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269篇 |
免费 | 184篇 |
国内免费 | 113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152篇 |
农学 | 62篇 |
基础科学 | 381篇 |
437篇 | |
综合类 | 930篇 |
农作物 | 57篇 |
水产渔业 | 196篇 |
畜牧兽医 | 250篇 |
园艺 | 66篇 |
植物保护 | 35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篇 |
2024年 | 39篇 |
2023年 | 56篇 |
2022年 | 93篇 |
2021年 | 79篇 |
2020年 | 73篇 |
2019年 | 100篇 |
2018年 | 43篇 |
2017年 | 68篇 |
2016年 | 76篇 |
2015年 | 90篇 |
2014年 | 123篇 |
2013年 | 136篇 |
2012年 | 168篇 |
2011年 | 159篇 |
2010年 | 137篇 |
2009年 | 121篇 |
2008年 | 116篇 |
2007年 | 126篇 |
2006年 | 122篇 |
2005年 | 70篇 |
2004年 | 76篇 |
2003年 | 82篇 |
2002年 | 70篇 |
2001年 | 55篇 |
2000年 | 37篇 |
1999年 | 31篇 |
1998年 | 26篇 |
1997年 | 26篇 |
1996年 | 31篇 |
1995年 | 24篇 |
1994年 | 18篇 |
1993年 | 13篇 |
1992年 | 18篇 |
1991年 | 16篇 |
1990年 | 10篇 |
1989年 | 18篇 |
1988年 | 6篇 |
1987年 | 2篇 |
1986年 | 1篇 |
1985年 | 2篇 |
1984年 | 1篇 |
1983年 | 1篇 |
1981年 | 1篇 |
1974年 | 1篇 |
1957年 | 2篇 |
1955年 | 1篇 |
1953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5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102.
地下水硝酸盐去除中反硝化微生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地下水硝酸盐污染已经成为一个全球问题,由于饮用高硝酸盐含量的地下水会增加高铁血红蛋白症和癌症风险,地下水硝酸盐污染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反硝化脱氮是地下水硝酸盐脱氮的主要途径之一。本文就参与地下水硝酸盐去除的反硝化微生物种类、反硝化机理、碳源类型以及地下水污染中微生物作用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较全面系统的评述。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该类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包括实验室研究较多但野外研究较少,野外原位应用中对特定微生物特性方面研究缺乏,碳源利用率低和硝酸盐去除速度慢,去除过程中有效微生物的代谢途径仍不清楚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认为以后的研究应该进一步开发野外原位应用中反硝化微生物资源,并借助先进的分子方法和功能基因鉴定此类特殊微生物的种类、功能及其生态学行为,选择最佳碳源,完整深入地了解地下水硝酸盐去除中微生物的代谢过程,识别反硝化过程中氮的来源与去向,为寻找提高处理效率的方法提供理论依据,真正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03.
不同园龄果园土壤硝化与反硝化活性及N2O排放(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硝化反硝化作用在果园土壤氮素损失中的贡献率以及N2O的排放量和排放特性。[方法]在室内培养条件下比较研究了3种不同园龄果园土壤及未开垦土壤之间硝化反硝化活性的差异。[结果]培养26天的未开垦土壤、5年、12年和20年园龄果园土壤的氮肥硝化率分别为6.85%、10.26%、13.29%和12.90%。4种土壤硝化活性均相对较低,但随种植年限的延长呈提高趋势,而且与土壤有机质和铵态氮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与全氮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与土壤碳氮比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0.05),与pH值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P<0.01)。3种果园土壤N2O排放量显著高于未开垦土壤(P<0.05),其中硝化作用产生的N2O排放量占施氮量的0.03%~0.08%。硝化过程产生的N2O排放量与土壤有机质、全氮、铵态氮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而与土壤碳氮比呈显著负相关系(P<0.05),与pH值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P<0.01)。不同园龄果园土壤之间氮肥的反硝化活性差异显著,表现为20年>12年>5年>未开垦土壤,反硝化损失氮量占施氮量的0.01%~3.11%,与土壤有机质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我国南方果园土壤硝化水平相对较低,但随种植年限的延长呈提高的趋势;而土壤反硝化水平相对较高,而且随种植年限的延长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04.
