cnaphalocrocis medinalis Guenee)进行了室内毒力测定,并在此基础上,应用2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毒死蜱水乳剂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与毒死蜱以1:39比例复配时的共毒系数最高,达179.02,表现为增效;田间试验结果表明.2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毒死蜱水乳剂有效成分用量为150、225、300g/hm2时,药后对水稻稻纵卷叶螟的防效依次为68.50%、77.41%、85.03%,防治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977.
用HPLC定量分析阿维菌素和毒死蜱混配的农药,色谱条件:250mm×4.6mm,5μm粒径的VP-ODS不锈钢柱;流动相:乙腈∶水∶冰乙酸=85∶15∶0.4(V/V);流速:1.0mL/min;可变紫外检测器:波长245nm。本方法阿维菌素在1~16μg进样范围内和峰面积呈线性,毒死蜱在5~80μg进样范围内和峰面积呈线性。阿维菌素和毒死蜱的相关系数值(R)分别为为0.9999、0.9953。阿维菌素分析的回收率99.84%~101.0%,变异系数〈2%。毒死蜱分析的回收率在98.68%~100.22%,变异系数〈2%。  相似文献   
978.
过氧化氢-鲁米诺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测定甲基毒死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丽  曾启华  刘焱  金茜  赵锟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1):15598-15599
[目的]建立测定甲基毒死蜱的新方法。[方法]在NaOH介质中,过氧化氢氧化鲁米诺产生化学发光,甲基毒死蜱对该发光反应有增强作用且发光强度-与甲基毒死蜱的浓度有较好的线性关系,基于此性质,用过氧化氢-鲁米诺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测定甲基毒死蜱。[结果]在该试验确定的优化条件下,测定甲基毒死蜱的线性范围为3×10^-7~3×10^-5g/ml,检出限为3.8×10^-6g/ml,对浓度1×10^-6g/ml的甲基毒死蜱进行11次平行测定,其RSD为2.83%。[结论]研究了体系的化学发光光谱及紫外可见光谱特性,提出了发光反应可能的机理。将该法用于合成样品中甲基毒死蜱的测定,获得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979.
98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