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2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36篇
农学   6篇
基础科学   51篇
  246篇
综合类   98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16篇
畜牧兽医   6篇
植物保护   5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22.
在红壤丘岗区自然次生马尾松-草灌植被基础上,组建4种林草生态系统,长期观测结果表明,各生态系统地表径流量逐年减少,而入渗量和渗漏量逐年增加,径流量呈现阔叶林和混交林<马尾松林<自然草被,渗漏量则相反。阔叶林和混交林与马尾松林和自然草被比较,前者径流量年内分布在雨季更加集中,这正是不同林草生态系统涵养水源能力不同的体现。干旱季节4种林草系统土壤剖面水分分布有差别,阔叶林和混交林上下层土壤水吸力差别较小,而马尾松林和自然草被上下层土壤水吸力差别较大,前者土壤导水能力好而后者导水能力差是原因之一;阔叶林和混交林下层土壤水分含量比马尾松林和自然草被低。  相似文献   
23.
地表糙度对径流和产沙影响的室内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该文通过室内人工模拟降雨的方法,分析了连续降雨过程条件下,不同糙度地表的径流量和产沙量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人工锄耕的地表,延缓径流的作用较为明显,但这一作用仅发生在降雨初期;随着降雨的进行,不同糙度地表的径流变化规律基本一致,先增加,随后趋于稳定的趋势,但径流总量没有明显变化。同样,人工锄耕的地表,延缓地表的产沙作用强于糙度小的地表,产沙率15°坡面要高于5°坡面,随着降雨的进行,在雨强1.0 mm/min条件下,这一变化更为明显,最终产沙总量变化不大。地表糙度对侵蚀的影响,不仅与降雨持续时间相关,同时与坡度密切相关,并初步证实黄土区地表糙度对侵蚀的影响存在着一定的临界条件。这为揭示地表糙度的本质特征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同时也可服务于黄土高原坡耕地水土流失的治理和退耕还林(草)工程的实施。  相似文献   
24.
以黄土高原西部的宁夏固原且上黄试式区为例,进行了流域综合治理研究,结果表明:在流域综合治理中,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和农,林牧各业的合理布局是综合治理的关键,该流域土地利用结构调整比例为3:2.5,然而根据生态系统工作的原理,对流域内各业进行了合理布局,其土地生产力可提高3-5倍以上,泥沙量和径流量显著减少,基本达到土不下坡,水不出沟。  相似文献   
25.
小麦免耕精播是保护性耕作技术中的一项内容,与传统耕作技术相比有以下的优点:减少地表径流量;增加土壤蓄水量,提高水分利用效果;改善土壤物理状态,增加土壤有机肥;减少沙尘;减少作业工序,降低耕作成本;有利于抢农时、抢墒情;增加产量。传统的耕作程序是收获——整理地块——旋耕——播种镇压。这种方式工序多,时间长,成本高,0.067hm^2需30元~35元,且由于作业时间长使墒情降低;  相似文献   
26.
研究塔里木河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年径流量和输沙量变化特征及其相关关系,以期促进水土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为塔里木河流域的生态环境治理提供科学依据。水文数据为2005-2020年流域焉耆站、同古孜洛克站、卡群站、西大桥站、阿拉尔站年径流量、年输沙量,土地利用数据为1980-2015年土地利用空间分布数据。结果表明:(1)1980-2015年,土地利用面积比例变化为-1.07%~1.16%,耕地面积增幅为1.16%,沙地面积增幅0.30%,草地面积降幅1.07%;(2)流域内各主要河流多年平均径流量为22.99×108~67.46×108 m3,多年平均输沙量63.20×104~3070.00×104t;开都河多年平均含沙量为0.24 kg/m3,其余河流平均含沙量均大于4kg/m3;塔里木河流域年径流量和年输沙量均呈现下降变化趋势,且年输沙量的变异性(40.89%~73.11%)大于年径流量(15.54%~35.37%);(3)各主要河流的年径流量、年输沙量与耕地和城乡居民用地的占比均呈负相关关系,与林地、草地、沙地等均呈现正相关关系。建议合理进行土地开发,禁止盲目开荒种田,充分运用智能化手段开展在线动态监测,及时掌握水土流失情况,恢复和重建塔里木河流域生态。  相似文献   
27.
清河水库夏季水位降低引起的水质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河水库是北方一个丘陵型水库,最大库容9.71亿立方米,集雨面积2376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年径流量6.14亿立方米,正常高水位131.0米,兴利库容5.74亿立方米,正常水位时淹没面积46.0平方公里。  相似文献   
28.
基于黑龙江省宾县试验站2008年气象观测数据和野外径流小区监测资料,利用WEPP模型估算东北黑土区次降雨径流量和土壤流失量,并通过与实测资料对比,评价WEPP模型的适用性.结果表明,在3°,5°,8°这3个坡度条件下,WEPP模型对次降雨径流量模拟的Nash-Sutcliffe有效性系数ME分别为0.47,0.03和-5.9,对次降雨土壤侵蚀量模拟的Nash-Sutcliffe有效性系数ME分别为0.58,0.72和0.60,说明WEPP模型对次降雨坡面径流量的模拟效果较差,而对次降雨坡面土壤侵蚀量模拟效果较好.WEPP模型对次降雨的径流量和土壤流失量的模拟显示,WEPP模型对坡度变化反应敏感.WEPP模型对大豆、稗草、苜蓿和苗期榆树次降雨径流量模拟有效性系数ME分别为0.81,0.71和0.83,0.94,对次降雨土壤流失量的模拟有效性系数ME分别为0.81,0.71和0.83,0.94,表明WEPP对大豆地和苜蓿地的模拟效果好于稗草和苗期榆树,且其好于不同坡度条件下裸地的模拟结果.WEPP模型可以模拟不同水保措施条件下的次降雨径流量和土壤侵蚀量,也可以模拟不同坡度条件下裸地的次降雨土壤侵蚀量,但是不适合模拟不同坡度条件下裸地的次降雨径流量.  相似文献   
29.
北方土石山区不同木本植物的径流小区水土流失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北方土石山区不同木本植物的径流小区进行土壤物理性状的测定和径流量、侵蚀量的观测,分别在汛期降雨量、不同降雨强度和前期降雨条件下,揭示不同木本植物径流小区所产生的径流量和侵蚀量的变化规律,为临朐县乃至相同类型地区的坡面综合治理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结果表明:土壤物理性状、土壤含水量、土壤饱和贮水量及土壤渗透速度以葛藤林地为最好,其次是桑树、胡枝子、花椒、李树林地,种植花生小区为最差。分析降雨量、降雨强度、前期降雨对灌木径流小区径流量和侵蚀量的影响,表明不同灌木林的蓄水、保土效益皆以葛藤林地为最好,其次为桑树、胡枝子、花椒、李树林地,种植花生水土流失最严重。  相似文献   
30.
贵州属亚热带温湿季风气候区,降水丰富,雨热同季.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178.6毫米,平均降水量为2076.353亿市方米,形成多年地表水资源平均径流量为1061.97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为216.691亿立方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