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36篇
  免费   53篇
  国内免费   227篇
林业   380篇
农学   103篇
基础科学   694篇
  220篇
综合类   1067篇
农作物   61篇
水产渔业   30篇
畜牧兽医   461篇
园艺   160篇
植物保护   240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60篇
  2022年   102篇
  2021年   102篇
  2020年   98篇
  2019年   107篇
  2018年   44篇
  2017年   86篇
  2016年   96篇
  2015年   122篇
  2014年   157篇
  2013年   169篇
  2012年   206篇
  2011年   272篇
  2010年   207篇
  2009年   222篇
  2008年   203篇
  2007年   170篇
  2006年   139篇
  2005年   136篇
  2004年   113篇
  2003年   98篇
  2002年   68篇
  2001年   79篇
  2000年   53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37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81.
李振清 《猪业科学》2007,24(6):38-39
猪体喷雾消毒是猪病防控消毒工作中的重要环节,近年来已引起广大养猪户的重视并被推广应用,在养猪生产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以往的消毒只是限于对猪舍及其他收容场所的消毒,忽略了对猪体的消毒,给猪病防控留下了隐患.猪体表所携带的病原微生物,可随时污染已经消毒了的圈舍,由圈舍再传染给猪,形成恶性循环,使一些疫病反复发生.猪体喷雾消毒既净化了猪体,也净化了圈舍,对防控猪瘟、猪流感、口蹄疫、猪支原体肺炎、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猪链球菌病、猪痢疾等疫病有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2.
针对喷药机智能化和自动化程度不高、喷雾均匀性较差的问题,对喷药机结构进行了优化设计,并对电气控制系统进行了改进和分析。该喷药机的主要组成部分为驱动模块、药液管理模块、转向控制模块和电气控制模块。通过对喷药机的电气控制系统进行优化,包括采用混合投影方式确定目标位置及利用RBF神经网络方式对采集的目标点进行路径规划,提高了喷药机的智能化和自动化控制水平。为验证喷药机的性能,对其进行控制性能和喷雾均匀性试验,结果表明:喷药机控制性能良好,喷雾均匀性和喷雾效果均得到有效提高。  相似文献   
183.
多旋翼植保无人机风场下喷洒方式对有效喷幅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多旋翼无人机风场下喷头布置对有效喷幅的影响,基于SolidWorks 2016软件对多旋翼无人机前、中、后螺旋桨喷洒区域风场进行模拟仿真分析。在此风场下,通过改变喷头安装位置,研究机身前方两个螺旋桨不同旋向时无人机旋翼风场对雾滴有效喷幅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无人机旋翼旋向和喷头布置对有效喷幅有显著影响:当机身前方两个螺旋桨为内旋、飞行速度为4m/s、飞行高度为2m时,喷头前置和后置的有效喷幅分别为3m和2m;相比机身前方两个螺旋桨为外旋时,雾滴总沉积密度分别高出26.8%和66.7%,且有效喷幅分别多出1m和0.5m。该结果可为无人机植保作业过程中耦合风场扰动下雾滴的漂移、沉积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4.
传统的农药喷雾主要依靠人工喷洒完成,工作效率低、耗时耗力,且对作业人员造成了严重的健康威胁。随着农业现代化水平的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高科技手段被应用在农药喷洒过程中。智能农药喷雾机器人通过自动控制技术,可以实现农药喷雾的全自动化作业。为此,设计了智能农药喷雾机器人,并将自动控制技术应用在喷雾直流电机中,完成了系统总体结构设计、硬件模块电路设计及系统软件流程设计,并进行了试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该直流电机自动控制系统能够提高农药喷雾机器人的作业效率,实现农药喷雾的精准控制,喷雾质量好,有效减少了农药的浪费,防止了对自然环境造成破坏,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85.
使用双针热脉冲(dual probe heat pulse, DPHP)测定冻土热特性时施加热脉冲后会导致加热探针周围的冰融化,使用目前常用的仅考虑热传导(忽略融化相变、冰水两相分界面)的解析解处理DPHP温度数据,会导致在-5 ℃至0 ℃温度范围内无法准确测量热导率 (λ) 和比热 (Cv)。为了能够准确测定冻土的 λCv,有必要考虑DPHP加热过程中引起的冰融化的相变潜热。该研究基于COMSOL仿真软件模拟了考虑相变潜热、相变区间以及移动冰水界面的DPHP测量过程,采用随温度非线性变化的真实冻土热特性进行模拟,并与真实冻土的DPHP测量数据对比。结果表明:1)COMSOL仿真在不考虑相变条件下与无限线性热源模型结果完全吻合(R2 = 0.9989);2)当土壤初始温度低于-5 ℃时,考虑相变发生的COMSOL仿真能够准确模拟试验结果,表现出较高的相关性(R2 > 0.93),在-2 ~ 0 ℃的土壤初始温度范围内,无限线性热源模型的结果与试验测量显著偏离(R2 < 0.0013);3)在不同土壤初始温度下,相变温度为-1.5 ~ -0.5 ℃的仿真结果与试验数据具有较高的相关性(R2 > 0.7)。本研究结果检验了有限元仿真用于真实冻土DPHP研究的可行性,可为准确预测冻土热特性的研究提供方法。  相似文献   
186.
