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890篇 |
免费 | 223篇 |
国内免费 | 141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197篇 |
农学 | 71篇 |
基础科学 | 480篇 |
537篇 | |
综合类 | 1184篇 |
农作物 | 66篇 |
水产渔业 | 266篇 |
畜牧兽医 | 321篇 |
园艺 | 85篇 |
植物保护 | 47篇 |
出版年
2025年 | 2篇 |
2024年 | 51篇 |
2023年 | 70篇 |
2022年 | 105篇 |
2021年 | 107篇 |
2020年 | 90篇 |
2019年 | 119篇 |
2018年 | 55篇 |
2017年 | 87篇 |
2016年 | 104篇 |
2015年 | 109篇 |
2014年 | 160篇 |
2013年 | 180篇 |
2012年 | 208篇 |
2011年 | 217篇 |
2010年 | 177篇 |
2009年 | 148篇 |
2008年 | 148篇 |
2007年 | 150篇 |
2006年 | 141篇 |
2005年 | 96篇 |
2004年 | 99篇 |
2003年 | 98篇 |
2002年 | 85篇 |
2001年 | 73篇 |
2000年 | 49篇 |
1999年 | 38篇 |
1998年 | 35篇 |
1997年 | 33篇 |
1996年 | 35篇 |
1995年 | 28篇 |
1994年 | 24篇 |
1993年 | 18篇 |
1992年 | 25篇 |
1991年 | 21篇 |
1990年 | 17篇 |
1989年 | 22篇 |
1988年 | 7篇 |
1987年 | 4篇 |
1986年 | 1篇 |
1985年 | 2篇 |
1984年 | 1篇 |
1983年 | 2篇 |
1981年 | 2篇 |
1980年 | 1篇 |
1978年 | 2篇 |
1974年 | 1篇 |
1957年 | 5篇 |
1955年 | 1篇 |
1953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2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提出了目前的透视图不能作效果图的新论点,并从理论上进行了证明。同时也列出了改造目前透视图的几种方法,通过比较,确立了在透视图上增加带有标尺的图框线和指引线为最好形式。改造后的透视图不但可作效果图,而且也有反求功能。同时也使透视图的形式与其它工程图样相统一。 相似文献
82.
研究了杭州湾南岸慈溪滩涂贝类养殖区的微生物在水平、垂直及季节变化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3个采样区的异养细菌的数量变动在1.62×103~6.62×105cfu.g-1之间,平均值为4.28×104cfu.g-1,细菌数量在春季和夏季的数量偏低,10月份异养细菌的数量开始上升,并于11月份达到最高,表层高于底层;其中以革兰氏阳性菌比例最高,为主要的优势种,具有陆源性特点。各站位反硝化细菌、氨化细菌和硫酸还原菌的检出率均为100%,都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整体上数量具有表层高于底层的特点,3种微生物在数量上的季节演替与异养细菌具有类似的结果,均为10-11月达到最大。 相似文献
83.
不同治理措施在红壤坡耕地的水土保持效益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在云南省抚仙湖流域澄江尖山河小流域坡耕地建立了野外标准径流小区,并布设了1.2m宽等高反坡阶和2.0m宽草带两种坡耕地水土保持措施,观测次降雨的地表径流量和土壤流失量,并与原状坡耕地进行对比,分析两种措施的水土保持效益。结果表明:(1)两种措施之间的地表径流量和土壤流失量差异性均显著。修筑等高反坡阶的地表径流深为113.64mm,比原状坡耕地减少了61.9%,土壤流失量为714.7t/km2,比原状坡耕地减少了77.4%;布设草带的地表径流深为82.76mm,比原状坡耕地减少了72.2%,土壤流失量为370.1t/km2,比原状坡耕地减少了88.3%。(2)两种措施之间的减流和减沙效益差异性均显著,等高反坡阶的减流和减沙效益指数平均分别达0.57和0.97,草带的减流和减沙效益指数平均分别达0.79和0.76。(3)两种措施均大幅削减了地表径流和泥沙的氮、磷养分输出总量,发挥了较好的保肥作用。与原状坡耕地相比,等高反坡阶对总氮削减率为81.9%,对总磷削减率为44.3%;草带对总氮削减率为74.7%,对总磷削减率为83.7%。 相似文献
84.
