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0篇
林业   11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6篇
综合类   24篇
畜牧兽医   6篇
园艺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21.
曾子杀猪     
曾子,又叫曾参,春秋时期鲁国人,是孔子的弟子。曾子深受孔子的教导,不但学问高,而且为人非常诚实,从不欺骗别人,甚至对自己的孩子也是说到做到。  相似文献   
22.
<小雅>中的<楚茨>、<信南山>、<甫田>、<大田>;<周颂>中<思文>、<臣工>、<噫嘻>、<丰年>、<载芟>、<良耜>等都是农事祭祀诗.这些诗歌的功用不是歌唱抒情,而是远古祭祀仪式的遗存,在西周、春秋时期用文字保留了下来,体现出的是中华民族农耕文明的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23.
夏商时期的农业区开发 夏王朝的势力范围大致是话起今河南西部、山西南部,东至今河南、河北、山东三省交界的这样一个范围。商王朝的势力范围在今山西西南、河南、洵北南部、山东、安徽西北、湖北北部这一带。大体上是在黄河中下游和长江中游以北地区,因此我们也只能在这个范围内来谈夏商的农业区开发。  相似文献   
24.
简论春秋时期的农业结构及农业工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春秋时期,周王朝已失去对全国的控制力,各诸侯国随着经济的发展,国力逐渐强盛,形成具有明显地方特色的列国文化,农业生产力也有明显的提高,是我国农业史上的一个关键时期。本文主要论述春秋时期的农牧业及农业工具的重要成就。一.春秋时期的农牧业商周时期,虽然人口较少,很多土  相似文献   
25.
浅述西藏獚     
正一、獚犬的渊源獚,出现于我国古典文献《广韵》中。宋代陈彭年《重修广韵》卷三中言":犬,狗有悬蹄曰犬。《广雅》云:‘殷虞、晋獒、楚獚、韩獚、宋犭足,并良犬名。’"这则文献表明,在我国春秋战国时期,有五种名犬,它们分别是殷(河南安阳)地的"虞",晋(春秋时期有山西大部分与河北西南部、河南北部及陕西)地的"獒",楚(春秋时期为今陕西东南部、河南南部、安徽西部、湖北大部,南到洞庭、鄱阳一带,战国时期绵延至及今山东南部,  相似文献   
26.
《种业导刊》2013,(12):33-33
春秋时期,楚王请了很多臣子们来喝酒吃饭,席间歌舞曼妙,美酒佳肴,烛光摇曳。楚王还命令两位他最宠爱的美人许姬和麦姬轮流向各位敬酒。忽然一阵狂风刮来,烛,漆黑一片,吹灭了所有的蜡席上一位官员乘机揩油,摸了许姬的玉手。  相似文献   
27.
28.
森林是自然园素的综合体。森林中的许多动植物都可供人类食用。原始人依靠森林中的植物果实和动物为生。在人类社会形成以后,我们祖先的主要食物仍与大森林密不可分。“加豆之实,荀菹鱼醌”、“其赖作何,惟荀及蒲”,这两句春秋时期民歌的意思讲:我们有什么东西可呢呢?  相似文献   
29.
张佩霞 《花卉》2017,(13):41-42
端午节,又称为“端阳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最初为古代百越地区(长江中下游及以南一带)崇拜龙图腾的部族举行图腾祭祀的节日,并以龙舟竞渡形式举行,后因战国时期楚国爱国诗人屈原在此日抱石跳汨罗江自尽,国家又将端午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端午节作为我国民间传统文化节日,自古以来便有赛龙舟及吃粽子的习俗.粽子古称“角黍”、“筒粽”,早在春秋时期,用菰叶(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称“筒粽”.明宋代时期吃粽子已经很普遍,粽子的包裹也从菰叶变为箬叶,后来又出现用芦苇叶等其它叶子包粽子.粽叶是粽子制作过程不可缺少的材料之一,由于地域差异、植被不同,包粽子的叶子也是各具地方特色,除了北方常用的芦苇叶,南方常用的箬叶,还有麻竹叶、竹笋皮、竹筒、荷叶、芭蕉叶、月桃叶、柊叶、槲树叶、玉米叶等,种类繁多.下面介绍几种粽叶:  相似文献   
30.
正从穴居到半穴居,再到地面居住,建筑也开始由覆盖在地面向空中伸长。最原始的建筑相当于一个盖子,覆盖在穴居的地口,还不完全具备建筑的形式。立于地面,有了台基、墙体,向空中发展的房屋才属于建筑。殷商在河南中部、北部地区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