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5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93篇
农学   12篇
基础科学   58篇
  30篇
综合类   181篇
农作物   4篇
水产渔业   10篇
畜牧兽医   33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21.
灰色模型与回归模型在农用地基准地价评估中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农用地基准地价评估对于建立一套完整的农用地价格体系和顺利开展土地资产合理配置、土地整理等农村土地管理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以辽宁省凌源市农用地为研究对象,以农用地定级成果为基础,建立农用地纯收益预测的灰色模型和回归模型,并运用两种模型结合收益还原法对农用地基准地价进行实证评估分析。结果表明:与回归模型相比,灰色模型更加有效的减小了不同自然地理条件和土地利用方式等因素所导致的不同年份纯收益变化对于农用地基准地价的影响,因此,灰色模型在农用地基准地价计算中具有更加突出的优势。  相似文献   
422.
我国荒漠化评价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是世界上受荒漠化危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准确、全面、及时的荒漠化评价有助于人类制订有效的治理措施。从指标体系、评价方法和基准3方面评述了我国近30a来荒漠化评价的研究成果,指出以景观生态学原理和遥感技术为基础的评价指标体系已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但目前仍存在指标选择标准不明确,分级阈值确定存在主观性和评价结果缺乏可信度等问题。评述了欧氏距离法、沙漠化程度指数等评价模型的优点和不足,指出近年来荒漠化评价方法研究与景观生态学和3S技术结合,逐步向多尺度、定量化和简便快捷发展,但仍需对方法的可靠性进行验证。介绍了荒漠化基准研究中的主要观点,并提出可以将荒漠化治理的目标作为基准。  相似文献   
423.
发生分类与中国土壤系统分类的参比基准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Soil classification is the foundation for exchange and extension of research findings in soil science and for modern management of soil resources. This study explained database and research methodology to create a cross-reference system for translating the Genetic Soil Classification of China (GSCC) into the Chinese Soil Taxonomy (CST). With the help of the CST keys, each of the 2 540 soil species in GSCC has been interpreted to its corresponding soil order, suborder, great group, and sub-group in CST. According to the methodology adopted, the assigned soil species have been linked one another to their corresponding polygons in the 1:1000 000 digital soil map of China. Referencibility of each soil species between the GSCC and CST systems was determined statistically on the basis of distribution area of each soil species at a high taxon level of the two systems. The soils were then sorted according to their maximum referencibility and classified into three categories for discussion. There were 19 soil great groups in GSCC with maximum referencibility 〉 90% and 22 great groups between 60%-90%. These soil great groups could serve as cross-reference benchmarks. There were 19 great groups in GSCC with maximum referencibility 〈 60%, which could be used as cross-reference benchmarks until new and better results were available. For these soils, if the translation was made at a lower soil taxon level or on a regional basis, it would improve their referencibility enabling them to serve as new cross-reference benchmarks.  相似文献   
424.
2010年在枯水期、平水期、丰水期对洞庭湖的7个典型断面进行了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采样,共获得底栖动物40种,其中节肢动物16种、软体动物18种,环节动物6种。根据Shannon-Wiener物种多样性指数确定了4个相对清洁的断面和3个污染断面,然后进行23种生物指数的综合评估,结果表明,(甲壳动物+软体动物)分类单元数、Shannon-Wiener物种多样性指数与Goodnight-Whitley指数3个底栖动物生物指数可以用作辨别洞庭湖典型断面水质的敏感生物指数。通过5、3、1记分法对3种生物指数统一量纲后,获得变化范围为3~15的综合生物指数,运用四分法划分出洞庭湖典型断面水质辨别的生物基准:3~6,差;7~9,一般;10~12,好;13~15,很好。据此对7个断面进行重新记分,获得了洞庭湖典型断面水质的基本分区现状:虞公庙、万子湖、目平湖3个断面的水质良好,而鹿角、坡头、南嘴及东洞庭湖4个断面的水质较差。该水质生物学基准基本适合评价洞庭湖典型断面的水质状况。  相似文献   
425.
受地理位置、自然气候等影响,近年来盐湖区旱灾频繁发生,探讨盐湖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设计迫在眉睫.本文依托小型农田水利实施方案,选定灌区规划范围,设定项目建设内容,选定2014年为设计基准年,采用轮灌的灌溉方式.从灌溉制度拟定、灌溉水量计算、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三个方面进行需水量核定.对类似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设计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26.
