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1476篇 |
免费 | 971篇 |
国内免费 | 2106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4102篇 |
农学 | 2343篇 |
基础科学 | 4291篇 |
2834篇 | |
综合类 | 22558篇 |
农作物 | 1529篇 |
水产渔业 | 1569篇 |
畜牧兽医 | 11565篇 |
园艺 | 2449篇 |
植物保护 | 131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44篇 |
2023年 | 1068篇 |
2022年 | 1424篇 |
2021年 | 1570篇 |
2020年 | 1335篇 |
2019年 | 1485篇 |
2018年 | 742篇 |
2017年 | 1305篇 |
2016年 | 1615篇 |
2015年 | 1759篇 |
2014年 | 2576篇 |
2013年 | 2337篇 |
2012年 | 3066篇 |
2011年 | 2980篇 |
2010年 | 2676篇 |
2009年 | 3026篇 |
2008年 | 2921篇 |
2007年 | 2417篇 |
2006年 | 2177篇 |
2005年 | 2219篇 |
2004年 | 2192篇 |
2003年 | 2111篇 |
2002年 | 1608篇 |
2001年 | 1546篇 |
2000年 | 1032篇 |
1999年 | 707篇 |
1998年 | 773篇 |
1997年 | 690篇 |
1996年 | 662篇 |
1995年 | 617篇 |
1994年 | 526篇 |
1993年 | 388篇 |
1992年 | 452篇 |
1991年 | 551篇 |
1990年 | 490篇 |
1989年 | 552篇 |
1988年 | 124篇 |
1987年 | 81篇 |
1986年 | 76篇 |
1985年 | 59篇 |
1984年 | 27篇 |
1983年 | 21篇 |
1982年 | 30篇 |
1981年 | 28篇 |
1980年 | 20篇 |
1979年 | 19篇 |
1977年 | 11篇 |
1958年 | 10篇 |
1957年 | 21篇 |
1953年 | 15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B29菌株是从黄瓜根围土壤中分离到的一株能拮抗多种病原真菌的枯草芽孢杆菌菌株,前期研究已发现芽孢杆菌发酵培养可产生具有抗菌活性的脂肽类抗生素。为优化发酵工艺条件以有效促进脂肽类抗生素的产生和累积,利用Box-Burman试验设计影响脂肽类物质3个主要因素:搅拌速度、pH值和温度。通过响应面分析法确定主要因子之间的交互作用及最佳条件。结果表明在搅拌348 r·min-1、pH 6.9、温度33℃的条件下,脂肽类抗生素理论产量可达763μg·ml-1,有效促进抗菌物质的产生和累积,为进一步扩大产品中试及工业化生产提供数据支撑,也为植物病害生物防治提供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107.
108.
【目的】从7种草珊瑚内生真菌中筛选出具有广谱抑菌活性的菌株。【方法】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和最低抑制浓度法对7种草珊瑚内生真菌的发酵产物进行抑菌活性测定。【结果】7株草珊瑚内生真菌中,J-10较其余菌株不同溶剂萃取层对供试致病菌株表现出广谱的抑菌活性,其甲醇和乙酸乙酯萃取物在质量浓度为2 mg·mL-1时对罗汉果根腐病菌和甘蔗凤梨病菌抑菌率介于84.84%~88.51%。J-10为拟可可毛球二孢菌,其发酵产物的乙酸乙酯萃取物抑菌活性最为显著,对7种病原真菌的EC50值介于0.199 5~1.172 2 mg·mL-1,其中对玉米大斑病菌的毒力最强,对罗汉果根腐病菌的毒力最弱;J-10菌丝体甲醇提取物对7种病原真菌的EC50值介于0.125 5~9.468 7mg·mL-1,对茶轮斑病菌的毒力最强,对罗汉果根腐病菌的毒力最弱。同时,其乙酸乙酯萃取物对普通变形杆菌、伤寒沙门氏菌、罗汉果青枯菌、大肠杆菌、溶壁微球菌、蜡样芽孢杆菌、巨大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炭疽杆菌、藤黄微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11种致病细菌的... 相似文献
109.
以苹果酒为研究对象,通过单因素及响应面试验设计,研究不同澄清剂(皂土、明胶、PVPP和蛋清粉)、澄清温度和澄清时间对苹果酒澄清效果的影响,测定苹果酒澄清处理前后的酒精度、总酸、总糖、透光率及感官评分,并对苹果酒澄清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皂土对苹果酒澄清效果最佳,感官评分最高。最佳澄清条件为:皂土添加量1.02g/L、澄清温度9.6℃、澄清时间42.2h,在此条件下,苹果酒透光率为99.7%,跟未经澄清处理的苹果酒相比,透光率提高了24.9%,且澄清处理后的苹果酒跟原酒相比,总糖、总酸及酒精度基本不变。 相似文献
110.
为确证二氢杨梅素联合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的作用,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二氢杨梅素与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对MRSA的最小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inimum Bactericidal Concentration,MBC),应用棋盘试验确定二氢杨梅素与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对MRSA的体外协同抗菌作用,并计算其分级抑菌浓度指数(Fraction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Index,FICI),并以棋盘法测试结果为依据,选择具有协同作用的组合进一步验证二氢杨梅素与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联合的动态杀菌作用。结果显示:二氢杨梅素对ATCC 33591的MIC为64μg/mL,与盐酸头孢噻呋联用对ATCC33591均具有协同增效作用,FICI为0.5;64μg/mL的二氢杨梅素可达到杀菌作用,32μg/mL的二氢杨梅素可使盐酸头孢噻呋对ATCC 33591的MBC由256...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