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2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19篇
林业   21篇
农学   30篇
基础科学   69篇
  52篇
综合类   388篇
农作物   21篇
畜牧兽医   22篇
园艺   107篇
植物保护   2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52篇
  2012年   67篇
  2011年   65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45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66年   1篇
  1957年   3篇
  1956年   1篇
  195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31.
<正>近日寒流天气频繁来袭,如果管理不善,极易导致棚室蔬菜发生冻害,现将蔬菜受冻后管理技术介绍如下。1灌水保温灌水能增加土壤热容量,防止地温下降,稳定  相似文献   
732.
为了确保春季播种安全,有必要开展播种期地温的监测和冻土融化深度预报业务。利用新疆农八师冻土气象观测资料,运用相关系数和线性回归方法,分析冻土特征及融化过程中地温变化、深度变化规律,建立春季冻土融化预报模型。结果表明,新疆农八师垦区稳定冻土期在11月中旬至翌年3月下旬,冻土最大深度呈逐年变浅趋势,倾向率为-5.4 cm/10 a;冻土结冻日期推后,倾向率为2.0 d/10 a;冻土化通日期提前,倾向率为-1.5 d/10 a。冻土融化期在3月中旬至4月上旬,冻土融化速率在3.1~4.0 cm/d之间。春季地温与平均气温、冻土融化深度与正积温具有显著的正相关,以此建立了相应的预报模型。10 cm地温预报模型历史回代准确率在96%以上,冻土融化深度预报模型历史回代准确率在94%以上。通过模型可以开展春季地温和土壤融化预报业务。  相似文献   
733.
赵宇 《福建茶叶》2023,(2):101-103
建筑室内外热环境品质直接影响人们的活动,茶室建筑在提供文娱场所的同时,对室外热环境也有一定的要求。本文以田螺山茶室为例,通过遥感手段快速获取夏季、冬季的茶室及周边地温,对茶室室外热环境进行分析,并总结不同季节茶室室外下垫面要素对热环境的影响。通过目视解译,本文从地温特征的角度识别水体、草地对茶室室外热环境的影响,结论为:水体在夏季、冬季均有明显的冷岛效应,对茶室室外地温降温明显,而草地受季节因素影响,夏季对茶室室外地地面降温效果弱于冬季。  相似文献   
734.
日光温室在冬季及早春生产中经常遇到湿度大、温差大、光照不足、二氧化碳不足和地温低的现象,导致蔬菜产量低,品质差,影响菜农经济效益.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湿度大、温差大、光照不足、二氧化碳不足和地温低等问题的办法,为提高蔬菜产量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35.
为研究地温调控对高温胁迫下草坪养分动态变化的影响,本研究以匍匐翦股颖(Agrostis stolonifera)为试验材料,以正常生长环境为对照,地下20 cm处控温27、24、21℃为处理,研究地温调控对草坪草养分吸收、草坪土壤养分动态以及土壤微生物和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降温促进了匍匐翦股颖生长,并增加了草坪草生物量,草坪草氮素和磷素吸收量显著增加,并且在21℃处理时效果最好,地上、地下生物量分别比对照增加了44.3%和220.7%,地下部的氮素、磷素吸收量分别增加了147.9%和179.3%。土壤中矿质氮含量降低,在24℃处理下10-20 cm土层最高降低了48.5%。土壤速效磷含量增加,在21℃处理下0-10 cm土层最高,增加了82.5%。土壤微生物量碳含量随着降温幅度的增加,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而10-20 cm土层的微生物量氮含量则呈现上升的趋势,土壤碳、氮、磷循环相关酶活性普遍受到降温处理影响。综上,夏季地温调控促进了匍匐翦股颖生长以及草坪草对土壤养分的吸收,影响了土壤碳、氮、磷循环相关酶活性,改变相应养分的有效性。此外,建议夏季运动场降温后适量补充氮肥。  相似文献   
736.
为探索未来增温情景适应性栽培途径,明确增温、降温麦田及其秸秆覆盖对地温、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2018年在山西临汾建立了增温降温设施并模拟了增温麦田、降温麦田和常规麦田,2019-2020年开展了增温麦田露地(CK1)、增温麦田覆盖(WSM)、降温麦田露地(CK2)、降温麦田覆盖(CSM)、常规麦田露地(CK3)、常规麦田覆盖(RSM)对不同生育阶段5 cm地温、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越冬前至成熟期日平均地温增温、降温麦田分别较常规麦田增幅4.35%、-30.57%,覆盖麦田较露地麦田增幅-2.29%,WSM较CK1增幅-4.08%>CSM较CK2增幅-2.07%>RSM较CK3增幅-0.66%;在返青期至成熟期随生育期延后WSM较CK1、CSM较CK3降温幅度呈增高趋势,CSM较CK2则呈降低趋势;各生育阶段降温幅度均表现为WSM较CK1>CSM较CK3。增温、降温和常规麦田覆盖处理低于0℃天数为CSM>RSM>WSM;增温、降温和常规麦田覆盖处理的降温效应天数为WSM>RSM>CSM;各生育阶段各类麦田覆盖较露地的增温...  相似文献   
737.
基于辽宁CIMISS获取大连气象站2004-2017年浅层(5cm 、10cm、15cm、20cm)土层温度,根据月值获取季值和年值,对年、季、月进行数值统计分析,获取相应的特征规律。结果表明:大连气象站近14年不同深度土层温度变化规律如下:年分布规律先降低后升高确实,2010年是拐点年,且不同深度土层浅层地温变化趋势一致。月分布变化规律如下:月变化跟个月太阳辐射强度有很大关系,具体1-7逐月升高,8-12月逐月降低过程趋势,土层深度跟太阳辐射呈负相关性,各月温度变化率在5度左右。季分布变化规律如下:季变化跟月变化符合一致,土层深度和土层温度在冬季、春季和夏季是呈负相关,秋季呈正相关。各个季节均值和季节太阳辐射强度一致,夏季辐射强度最大,所以平均地温值最高,冬季辐射强度最低,所以平均地温值最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