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3篇
农学   51篇
基础科学   12篇
  21篇
综合类   257篇
农作物   18篇
畜牧兽医   7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1年   1篇
  196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玉米穗粒期管理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拔节到抽雄称玉米的穗期,一般要经历25~30d。从抽雄到成熟称玉米的花粒期,大约经历50d左右。根据玉米生育特点,该阶段是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而秋玉米的需肥具有前期少、后期多的特性。因此,田间管理上重点要抓好穗肥、粒肥施用和玉米螟防治等关键技术措施,促进子粒灌浆结实,提高品质和产量。 1穗肥管理玉米全生育期追肥大致分为2次,第1次在拔节期,追肥应占总追肥量的30%~40%,667m^2用量约15kg,第2次在大喇叭口期,占施肥总量的60%~70%,用量约20kg左右,追肥以氮肥为主。以深施效果最好,可有效提高肥料的利用率并有利于根系吸收,起到增产作用。施肥深度应掌握在9~10cm,拔节期浅一些,行侧距植株5~8cm,穗期适当深些,行侧距植株15~20cm。在重施穗肥的情况下,于抽雄期补施5~6kg尿素作为粒肥,保证玉米后期不脱肥、不早衰,实现穗大、粒多、粒重、品质好,同时叶面喷施百施利等有机液肥,促进灌浆结实,增粒增重。  相似文献   
42.
程树萍 《小麦研究》2005,26(1):10-12
对植物动力2003(PP2003)在冬小麦上的喷施研究表明:冬小麦喷施后,可减少不孕小穗、增加有效小穗、提高千粒重和产量。在三叶期喷施还可增加次生根、增加分蘖数及叶片总数。小麦生育前期喷施PP2003可以达到最佳效益。在其生育期内如果只喷一次,拔节期为最佳期;如果喷2次,三叶期和拔节期各喷1次为最佳组合;如果喷3次,三叶期、拔节期和抽穗期各喷1次为最佳组合。最佳喷施浓度为750倍,最佳使用量为每公顷300ml。  相似文献   
43.
干旱是导致作物减产的主要逆境因素,植物在遭受水分胁迫时,诱导与此相关的一些基因表达.利用抑制差减杂交技术(SSH)建立小麦拔节期水分胁迫的基因表达的cDNA文库,获得2 046条EST序列,DNAStar聚类分析后得到961个重叠群(Contig),经BLASTx同源比较和功能查寻,得到268个Uni-gene,分属1...  相似文献   
44.
小麦全蚀病是河南省植物检疫性病害之一,其病不仅危害重、蔓延速度快,而且控制难度大。小麦受害后分蘖减少,成穗率降低,千粒重下降。一般发病地块减产10%~20%,重者减产50%以上,甚至绝收。小麦从零星发病到成片死亡,通常仅需3年时间,是小麦上一种毁灭性病害。  相似文献   
45.
1.分蘖末期过渡时期的调控分蘖末期植株的生长主要由根、叶、茎数的分化形成期,转为叶的伸长、伸长茎节的分化伸长期。此时调控的基本依据是总茎数达到成穗数并且即将进入拔节期,调节的目标是植株体内逐渐变化达到新的生长阶段所要求的内部环境。表现为:分蘖继续发生,叶色没有大的波动,  相似文献   
46.
选择不同追肥量和追肥时期,研究了氮肥运筹对优质小麦旗叶展开后NR活性和光合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旗叶全展后,2个品种NR活性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开花期达到高峰,以后逐渐下降;拔节期施肥的NR活性显著高于开花期施肥处理,且开花期施肥的NR活性在开花以后下降缓慢;拔节期施肥可明显促进开花期的光合速率。泰山2l号拔节期施中肥和高肥,可保持整个生育期的光合速率处于较高水平,而泰山22号中肥量处理(9z1,9z2)的光合速率则处于较高水平。Yg1、Yz1、9z1、922处理不仅NR活性高,而且光合速率高且平稳。  相似文献   
47.
拔节期追施氮肥对小麦根、叶衰老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拔节期追施氮肥可明显影响小麦根系、叶片的衰老进程,推迟衰老高峰的出现。与对照相比,追施氮肥处理在生育期的中、后期,叶片具有较高的叶绿素含量、SOD、硝酸还原酶活性。旗叶中的丙二醛含量的高峰时间向后推迟8~10d;与对照相比,施肥处理旗叶中具有较低的脱落酸含量和较高的玉米素含量;根系具有较高的根系活力和较低的过氧化物酶活性。叶片和根系衰老的延缓,使得小麦植株在中、后期,特别是后期具有较高的整体生理活性,穗粒重、千粒重、亩产量、籽粒蛋白质含量都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48.
玉米苗期田间管理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玉米要高产,需有群体优势,以截取最大光合产物,增大群体生物产量,从而提高其经济指数。玉米从出苗到拔节这一阶段为苗期,此期主要特点是:根系发育较快,至拔节期已基本形成强大根系,叶、茎节已分化完成,但地上部分生长缓慢,根系生长迅速。玉米幼苗对环境条件反应敏感,管理不及时  相似文献   
49.
玉米拔节期冠层叶绿素含量多光谱图像检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了探索大田玉米冠层叶片叶绿素指标的快速检测方法。采用自主研发的2-CCD多光谱图像成像系统采集了大田玉米拔节期冠层图像,并同步获取了样本叶绿素含量指标SPAD值。对多光谱图像进行了平滑滤波,并基于HSI颜色空间实现了冠层图像的分割。提取了玉米冠层可见光(blue(B),green(G),red(R);400~700 nm)和近红外(near-infrared,NIR,760~1 000 nm)4个波段平均灰度值并计算了平均灰度值计算比值植被指数(RVI,ratio vegetation index)、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修改型二次土壤调节植被指数(MSAVI2,modified soil-adjusted vegetation index)等8种常见植被指数作为图像检测参数。分析了这12个检测参数与叶绿素指标之间的相关性,讨论了图像检测参数的多种组合,建立了叶绿素指标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MLRA,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 analysis)模型。研究结果表明:R、G、B波段的平均灰度值与叶绿素指标成较高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73,-0.71和-0.71,植被指数中相关性较好的是NDVI、MSAVI2和RVI,相关系数分别为0.83、0.81和-0.81。基于这6个参数组合建立的叶绿素指标估算模型拟合度最好,其建模集决定系数为0.79,验证集决定系数为0.71,研究结果为无损检测玉米拔节期叶绿素含量提供了支持。  相似文献   
50.
1988-1989年在贵阳对龙溪35号、陇春10号、晋2148、黑83-245、辽春6号、粤麦6号等6个强春性、人性小麦品种进行了夏秋种植试验。结果表明:强春性品种龙溪35号、陇春10号能正常生长发育,抽穗结实经济性状良好,全生育期90-100天,表现出、二短二长”的生育特征,在较高温影响下,出菌-生理拔节期天数明显缩短,是形成夏秋麦生育期短的主要原因期他生育各阶段与温、光、水、热条件同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