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891篇 |
免费 | 222篇 |
国内免费 | 141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197篇 |
农学 | 71篇 |
基础科学 | 480篇 |
537篇 | |
综合类 | 1184篇 |
农作物 | 66篇 |
水产渔业 | 266篇 |
畜牧兽医 | 321篇 |
园艺 | 85篇 |
植物保护 | 47篇 |
出版年
2025年 | 2篇 |
2024年 | 51篇 |
2023年 | 70篇 |
2022年 | 105篇 |
2021年 | 107篇 |
2020年 | 90篇 |
2019年 | 119篇 |
2018年 | 55篇 |
2017年 | 87篇 |
2016年 | 104篇 |
2015年 | 109篇 |
2014年 | 160篇 |
2013年 | 180篇 |
2012年 | 208篇 |
2011年 | 217篇 |
2010年 | 177篇 |
2009年 | 148篇 |
2008年 | 148篇 |
2007年 | 150篇 |
2006年 | 141篇 |
2005年 | 96篇 |
2004年 | 99篇 |
2003年 | 98篇 |
2002年 | 85篇 |
2001年 | 73篇 |
2000年 | 49篇 |
1999年 | 38篇 |
1998年 | 35篇 |
1997年 | 33篇 |
1996年 | 35篇 |
1995年 | 28篇 |
1994年 | 24篇 |
1993年 | 18篇 |
1992年 | 25篇 |
1991年 | 21篇 |
1990年 | 17篇 |
1989年 | 22篇 |
1988年 | 7篇 |
1987年 | 4篇 |
1986年 | 1篇 |
1985年 | 2篇 |
1984年 | 1篇 |
1983年 | 2篇 |
1981年 | 2篇 |
1980年 | 1篇 |
1978年 | 2篇 |
1974年 | 1篇 |
1957年 | 5篇 |
1955年 | 1篇 |
1953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2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放养鲢鳙对水体富营养化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试验是用8个容积3立方米的水泥池和10个网箱进行的。一组池塘加水库底泥,一组只加库水,池塘和网箱都用空池、空箱对照,分别放入不同密度的鲢鳙鱼(2:1),经2天放养。放养期间测定了许多水化学、浮游生物的生物量和浮游植物的初级产量以及鱼的生长。发现随着鱼密度的增加,试验池和网箱内浮游植物的生物量和生产量增加,而个体小型化,易消化种类减少,浮游动物则随鱼的密度增加而减少,鱼对浮游植物的利用率及鱼的生产量和浮游植物生产量之比随放鱼密度的增加而降低。作者认为放养鲢鳙鱼对浅水水体确有促使富营养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62.
温度,湿度及通气状况对土壤中N2O释放量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乙炔抑制法,利用气相色谱仪测定土壤中N2O释放量,并研究其影响因素。测定结果表明:温度,湿度及通气状况对土壤中N2O释放量的影响具有显著差异,并且交互作用的差异也达到极显著水平。由温度,湿度与土壤中N2O最大释放量的逐步回归方程式看出,在嫌气条件下温度对反硝化作用的影响比湿度的影响较为显著,而好气条件下湿度的影响要比温度的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63.
汕头供电局引入“价值最大化”理念构创建新型反窃电管理模式,以“监测查处 + 防范引导”为主思路,大力促进窃电户管理精益化,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管理效益,这是企业在营销服务领域运用资源整合思维,运用“技术 + 业务 + 人力资源”实现价值提升的一个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64.
构建一种脱氮的无回流生物滤床家庭生活污水处理一体化净化槽,研究其处理效果;改变各区内的曝气形式,形成A/O/A/O的脱氮工艺,通过测定各区COD、NH+4-N、NO-3-N和TN的浓度变化,考察其处理效果。结果表明:随着净化槽各区生物滤床的加入,反应器抗冲击性增强,处理效果明显提高。但A/O/A/O系统中第二级厌氧过程因碳源不足,脱氮效果不佳,改用分段进水后,净化槽不仅运行稳定,而且取得了很好的处理效果,出水COD平均浓度12.3 mg·L~(-1),NH+4-N平均浓度2.7 mg·L~(-1),TN平均浓度13.0mg·L~(-1),均达到国标(GB 18918—2002)一级A标准。A/O/A/O生物滤床新型净化槽不仅在结构上形成一体化,而且由于生物滤床的使用,不需要污泥回流,节省能耗,通过分段进水可以实现过程脱氮。 相似文献
65.