近年来,文化资源这一问题引起了国家的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无疑是其重要组成部分。笔者以省级正式名录和扩展名录为主体,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研究贵州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空间分布。结果表明:(1)贵州省级非遗项目以省级正式名录为主,其中民俗类非遗数量最多,曲艺、传统医药和传统美术项目数量较少;(2)非遗大部分集聚分布在少数民族聚集地黔东南州,其中少数民族类的非遗数量和种类都占较大比重,由此可知该地非遗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本研究可为非遗的研究和保护提供依据,促进贵州省的文化又好又快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5.
【目的】筛选出对蔗糖滤泥可进行快速腐熟化处理的生物菌剂,为工厂化处理蔗糖滤泥,生产高效、安全、优质的新型生物肥料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蔗糖滤泥进行堆体腐熟化发酵试验,按EM活菌水剂(A,有效活菌数≥5.0×108 CFU/mL)、滤泥生物发酵粉剂(B,有效活菌数≥5.0×108 CFU/mL)和BM发酵腐熟粉剂(C,有效活菌数100.0×108 CFU/g)设3个施菌剂处理,另设不施菌剂处理(CK)作对照,测定各处理堆体温度、水分,以及C、N、C/N及腐殖酸等参数,分析各处理下微生物活动繁殖能力及滤泥腐熟程度。【结果】A、B、C处理堆体温度达到40.0 ℃所需的时间均为11 d,对照处理为24 d。A、B、C和CK处理的C/N比分别为23.43、25.66、20.71和22.89,处理C的C/N 显著低于其他处理(P<0.05)。A、B、C和CK处理的腐殖酸含量分别为19.8%、19.1%、20.2%和12.6%,各菌剂处理的腐殖酸含量均极显著高于CK(P<0.01)。【结论】利用BM发酵腐熟粉剂发酵蔗糖滤泥,其各项参数均优于其他处理和对照,发酵蔗糖滤泥时可优先选择使用。 相似文献
106.
放养鲢鳙对水体富营养化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试验是用8个容积3立方米的水泥池和10个网箱进行的。一组池塘加水库底泥,一组只加库水,池塘和网箱都用空池、空箱对照,分别放入不同密度的鲢鳙鱼(2:1),经2天放养。放养期间测定了许多水化学、浮游生物的生物量和浮游植物的初级产量以及鱼的生长。发现随着鱼密度的增加,试验池和网箱内浮游植物的生物量和生产量增加,而个体小型化,易消化种类减少,浮游动物则随鱼的密度增加而减少,鱼对浮游植物的利用率及鱼的生产量和浮游植物生产量之比随放鱼密度的增加而降低。作者认为放养鲢鳙鱼对浅水水体确有促使富营养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7.
草本植物混播对公路边坡的防护效果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草本植物混播应用于高等级公路边坡防护,具有减少噪音、防冲减蚀和改善公路沿线生态环境的良好效果。播种当年地表植被覆盖度达89.5%以上,可分别减少径流、泥沙36.5%和82.7%以上,次年地表覆盖度可达95%以上,基本上无水土流失且对土壤的改良作用明显。其中百喜草(50%)+白三叶(50%)的效果最好,高羊茅(40%)+白三叶(40%)+多年生黑麦草(20%)的效果次之,多年生黑麦草(30%)+早熟禾(30%)+白三叶(40%)的效果居第三。 相似文献
109.
电极生物膜法是近年来才发展起来的一项新型水处理技术.采用电极生物膜工艺处理含硝酸盐氮的垃圾渗滤液,研究结果表明:温度过低或过高,对反硝化细茵的活性都有一定抑制,30℃是反硝化茵生长的最有利温度,在该温度下反硝化茵具有最大的反硝化活性;C/N比为1时能实现总氮与总碳的同时去除,与理论计算的最经济C/N比1.07相近;电流的刺激作用可以提高异养反硝化茵的脱氮效率,其脱氮率和电流之间有大的关系,同时硝酸盐氮的负荷越大,电流要求越高,在本实验负荷务件下,80mA的电流是最理想的;水力停留时间越长,硝酸盐的去除率越高. 相似文献
110.
为加速实现渔业机械化,从1978年起,我们选择南汇县水产养殖场的三只鱼塘进行加固水泥板,水泥桩护坡试验。我们按照这项课题内容和目标,如期完成了池塘护坡工程,并经历了六年时间的考验。最近,我们对试验塘护坡工程进行了一次实测与评议,现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