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264篇 |
免费 | 47篇 |
国内免费 | 181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176篇 |
农学 | 114篇 |
基础科学 | 731篇 |
131篇 | |
综合类 | 1402篇 |
农作物 | 117篇 |
水产渔业 | 94篇 |
畜牧兽医 | 470篇 |
园艺 | 105篇 |
植物保护 | 15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8篇 |
2023年 | 48篇 |
2022年 | 71篇 |
2021年 | 99篇 |
2020年 | 101篇 |
2019年 | 84篇 |
2018年 | 43篇 |
2017年 | 83篇 |
2016年 | 108篇 |
2015年 | 138篇 |
2014年 | 184篇 |
2013年 | 184篇 |
2012年 | 203篇 |
2011年 | 208篇 |
2010年 | 185篇 |
2009年 | 169篇 |
2008年 | 159篇 |
2007年 | 144篇 |
2006年 | 144篇 |
2005年 | 111篇 |
2004年 | 115篇 |
2003年 | 107篇 |
2002年 | 95篇 |
2001年 | 84篇 |
2000年 | 83篇 |
1999年 | 58篇 |
1998年 | 51篇 |
1997年 | 48篇 |
1996年 | 45篇 |
1995年 | 50篇 |
1994年 | 41篇 |
1993年 | 40篇 |
1992年 | 43篇 |
1991年 | 44篇 |
1990年 | 28篇 |
1989年 | 35篇 |
1988年 | 12篇 |
1987年 | 3篇 |
1986年 | 6篇 |
1985年 | 2篇 |
1983年 | 3篇 |
1981年 | 3篇 |
1980年 | 3篇 |
1978年 | 1篇 |
1974年 | 1篇 |
1973年 | 1篇 |
1965年 | 1篇 |
1964年 | 1篇 |
1957年 | 2篇 |
1953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4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用4μg/mL 4′,6-二脒基-2-苯基吲哚(DAPI)对细胞核染色,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成像技术观察粗腿羊肚菌(Morchella crassipes)子囊孢子的萌发过程。新鲜的粗腿羊肚菌子囊孢子呈椭圆状,大小13.0~15.3μm×21.5~24.0μm,成熟子囊孢子的细胞核数量为18~32个;CYM液体培养基,23℃培养6h后子囊孢子体积逐渐膨大至初始体积的1.7~2.9倍,泡囊化现象明显;6~12h开始形成芽管,泡囊逐渐消失,出芽点在椭圆形细胞的一端形成或两端先后形成,数量不等的细胞核由子囊孢子内迁至芽管中,形成多核丝状;芽管生长至20~30μm后,在出芽点与孢子连接处形成隔膜,12~24h后,随着芽管的持续生长,形成新的隔膜和菌丝细胞,菌丝细胞多核;芽管及初生菌丝直径6~8μm,约为子囊孢子直径的1/3;24h内没有观察到初生菌丝之间发生细胞融合现象。 相似文献
112.
113.
114.
115.
葡萄是蔓性植物,是山区林农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在栽培管理中一定要因地制宜选好地点,选择良种,按照科学技术管理好葡萄园,才能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6.
对健康监测技术在沉管隧道上的应用进行了探索性研究,并以建设中的广州洲头咀隧道为研究对象,利用有限元软件对其横向和纵向力学性态进行了分析,建立了沉管隧道工程的健康监测模型,对监测中传感器的布置方案也进行了探索,可为此类工程项目的设计和安全使用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17.
该文针对目前扇贝捕捞网具捕捞效率低及耗能大等问题,通过对獐子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3 a龄虾夷扇贝(Patinopecten yessoensis)底播养殖海域海底状况与网具捕捞效果的调研,提出了虾夷扇贝捕捞网具的改进措施,并在辽长渔养15021号扇贝采捕船上进行了2个阶段海上生产对比试验,得出以下结论:第一阶段在原生产网具的基础上,安装扭簧式弹性拨贝齿及增大网目等措施,在拖网航速为4kn时,改造后网具单网平均捕捞量较生产网具提高了36.5%,扇贝破损量降低了49.4%,泥沙量降低了21.9%,单位捕捞耗油量降低了27.8%。第二阶段改造网具在第一阶段的基础上,增大网口扫海面积,并且将网身改为"宽口窄尾"结构,添加一道网口链及辅网衣,并加装主网拐雪橇板、拐前拨贝齿及网底托架小车,在拖网航速为4kn时,单网捕捞量较第一阶段改造网具提高了102%,扇贝碎贝量降低了161%,泥沙量降低了209%,单位捕捞耗油量降低了24.6%;而较原生产网具单网平均捕捞量提高了200%,扇贝破损量降低了236%,泥沙量降低了296%,单位捕捞耗油量降低了45.6%。由此说明新型虾夷扇贝捕捞网具具有高效、节能和低生态等特点,推广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18.
119.
采用生物化学方法研究不同剂量吡虫啉对禾谷缢管蚜酯酶活性和酶动力学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吡虫啉处理禾谷缢管蚜后,可极显著诱导禾谷缢管蚜蛋白含量增加和酯酶活力增强,且不同处理组间蛋白含量差异显著,但不同剂量吡虫啉处理并未对禾谷缢管蚜酯酶动力学参数产生明显影响.不同浓度吡虫啉处理禾谷缢管蚜后,并未改变其酯酶的性质,但酯酶的表达量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120.
寄主植物对不同基因型麦长管蚜解毒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阐明麦长管蚜[Sitobion avenae(Fabricius)]取食不同寄主植物时体内解毒酶活性的变化,并探索寄主适应性的生理生化基础,以8种基因型麦长管蚜为研究对象,测定其1代或连续3代取食小麦、大麦、燕麦和黑麦草后,体内3种解毒酶[乙酰胆碱酯酶(AChE)、羧酸酯酶(CarE)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的活性。结果表明,麦长管蚜在4种麦类植物上饲养1代后,大麦对AChE和GST的诱导效果最显著,燕麦对CarE的诱导效果最显著。4种植物相比,大麦对麦长管蚜基因型1、2、3和8的AChE,基因型2、4、5、6和8的CarE,以及基因型1、3、5和6的GST的诱导效果较为显著。比较各寄主植物上第1代和第3代蚜虫的酶活性,发现4种寄主均对第1代蚜虫的CarE活性具有明显诱导效果;大麦对第1代蚜虫GST活性的诱导效果显著,但小麦、燕麦和黑麦草均对第3代蚜虫GST的诱导效果显著。因此,不同寄主植物对麦长管蚜体内3种解毒酶的诱导作用存在显著差异,且这种诱导作用与蚜虫的遗传背景、繁衍世代数及二者的交互作用均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