农田地面高低不平是导致农机行驶时产生振动的原因,想要研究各种农机在不同农田地面行驶时的振动问题,不可避免地要研究不同农田的地面不平度。针对目前国内还未开始系统全面地研究不同农田地面不平度及科研工作者在研究农机振动问题时受限于没有农田地面不平度作为随机激励的现状,设计开发了一套适用于不同类型拖拉机且安装方便的测量系统,并对陕西海升现代农业园区中的3种地面(果园软路面、坚实土路、石子路)的不平度进行了测量与分析,得到3种地面的不平度与功率谱密度曲线。经与标准等级功率谱密度比较,得出软路面和坚实土路的地面等级介于C级和D级之间,石子路的地面等级介于B级和C级之间,表明石子路地面较其他两种地面平整。其结果与所观察到的真实地况相符,从而验证了该套测量系统的可靠性,为以后建立农田地面不平度数据库和研究农机行驶振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27.
基于WebGIS的中国土壤参比查询系统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土壤分类是土壤科学综合研究水平的反映。本研究采用B/S系统架构,利用WebGIS以及相关的计算机技术,在中国1∶100万土壤数据库基础上,以ArcIMS作为土壤地图数据发布平台,使用ArcSDE作为空间数据库引擎,采用关系数据库SQL Server2000统一管理土壤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建立了一个基于WebGIS的中国土壤参比查询系统,实现了GSCC到CST的“傻瓜式”参比。该系统按照参比出发点的不同,即基于单个剖面数据信息,或基于二个系统分类单元的空间分布特征,分三个子模块,分别为基于全国尺度、区域尺度(省级)和单个土体尺度,这样研究人员可以通过友好的交互性界面便捷地查询到尽可能精确的土壤分类参比数据。  相似文献   
428.
自上世纪70年代起,我国开展了田间养分精准管理方法与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包括测土配方施肥、土壤养分测试和作物营养诊断,积累了大量土壤类型、肥力等基础数据以及农村地籍调查、农业普查、作物需肥规律等田间养分管理相关数据。但田间养分精准管理目前依旧存在重研究、轻应用,重理论、轻技术,专业分工太细,分割化、碎片化严重,传统与现代融合不够,可实际应用的产品、技术较少,农户体验差等问题。日渐成熟的信息互联、互通、互享技术与平台,功能日益强化的人工智能技术等,为实现田间养分管理走向精细化、信息化与系统化,进而为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契机。本文从我国农田经营分散的实际国情出发,根据精准施肥原理、认识与定位,提出了“基准+精准”模式的田间养分管理方案,以测土配方施肥为基础,结合数据挖掘技术对现有数据进行综合分析,更新制定当年田间养分管理“基准”施肥方案,包括基肥和追肥的施用数量及施用时间,同时利用云GIS可实现农田数据的空间信息化和施肥方案田块化管理的可视化,为移动端施肥方案的推送和实现田块尺度上的信息化精细管理奠定基础。以数字图像无损诊断作为技术支撑,通过机器学习作物数字图像特征参数来建立营养诊断模型,判断得出作物营养胁迫种类及程度,从而对当季田间作物长势及营养状况进行准实时监测与评价,进而实现对田间“基准”施肥方案特别是追肥施用的“精准”修正。最后通过构建“云+手持终端+数字图像”系统架构实现“基准方案推送—无损诊断—精准修订—成效反馈—方案优化”的动态实施和更新,对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体系进行完善,同时实现相关成果更新和持续利用,解决成果应用的“最后一公里”问题。  相似文献   
429.
由于土壤酶活性可有效地反映土壤重金属的污染程度,因此,本文通过研究Cd、Pb单一及复合污染对土壤酶(脱氢酶、磷酸酶、脲酶、过氧化氢酶、淀粉酶和蔗糖酶)活性的影响,以期选取合适的土壤酶指标作为Cd、Pb污染的生物标记物,为建立Cd、Pb污染生态修复的基准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的土壤酶活性对Cd、Pb的敏感性各不相同,并且酶活性随土壤重金属浓度增加表现为叠加效应或拮抗效应。Cd、Pb单一及复合污染对脲酶活性抑制作用显著,Cd、Pb复合污染对脲酶活性表现为叠加效应,因此,脲酶可作为土壤Cd、Pb污染的生物标记物。通过半数生态剂量模型研究发现:Cd、Pb污染下,50%脲酶活性受抑制的毒性阈值分别为2273和2703;Cd污染土壤的生态修复基准值为1.33mg·kg-1,Pb污染土壤的生态修复基准值为106mg·kg-1。  相似文献   
430.
污染土壤修复基准的研究和相关标准的制定,对于耕地的保护和环境标准的国际接轨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从阐述污染土壤修复基准的概念出发,对污染土壤修复基准的国内外研究进展进行了概述;与此同时,还对国际上污染土壤修复/清洁标准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最后,从我国农业环保存在的问题出发,对污染土壤修复基准这一重大研究课题进行了展望和呼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