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4篇
林业   20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125篇
  33篇
综合类   125篇
农作物   3篇
水产渔业   22篇
畜牧兽医   35篇
园艺   8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4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91.
在进行雨水渗透设施有效容积计算时,常用的图解法过程比较复杂且容易产生误差,文中通过研究理想状态下渗透设施收集、渗透和储存地表径流的过程,提出了一种基于积分法的最优有效容积计算方法,该方法中利用Matlab解方程的思路同样适用于工程常用简化方程,能够快速精准地计算出方程最优解,非常便于实际运用.  相似文献   
292.
根域容积限制对矮生观赏番茄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5种不同容积规格的塑料花盆栽培矮生观赏番茄"红珍珠",探讨根域容积对矮生观赏番茄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根域容积不同,矮生观赏番茄的生长指标、光合指标差异显著,其株高、茎粗、植株干鲜重及根系活力均随着花盆变小先增高后降低,果实结果期到成熟期,T3处理株高涨幅最大,为29.6%,T2处理茎粗涨幅最大为41.48%;果实成熟期的根系活力均显著低于结果期,结果期T4处理根系活力最强,达57.17μg·g-1·h-1;随花盆的容积变小,矮生番茄蒸腾速率(Tr)逐渐增加,水分利用效率(WUE)逐渐降低,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i)和净光合速率(Pn)均先增加后降低,气孔导度和胞间CO2浓度均为T4处理最高,T1处理最低;净光合速率(Pn)则T2处理最强。随花盆容积变小,番茄的单株产量先增加后减少,T3处理最高为181.24g,T5处理最低为124.6g;可滴定酸、可溶性糖和维生素C含量均逐渐增高。综合以上分析得出T2、T3处理花盆容积较适合矮生观赏番茄的生长。  相似文献   
293.
开发一套基于球头铣刀的螺旋转子加工系统,并对其性能进行测试。使用solidworks对螺旋转子进行三维建模,并对加工时螺旋转子与球形铣刀的干涉进行计算,采用Matlab设计螺旋转子加工系统GUI界面,利用该加工系统完成螺旋转子加工并进行螺旋转子泵空载测试。该系统可以确保螺旋转子加工刀具的正确选择,并能够实现螺旋转子粗加工及精加工时起始点、终止点和空间运动轨迹的可视化监测,螺旋转子泵的空载容积效率达到75%,转速低于6 000 r/min时,实际流量与理论流量基本相同,无泄漏现象发生。该系统加工的螺旋转子泵运行平稳,振动及噪声极小,验证螺旋转子加工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294.
沼气的主要成分为甲烷、二氧化碳和少量的氮气、氧气、硫化氢等。甲烷是无味、无毒的气体,遇明火即燃烧,人吸入甲烷与氧气的容积百分比为79∶21时仍能正常呼吸,只有当甲烷浓度极高、氧含量不足时才会出现缺氧窒息而引起中毒。  相似文献   
295.
有阀压电薄膜泵性能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分析了腔体容积和阀的结构对压电泵最佳工作频率的影响,提出了小腔体、复合阀结构的压电薄膜泵设计观点。实验结果表明,采用较小的腔体体积(腔体压缩比足够大)和复合阀结构,可使压电泵最佳工作频率增加,同时使压电泵具有较强的自吸能力和抗气泡干扰能力。在无负载时对应流量的最佳工作频率为50Hz,随负载增加相应减小;对应输出压力的最佳工作频率为20Hz。在输入电压80V、工作频率20Hz时,压电泵最大自吸压力为2.5kPa,在输出压力小于3.0kPa时,进入腔体内的气泡可自行排出。  相似文献   
296.
为同时解决农业秸秆和分散式畜禽养殖废水的资源化问题,以打捆秸秆为固定相,以猪粪废水为流动相,构筑秸秆床厌氧反应器,并在反应器后部连接废水二级厌氧反应器,研究秸秆床发酵系统的产气特性及可行性。结果表明:秸秆床发酵系统可同时处理打捆秸秆和猪粪废水,且不影响各发酵原料的厌氧生物转化率,秸秆床发酵系统中秸秆干物质产气量为394.96 mL/g,略高于秸秆单独发酵(382.11 mL/g);秸秆床发酵系统产气稳定性大幅提高,避免了单一发酵原料日产气量波动较大的问题,对产气中平均甲烷体积分数影响明显,秸秆床发酵系统、纯猪粪废水和纯秸秆发酵产气中平均甲烷体积分数分别为57.40%、60.37%和47.32%;与各物料单独发酵相比,秸秆床发酵系统平均容积产气率大幅提高,纯秸秆和猪粪废水单独发酵容积产气率仅为秸秆床发酵系统的69.42%和66.94%;试验35 d后,秸秆机械强度和孔隙度明显降低,秸秆互相粘结导气性下降,造成秸秆上浮严重及进水短流,反应器出水化学需氧量浓度快速增加并稳定在较高浓度,故在秸秆床反应器后部必须连接废水二级厌氧反应器以进一步处理秸秆床反应器出水。综合以上结果,采用秸秆床发酵系统同时处理打捆秸秆和猪粪废水是可行的,但需解决发酵后期秸秆上浮、导向性下降和进水短流等问题。  相似文献   
297.
