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5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45篇
林业   30篇
农学   53篇
基础科学   40篇
  181篇
综合类   526篇
农作物   39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39篇
园艺   115篇
植物保护   22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67篇
  2013年   62篇
  2012年   80篇
  2011年   69篇
  2010年   60篇
  2009年   58篇
  2008年   58篇
  2007年   69篇
  2006年   51篇
  2005年   57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6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1种植方法选用增产潜力大、外观品质好的品种,如合丰35、绥农14等。要求种子发芽率90%以上,纯度98%以上。种子播前进行精选,剔除病种及杂质等。同时根据不同土壤环境与病虫害情况,选用合适的种衣剂包衣,有的也可用微肥、菌肥等拌种,增强种子活力。幼苗期为从幼苗出土到分枝出现的阶段,这阶  相似文献   
992.
通过对福建省大田县王岩—百丈坑灰岩矿区及周边地区的实地调查,发现矿区现有植被类型可以分为杉木—称星树—五节芒群丛、杉木—乌饭树—芒萁群丛、粉叶羊蹄甲灌丛、乌饭树+紫珠—五节芒灌草丛、五节芒群落等5种。矿区排土场下游水田农作土0~20cm土层中的Cu、Zn、Cd和Pb含量都符合Ⅱ级标准。针对废矿区和排土场等提出相应的环境整治和植被恢复措施,并为保障矿区造林成功提出相应的高强度营林措施。  相似文献   
993.
土壤环境不良、水分过多或干旱低湿、土壤过酸过碱等因素造成根系呼吸作用受阻,或作物缺素急需补充营养,以及作物生长后期根系吸收能力衰退时,采用叶面追肥可以弥补根系吸肥力不足,取得较好的增产效果。究竟如何施用叶面肥?主要有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994.
正一、什么是叶面肥以叶面吸收为目的,将作物所需养分直接施用叶面的肥料,称为叶面肥。二、叶面施肥的优点(一)土壤环境不良,水分不均衡,土壤过酸过堿、病虫危害等因素造成根系吸收作用受阻或作物缺素急需补充营养以及作物生长后期根系吸收能  相似文献   
995.
地膜覆盖移栽对棉田生态效应及棉花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泗棉3号”为供试品种,研究地膜覆盖移栽和露地移栽对棉田生态效应及棉花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棉花采用地膜覆盖移栽,可改善土壤生态环境,促进棉花生长发育,优化产量构成,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996.
污泥堆肥土地利用对树木生长和土壤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33,自引:3,他引:33  
以沈阳北部污水处理厂污泥为研究对象,开展了污泥堆肥土地利用对树木生长及土壤环境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污泥堆肥不同处理与对照树高相比,增加了11%~25%,地径粗增加了19%~50%,加速了树木生长,缩短了木材的生长循环,增加了木材产量。污泥土地利用不但提高了土壤中N、P及有机质含量,同时明显增加了土壤中Cd元素的含量,不同处理土壤Cd含量比对照增加了12.95%~154.48%,土壤Pb、Cu、Zn含量变化甚微。  相似文献   
997.
甘薯主要病虫生态调节防治技术研究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甘薯对土壤环境的要求和产品无公害目标,增加农田生态系统多样性,适应病菌、害虫与天敌在区域生态系统内的发生、扩散、转移特点,将病虫害管理与土壤管理有机结合,组成对主要病虫防治的生态调节技术。实施结果表明,生态调节防治技术对甘薯细菌性黑腐病、蔓割病相对防效达100%,虫生菌等天敌昆虫寄生率比化学调控防治增加34.7%;土壤有机质略有提高,污染物的总汞比处理前降低17.3%;对协调甘薯库源关系、提高商品产量具有良好效应,单株大中薯重比对照增加9.7%,比化学调控防治技术增加3.0%,鲜薯Vc含量比对照提高43.6%。  相似文献   
998.
我们于1990—1991在山西省榆次市的黄土垣区对旱地玉米地膜覆盖、秸秆覆盖、地膜加秸秆覆盖等几种覆盖栽培形式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地膜加秸秆覆盖能明显改善土壤环境,促进玉米生长发育,产量提高达23.4%,能有效结合单独使用地膜和单独使用秸秆的优势,克服其不足,是黄土高原旱地玉米增产丰收的一项先进技术,宜向该地区推广。  相似文献   
999.
夏季填闲作物对日光温室土壤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日光温室随种植年限的增加,土壤环境恶化的问题,利用温室夏季休闲期设计了4种填闲作物,研究其对温室土壤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夏季休闲期间种植大葱改善了土壤微生物区系,细菌和放线菌数量增多,真菌数量减少,B/F值显著升高,镰刀菌下降了69.17%,同时降低了土壤养分的积累。夏季休闲期间种植甜玉米可大量吸收土壤中多余的营养成分,但真菌数量偏高,B/F值与对照相比相差不大;种植速生叶菜虽然能降低土壤盐分含量,但对降低黄瓜致病菌数量和改善微生物区系组成方面无显著效果;豆科作物毛苕子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土壤盐分含量,但土壤微生物总量有所减少。  相似文献   
1000.
为探索不同颜色地膜覆盖对刺梨园土壤、刺梨树枝梢生长及成花坐果的影响,筛选适宜于刺梨园覆盖的适宜地膜类型,试验以自然生草不覆盖为对照,设置四种不同颜色(无色T1、红色T2、绿色T3及黑色T4)地膜覆盖处理,地膜材质均为PE,比较分析各处理下果园土壤物理性质及微生物碳含量、刺梨树枝梢生长量、成花坐果及产量表现等的差异。结果表明:(1)地膜覆盖均可不同程度提高土壤温度,并导致物候期提前,其中覆盖黑色和红色地膜的处理开花期较对照提前4~5d。(2)覆盖黑色地膜处理下土壤物理参数如盐度、体积含水率、总溶解固体、电导率和介电常数等整体高于对照,其余几种地膜处理无此效果,但其土壤物理性质更趋稳定。(3)覆盖黑色和红色地膜可显著抑制刺梨园杂草生长,覆盖区域内杂草生物量较对照分别减少88.36%和89.5%,显著低于其余处理及对照。地膜覆盖均能增加叶片的叶绿素含量,且绿色地膜对促进刺梨新梢生长最为有利。(4)覆盖无色和黑色地膜均可显著促进刺梨成花,前期坐果量较对照分别增加约43.8%和37%,最终覆盖无色地膜处理的增产效果最为突出,较对照提高52.55%,而黑色地膜因同时会导致果实发育过程中的落果数增加从而其最终产量较对照仅增加14.39%。研究结果说明不同颜色地膜在改善或稳定土壤物理参数、促进树体生长、抑制杂草及提高产量等方面各具优势,生产上可根据需要选择使用,其中无色地膜对提高产量的效果尤其明显,可作为刺梨覆膜栽培的优先推荐地膜类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