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849篇
  免费   132篇
  国内免费   128篇
林业   13篇
农学   133篇
基础科学   110篇
  43篇
综合类   3843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760篇
畜牧兽医   16199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32篇
  2023年   131篇
  2022年   215篇
  2021年   299篇
  2020年   243篇
  2019年   477篇
  2018年   104篇
  2017年   226篇
  2016年   293篇
  2015年   472篇
  2014年   1219篇
  2013年   1445篇
  2012年   2104篇
  2011年   1860篇
  2010年   1524篇
  2009年   1456篇
  2008年   1543篇
  2007年   1175篇
  2006年   1083篇
  2005年   1018篇
  2004年   647篇
  2003年   575篇
  2002年   534篇
  2001年   452篇
  2000年   349篇
  1999年   206篇
  1998年   210篇
  1997年   200篇
  1996年   160篇
  1995年   148篇
  1994年   144篇
  1993年   147篇
  1992年   111篇
  1991年   108篇
  1990年   75篇
  1989年   88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2篇
  1965年   6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4篇
  1955年   1篇
  195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对影响后的性别鉴定胚胎移植妊娠率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性别鉴定胚胎的鲜胚和冻胚移植妊娠率均低于非性别鉴定胚胎,但二者差异不显著(P>0.05),这表明性别鉴定胚胎在生产中应用是可行的。随着胚胎细胞取样数的增多,其移植妊娠率逐渐下降,且冷冻带来的损伤明显增大;性别鉴定胚胎在体外放置时间小于5 h的妊娠率比大于5 h的高,且差异极显著(P<0.01);性别鉴定胚胎移植时受体的最佳移植时间在发情后的7.5~8.5 d;繁殖力好的受体牛移植妊娠率比繁殖力差的受体牛移植妊娠率高,且差异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992.
猪蓝耳病又名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该病是1987年新发现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主要特征是母猪呈现发热、流产、木乃伊胎、死产、弱仔等症状,仔猪表现为异常呼吸症状和高死亡率。因发病猪一般表现出耳朵发蓝,故简称蓝耳病。受感染的种猪场的母猪流产、早产、死胎率可达20%~30%,新生仔猪的死亡率可高达80%以上,在流行过程中存活的仔猪常常发育不良,且容易继发感染其他疾病。猪只一旦感染了本病,  相似文献   
993.
当今养猪业的发展,母猪的饲养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与以往相比,现在所饲养的猪瘦肉率增加,成熟体重变大,泌乳量提高,窝仔数增加,仔猪日增重提高,而母猪的食欲却在下降,这也直接导致了母猪繁殖障碍问题越来越多。  相似文献   
994.
一、诱导母猪发情与发情检测 发情是后备母猪受胎能力和筛选的标记,是经产母猪受胎能力的标记,以及输精时间的标记。[第一段]  相似文献   
995.
妊娠期饲喂水平对初产母猪繁殖性能和胎盘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研究了妊娠期不同饲喂水平对初产母猪繁殖性能和胎盘效率的影响。选择血缘、年龄、体重相近(98.7±5.8)kg的长白×梅山小母猪21头,配种后随机分为4个处理(高、NRC、中、低营养水平),除高水平3个重复外,每个水平6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母猪。试验饲粮为玉米-豆粕型日粮(13.4MJDE/kg,13.5%CP),各处理组试验母猪妊娠期按规定喂量饲喂,妊娠前期分别饲以2.0、1.2、1.0、0.6倍的维持能量需要,妊娠中期和后期分别在妊娠前期基础上提高采食量20%和50%。结果表明:妊娠期不同饲喂水平影响初产母猪的繁殖性能,通过改善母猪的妊娠期营养可提高仔猪初生重、断奶重及断奶成活率,NRC水平饲喂最有利于提高初产母猪的繁殖性能;妊娠期不同饲喂水平对初产母猪的胎盘效率无显著影响,胎盘效率提高有增加窝产仔数,提高仔猪均匀度和成活率的趋势。  相似文献   
996.
1发病情况 重庆某种猪场饲养母猪10头,每头分别于产仔断奶后肌注1头份猪瘟i猪肺疫、猪丹毒三联苗。其中有一头母猪产下12头仔猪,仔猪产出6d后陆续开始发病。至就医时共有6头仔猪发病,其中死亡3头。  相似文献   
997.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是促合成代谢、促有丝分裂和抗细胞凋亡的因子,能调节脊椎动物细胞的生长、分化和凋亡。研究发现,IGF及其mRNA在妊娠早期母猪的卵巢、输卵管、子宫中都有表达。IGF通过内分泌、自分泌或旁分泌机制在母猪早期胚胎发育、胚胎着床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998.
1春季选留后备母猪春季温度适宜,母猪食欲旺盛,泌乳性能好,仔猪的生长发育良好。加上断乳后青绿饲料来源丰富,到秋末冬初选留的后备母猪可达到良好的配种体况。正好在第2年春季产头胎,也可避免或减少繁殖障碍性疾病。2优选二元杂交母猪二元杂交母猪在繁殖上有明显的杂交优势,应  相似文献   
999.
不同胎次母猪繁殖性能及相关回归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对某大型集约化养猪场的长大(或大长)二元杂种母猪群共1693胎的繁殖成绩进行了整理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不同胎次对母猪的繁殖性能影响较大,第1胎繁殖成绩较低,以后逐渐提高,第5、6胎最好,第8、9胎极显著下降;胎次与窝产总仔数、窝产合格仔数间均呈曲线相关,回归方程分别为:y=-0.145 1x2+1.467 3x+7.83和y=-0.174 2x2+1.691 8x+6.590 5,拟合度R2为0.938 1和0.944 3,表明拟合的曲线方程较合理,生产中可利用该方程进行理论推算,以帮助养猪企业进行预期规划。  相似文献   
1000.
二元杂母猪初配年龄与繁殖性能和使用寿命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研究广东省某集约化猪场2003~2004年淘汰的1298头长大或大长二元杂母猪的生产记录资料,运用SPSS软件对不同初配日龄母猪的头胎和终生繁殖成绩及使用寿命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240~269日龄初配母猪头胎产仔数最高,但更易发生繁殖疾病而过早淘汰,终生生产成绩下降和使用寿命缩短,其次是270~299日龄、210~239日龄初配母猪;209日龄以下初配母猪头胎产仔性能较差,但繁殖疾病等发生率较低,终生产仔数最高,使用寿命长;300日龄以上初配母猪繁殖性能和使用寿命均较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