2002—2015年,采用同步调查法对鄱阳湖区反嘴鹬(Recurvirostra avosetta)越冬种群数量动态与空间分布格局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鄱阳湖区分布有稳定的反嘴鹬越冬种群,年平均数量为(16684±14653)只,2004年、2005年、2013年种群数量均超过目前其全球数量的10%,2004年冬季鄱阳湖区越冬反嘴鹬数量达到最大值,为47520只。鄱阳湖区共有70个湖泊记录到反嘴鹬,其中反嘴鹬种群数量达到全球1%以上的湖泊有20个。每年冬季鄱阳湖区反嘴鹬集中分布在常湖、蚌湖、花庙湖和下坝湖,而反嘴鹬利用频次最高的是大湖池,每年反嘴鹬的越冬数量为(1819±1593)只。各湖泊中反嘴鹬的年平均数量与利用频次之间不存在显著相关性。自然保护区涵盖了反嘴鹬在鄱阳湖越冬的主要湖泊,分布在保护区内的反嘴鹬种群占鄱阳湖区越冬总数量的(75.3±26.0)%,但仍有很多重要的湖泊没有被纳入到保护区范围。反嘴鹬对保护区内湖泊的利用频次与保护区外湖泊的利用频次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保护区内反嘴鹬的种群数量显著大于保护区外。 相似文献
85.
86.
徐金鹏;冉志海;刘朦;管新建;孟钰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21,(12):66-71
针对传统内梅罗指数评价方法中存在的不足,利用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主客观组合赋权的方式改进其忽略各污染指标权重对水质产生的影响,并采用修正最大污染指数计算方法削弱最大污染指标的主导作用。最后以南阳市白河为例,利用改进的内梅罗指数法对白河四个监测断面2015-2018年的水质污染指标进行评价,利用反距离权重法对水质等级进行空间变化分析。结果表明,除南阳市卧龙区丁奉店村断面水质每年均为Ⅳ类水,其余断面水质均在Ⅲ类及以上;在水质等级空间分布上无Ⅰ类及Ⅴ类水质等级区域,水质等级时间分布上Ⅲ类水面积有增加的趋势,Ⅳ类水出现的面积逐渐减小,整体水质趋于好转。研究成果能为流域水质污染的评价及排污监管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87.
[目的]鉴定1株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神户肠杆菌,明确其脱氮特性。[方法]从养殖池塘底泥中筛选到1株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菌HD-NAH,经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试验以及16S rDNA序列分析,鉴定为神户肠杆菌(Enterobacter kobei)HD-NAH,并研究其脱氮特性。[结果]该菌在以柠檬酸钠为碳源,C/N为18,初始pH为7,温度为27℃,转速为190 r/min时,24 h亚硝氮(NO2--N)和总氮(TN)降解率分别为99.98%和89.37%,具有较高的降解效率。菌株在初始pH为7~10,温度为27~37℃,转速为130~210 r/min时,对NO2--N和TN的降解率均较高,表明该菌株的环境适应性较强。在不同氮源条件下,菌株HD-NAH对氮的去除存在差异,其对TN去除率表现为NO2--N>NH4+-N+NO2--N>NH+ 相似文献
88.
就防洪工程中生态护坡的几点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防洪工程中的堤防、河道护坡是一项量大面广的基础设施,通过技术创新来选择和确立兼顾防洪、生态和节约的工程护坡方式,是水利工程设计和防洪建设一大课题。1生态护坡工程的建设与发展在不同的时代,人们对堤防河道护坡的认识和要求也不相同,生态护坡就是现阶段人们在对水环境要求越来越高、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历史条件下而日益受到重视。 相似文献
89.
从牛蒡(Arctium lappa L.)根际土壤中分离到1株具有较高反硝化能力的好氧细菌YB000,对该菌株采用生理生化及分子生物学方法进行了鉴定,并且对该菌株进行了以提高反硝化性能为目的的紫外诱变。结果表明,分离自牛蒡根际的反硝化细菌经鉴定为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该菌株于距离30 W紫外灯30 cm处照射240 s可获得具有较强脱氮能力且遗传性状稳定的诱变菌株YB004和YB005,其脱氮能力分别达到93.43%、92.03%。 相似文献
90.
针对某目标假车底盘结构设计开发中的碾压性能仿真分析问题进行研究,首先,通过非线性动力学有限元方法进行底盘碾压性能仿真,并与实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指出误差较大的原因;其次,应用参数反求法对底盘碾压模型中的实验车车轮模型参数进行修正,基于遗传算法得到车轮模型参数的最优解;最后,依据车轮模型参数的最优解进行参数修正,修正车轮参数后的目标假车底盘碾压仿真模型仿真结果与实验值的拟合程度大幅提高。研究结果表明:测量点最大位移值误差由原来的16.7%下降到2.6%,评估点均方根误差下降了91.9%,可为后续结构损伤诊断及结构优化等仿真研究提供基准模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