卜燕萍  焦键 《农机化研究》2021,43(2):163-168,173
传统农药喷雾机具作业同步性较低、机械折叠展开复杂及震动幅度大等问题,无法满足越来越严格的作业要求。为此,基于ANSYS对农药喷雾装置进行设计与模态分析。结果表明:不可变数据与喷杆振型存在一定的关联性,计算得到的相关参数具有可靠性。针对各阶段的固有频率进行整合,根据对比分析能够可知:最大误差值为7.15%,二者固有频率大致相同,说明建模分析结果比较准确。试验结果表明:当农药喷雾装置的作业速度为1.25m/s、农药喷射压力为0.3MPa、喷杆与地面之间的距离为600m时,农药喷雾装置的作业均匀性与覆盖性良好,喷杆在喷射过程中没有明显振动现象,沿杆喷雾量、喷头喷雾量及沉积量三者的变异系数分别为13.62%、2.56%、31.25%,符合国家相关标准,满足植保农艺要求。  相似文献   
187.
张佳琛  邓巍 《农机化研究》2021,43(4):191-195,207
针对变量喷雾过程中引起压力变化的问题,为研究其中压力稳定性现象,利用PID恒压控制和PWM变流控制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恒压变流喷雾试验台。在试验台上进行恒压控制试验、喷雾角测量和雾量分布测量试验,从而验证所搭建的恒压变流喷雾装置的恒压稳定性。结果表明:在喷雾流量发生变化时,试验装置能使喷头的喷雾角和雾量分布稳定在固定范围内。  相似文献   
188.
为探究除草剂减量与不同助剂复配使用对田间杂草防效、玉米叶片生理代谢、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通过田间试验设置清水对照(CK)、26%噻隆·异常规剂量单施(T1)、26%噻隆·异酮减量30%+安融乐助剂(T2)、26%噻隆·异酮减量20%+安融乐助剂(T3)、26%噻隆·异酮减量30%+激健助剂(T4)、26%噻隆·异酮减量20%+激健助剂(T5)等6个处理,测定不同处理杂草株防效与鲜质量防效、叶绿素SPAD值、叶片抗氧化酶活性与丙二醛含量、玉米产量及构成因素。结果表明,与T1处理相比,施药后45 d, T3处理的杂草株防效、鲜质量防效均最高,较其他处理分别提高4.22%~14.79%、8.30%~25.16%,T4处理的杂草株防效以及T1、T2、T4处理的杂草鲜质量防效较差;施药后28 d, T2、T3、T4、T5处理SPAD值较T1处理分别显著提高5.38%、10.32%、7.43%、9.69%,其中T3处理叶绿素SPAD值最高;除草剂减量配施喷雾助剂较除草剂单施能够降低玉米叶片的MDA含量以及SOD、POD、CAT活性,其中施药后21 d时,T5处理的MDA含量、SOD、P...  相似文献   
189.
为明确生防制剂对小麦纹枯病和茎基腐病等土传病害的防治效果,以及对小麦的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选用生防制剂拌种和2次常量喷雾开展田间试验。结果表明,生防制剂拌种处理的冬前小麦出苗数、次生根数、次生根长及分蘖数均与空白对照及常规药剂处理无显著差异,株高与常规药剂处理无显著差异,但显著小于空白对照;对小麦纹枯病、茎基腐病防效分别为57.87%、56.64%,显著高于常规药剂处理;理论亩产量为620.2 kg,显著高于空白对照与常规药剂处理。生防制剂处理对小麦出苗安全,对冬前小麦株高有一定抑制作用,对小麦纹枯病和茎基腐病有一定防效,可显著促进小麦增产。  相似文献   
190.
智能施药机器人关键技术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喷施化学农药是病虫害防治最主要的手段,对保证作物的产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传统的施药机械工作效率低,且使用同一施药量进行连续喷施作业易造成农药浪费、环境污染。随着农业智能化发展,机器人被广泛应用到农业植保作业中,智能施药机器人以减少劳动力投入、提高农药利用率、减少农药施用量以及减少环境污染为目的,实现了更加高效、精准的病虫害防治。智能施药机器人是集复杂农业机械、智能感知、智能决策、智能控制等技术为一体的现代农业施药装备,可自主、高效、安全、可靠地完成施药作业任务。为明确智能施药机器人及关键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本文总结了适用于不同作业场景的施药机器人的应用进展,从智能施药机器人的移动平台设计、喷雾装置设计、导航技术、智能识别技术4个方面进行分析,结合施药机器人作业环境的复杂多变性,分析智能施药机器人关键技术的现存问题,阐述智能施药机器人未来的发展趋势是精准变量施药、自主导航以及无人化作业,以期为智能施药机器人在未来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