反枝苋对咪唑乙烟酸抗性水平及分子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初步明确大豆田反枝苋对咪唑乙烟酸的抗药性水平,并从分子角度对抗药性机制进行解释,以我国四川成都和黑龙江嫩江采集的反枝苋种子为材料,通过琼脂法检测了反枝苋对咪唑乙烟酸的抗药性水平,并分别对R(嫩江抗性种群)和S(成都敏感种群)的乙酰乳酸合成酶(ALS)部分序列进行扩增和测序。皿内生测结果表明,成都种群的GI50为11.20,嫩江种群的GI50为52.26,其抗药性指数RI为4.67。分子检测结果表明,与S种群相比,R种群反枝苋ALS位于高度保守区Domain B编码574位氨基酸的基因发生突变,TGG突变为TTG,导致色氨酸被亮氨酸取代。ALS保守区域氨基酸的替换可能是嫩江反枝苋种群对咪唑乙烟酸产生抗性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66.
不同园龄果园土壤硝化与反硝化活性及N2O排放(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硝化反硝化作用在果园土壤氮素损失中的贡献率以及N2O的排放量和排放特性。[方法]在室内培养条件下比较研究了3种不同园龄果园土壤及未开垦土壤之间硝化反硝化活性的差异。[结果]培养26天的未开垦土壤、5年、12年和20年园龄果园土壤的氮肥硝化率分别为6.85%、10.26%、13.29%和12.90%。4种土壤硝化活性均相对较低,但随种植年限的延长呈提高趋势,而且与土壤有机质和铵态氮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与全氮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与土壤碳氮比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0.05),与pH值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P<0.01)。3种果园土壤N2O排放量显著高于未开垦土壤(P<0.05),其中硝化作用产生的N2O排放量占施氮量的0.03%~0.08%。硝化过程产生的N2O排放量与土壤有机质、全氮、铵态氮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而与土壤碳氮比呈显著负相关系(P<0.05),与pH值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P<0.01)。不同园龄果园土壤之间氮肥的反硝化活性差异显著,表现为20年>12年>5年>未开垦土壤,反硝化损失氮量占施氮量的0.01%~3.11%,与土壤有机质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我国南方果园土壤硝化水平相对较低,但随种植年限的延长呈提高的趋势;而土壤反硝化水平相对较高,而且随种植年限的延长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67.
低碳氮比畜禽粪水厌氧消化液短程硝化脱氮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畜禽粪水厌氧消化液存在低C/N、后续可生化性差等问题,提出利用短程硝化反硝化技术处理高氨氮畜禽粪水厌氧消化液。结果表明:在(29±1)℃条件下,通过调节曝气量控制DO在0.6~0.9 mg·L~(-1)之间,接种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可快速实现短程硝化反硝化;之后在恒定曝气量下使反应器内DO为0.1~2.88 mg·L~(-1)时,在处理高氨氮粪水过程中,通过对比四组不同pH和游离氨(FA)发现,当pH=8、FA=18 mg·L~(-1)左右时更利于亚硝化菌的优势竞争并可长期稳定实现短程硝化反硝化;应用MPN法测得氨氧化菌(AOB)和亚硝酸氧化菌(NOB)数量之比为600∶1。SBR反应器稳定运行期间COD负荷和氨氮负荷分别为2.0~3.5 kg·m~(-3)·d~(-1)和0.6~0.8 kg·m~(-3)·d~(-1),COD去除率为63%~71%,NH~+_4-N去除率在94.9%以上,NO-2-N积累率(NAR)达到94.25%以上。 相似文献
68.
地下水硝酸盐去除中反硝化微生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地下水硝酸盐污染已经成为一个全球问题,由于饮用高硝酸盐含量的地下水会增加高铁血红蛋白症和癌症风险,地下水硝酸盐污染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反硝化脱氮是地下水硝酸盐脱氮的主要途径之一。本文就参与地下水硝酸盐去除的反硝化微生物种类、反硝化机理、碳源类型以及地下水污染中微生物作用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较全面系统的评述。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该类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包括实验室研究较多但野外研究较少,野外原位应用中对特定微生物特性方面研究缺乏,碳源利用率低和硝酸盐去除速度慢,去除过程中有效微生物的代谢途径仍不清楚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认为以后的研究应该进一步开发野外原位应用中反硝化微生物资源,并借助先进的分子方法和功能基因鉴定此类特殊微生物的种类、功能及其生态学行为,选择最佳碳源,完整深入地了解地下水硝酸盐去除中微生物的代谢过程,识别反硝化过程中氮的来源与去向,为寻找提高处理效率的方法提供理论依据,真正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69.
叠片式自动反冲洗过滤器的研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叠片式自动反冲洗过滤器的结构设计、性能测试进行了详细的阐述,该种叠片式自动反冲洗过滤器,结构设计独特,外形美观,拆装方便。性能测试表明:水头损失小,反冲洗压力低,冲洗效果好,可替代进口产品。可广泛适用于微灌系统的水质过滤,也可与自动化系统配套使用,实现过滤器的自动反冲洗。 相似文献
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