本文介绍了“生物质燃气容积式热水器”的研究与试验,该热水器针对生物质燃气能量密度特性对燃烧技术的适应性要求,采用独特的浸没密闭式燃烧室、扰流式换热器及微电脑控制器等结构,并优化结构参数;进行了管腔燃烧器火焰分布与混风结构、扰流片数量节距与周边间隙结构参数的试验研究。试验证明:“生物质燃气容积式热水器”着火可靠、燃烧充分稳定、燃烧完全无残留、待机状态热散失小、安全可靠、使用方便,其热效率超过了《燃气容积式热水器》国家标准GB18111—2000的规定。  相似文献   
298.
土壤干湿收缩特征研究进展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吕殿青  邵明安 《土壤通报》2003,34(3):225-228
土壤收缩特征是土壤在干燥、湿润交替变化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土壤容积随含水量改变的关系。本文就土壤容积变化表示方法、土壤收缩特征曲线模型、膨胀土水分运动等方面进行总结和归纳,以便为优先流运动和土壤胀缩运动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99.
高产小麦几个性状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高产小麦在“稳叶控株增穗”栽培途径下产量及有关性状间的相关关系, 寻找该途径的优势及产量进一步提高的限制因素, 本文用SPSS软件对47块采用该途径、单产在7 243~10 610 kg·hm?2范围内麦田的产量、单位面积穗数、穗粒数、粒重、籽粒最大容积、穗颈维管束数、群体维管束数7个性状进行了性状相关性分析。研究表明, 产量三因素中只有粒重与产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 说明粒重是影响“稳叶控株增穗”途径产量提高的主要因素, 且粒重与籽粒最大容积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 认为采取一定措施来增大籽粒最大容积将是提高粒重, 进而提高产量的有效途径。群体维管束总数与单位面积穗数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 表明增加单位面积穗数可达到畅流的目的。研究还对粒重与籽粒最大容积进行曲线拟合, 拟合方程为y=12.925+0.479x, 对群体维管束数与穗数之间进行曲线拟合, 拟合方程为y=-14.231+2.685lnx。  相似文献   
300.
喀斯特森林植被自然恢复过程中土壤有机碳库特征演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研究了茂兰喀斯特森林自然恢复过程中土壤有机碳库特征,结果表明:土壤容重(0~10 cm土层0.94~1.15 g cm-3,>30 cm土层0.98~1.19 g cm-3)、石砾含量(0~10 cm土层19.93 ~26.61%,>30 cm土层20.36 ~32.11%)随恢复进展而减少,随土层加深而增加;土壤容积(0~10 cm土层20.13 ~22.02 m3,>30 cm土层4.16~6.87 m3)、有机碳含量(0 ~10 cm土层21.14 ~52.67 g kg-1,> 30 cm土层11.15 ~25.93 g kg-1)、有机碳密度[(0 ~ 10 cm土层1.91 ~4.03 kg m-2,> 30 cm土层0.39~1.96 kgm-2)、有机碳储量(900 m2样地0 ~ 10 cm土层0.538 ~0.883 t,>30 cm土层0.039 ~0.137 t)、易氧化碳含量(0~10 cm土层5.28 ~33.25 g kg-1,> 30 cm土层5.98 ~ 14.13 g kg-1)均随恢复进展而增加,随土层加深而减少;随恢复进展0 ~ 20 cm土层有机碳稳定性增强、活性降低,>20 cm土层则相反;随土层加深有机碳稳定性增强、活性降低;土壤有机碳随恢复进展总体上具碳汇效应,且早期其量少质低、表聚性强、碳汇效应不显著、固碳潜力大,后期则相反.加强保护喀斯特森林,使其自然恢复,有利于土壤质量的提高和有机碳的累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