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20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44篇
林业   487篇
农学   311篇
基础科学   292篇
  246篇
综合类   1487篇
农作物   63篇
水产渔业   44篇
畜牧兽医   414篇
园艺   284篇
植物保护   65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9篇
  2022年   43篇
  2021年   45篇
  2020年   56篇
  2019年   89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70篇
  2016年   63篇
  2015年   70篇
  2014年   227篇
  2013年   172篇
  2012年   231篇
  2011年   234篇
  2010年   176篇
  2009年   186篇
  2008年   225篇
  2007年   192篇
  2006年   251篇
  2005年   218篇
  2004年   214篇
  2003年   139篇
  2002年   128篇
  2001年   115篇
  2000年   94篇
  1999年   51篇
  1998年   44篇
  1997年   39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33篇
  1994年   42篇
  1993年   26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12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2篇
  1973年   2篇
  1965年   1篇
  1953年   5篇
  1952年   1篇
  1951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开发利用水土资源,推进黄土山区经济结构调整,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是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结合柳林县的实际,从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水资源统一管理,科技兴水,落实政策,更新机制等方面论述了如何发展水利事业,推进结构调整。  相似文献   
22.
山西省农业机械试验鉴定站为龙头,各市农机鉴定站为成员的全省农机质量监测体系已初步建成,其职责是对全省农业机械产品质量进行监督管理与检测鉴定。2005年,山西省农机产品质量鉴定和日常监督管理工作将围绕“一条主线”、突出“两个重点”、抓好“三项建设”。  相似文献   
23.
临猗北部及西部地形复杂 ,水土流失严重 ,生态环境恶劣 ,全县水土流失面积占总面积的 46 2 %。为改善生态环境 ,改变生产条件 ,寻求发展 ,临猗县在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工程建设中注重与改变基本条件、与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效益、与高科技应用相结合 ,新修梯田 40 0余hm2 ,形成了以江石榴为主的特色产业 ,全县嫁接枣树 15 0 0万株 ,取得了可观的效益。  相似文献   
24.
25.
26.
27.
郜梅 《北方蚕业》2003,24(1):48-49
蚕桑生产既是我市农业的支柱产业,也是广大农民脱贫致富的主导项目,而且对财政增收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预示着新一轮蚕桑高潮的到来.我们应抓住这一历史机遇,利用蚕桑生产具有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的特点,积极推动蚕桑产业大踏步发展,是跨入新世纪的战略选择 .为此,就长治市蚕桑生产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应采取的措施谈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   
28.
一、抽查结果 受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的委托,国家牧业机械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在2000年第4季度对铡草机产品质量实施了监督抽查,此次抽查了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北、山东等省、自治区19家企业的19种产品,其中14种产品被判定为合格,5种产品被判定为不合格,产品的抽样合格率为73.7%。  相似文献   
29.
30.
水土保持监督管理规范化建设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监督管理规范化建设,是深入贯彻水土保持法规,加大执法力度,提高执法效率,推动水土保持事业不断向法制化,正规化迈进的重大举措,监督管理规范化的主要内容包括监督机构网络化,主体任务明确化,队伍建设正规化,法规制度系列化,宣传培训经常化,案件查处程序化等十个方面,山西省的监督管理规范化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也存在专项经费不足,个别地方少数领导以言代法等问题,深化监督管理规范化建设,应从深刻认识监督管理的重大意义,认真落实好监督管理经费,加大水土保持法制宣传力度,尽快建立健全监测建设网络,进一步提高监督管理人员综合素质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