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7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16篇
林业   8篇
农学   31篇
基础科学   8篇
  62篇
综合类   242篇
农作物   15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20篇
园艺   20篇
植物保护   10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91 毫秒
51.
玉米/大豆间作具有一定的养分利用优势,但是不同供氮水平对玉米/大豆间作体系干物质累积和氮素吸收的调控作用不同。本试验采用田间裂区设计,运用Logistic模型分析,模拟了4个氮水平下玉米/大豆间作作物干物质积累和氮素吸收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玉米、大豆干物质累积和氮素吸收动态符合Logistic模型,相关系数R2均在0.9以上。在N0(不施氮肥)、N1(180 kg·hm-2)、N2(240 kg·hm-2)和N3(300 kg·hm-2)供氮水平时,间作玉米最大生长速率(Imax-B)分别比单作提高34.2%、46.7%、25.9%和25.1%,而相应的供氮水平下,大豆的Imax-B分别降低27.7%、30.3%、16.5%和23.7%,但整个间作系统的Imax-B平均增加32.1%;玉米和大豆干物质的其他模拟参数与Imax-B规律一致。氮素吸收动态与干物质积累表现出同步的变化特点,在N1水平下,单位面积间作玉米的氮素最大吸收量K-N)、最大吸收速率(Imax-N)和瞬时吸收速率(r-N)比相应单作分别提高18.4%、48.9%和25.8%,而间作大豆的K-NImax-Nr-N值比单作处理分别降低15.9%、29.9%和16.69%,整个间作系统氮素分别提高0.4%、13.7%和7.8%;施氮水平对大豆r-N无显著性影响。间作显著地提高了氮素当量比(LERN>1),其中N0水平下LERN值最高,随着施氮量的增加,LERN有下降趋势。在本试验条件下,N2供氮水平下玉米/大豆间作体系干物质积累量和氮素吸收量最高,间作优势最明显。  相似文献   
52.
苹果树内膛和下裙枝上的果实更易得苦痘病,据调查一般发病率是树上部的2-3倍。其原因是:钙的吸收需要以离子形式通过蒸腾作用随水向地上各部位运输流转,也就是说钙的吸收与蒸腾作用强弱有关,内膛和下裙枝通风条件差、见光少,蒸腾作用弱,所以钙离子吸收量少,容易缺钙,引发苦痘病。  相似文献   
53.
小麦在不同的生长发育时期,对氮、磷、钾三要素的吸收量是不同的。这种吸收量还随着自然条件、栽培条件,特别是施肥情况的不同有较大的区别。现将小麦的合理施肥技术介绍如下: 1 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有机肥(农家肥)具有肥源广、成本低、养分全、肥效长、  相似文献   
54.
在贵州黄壤地区开展了以玉米品种(“金玉506”和“黔单24”)为主区,不同施肥量为副区处理的大田裂区试验,探讨贵州两种高密度栽培品种玉米的产量、生物性状、养分吸收和品质对不同施肥量的响应。结果表明:不同施肥量对玉米品种产量有显著影响。“金玉506”产量随施肥量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以常规密度种植推荐施肥量增量15%处理产量最高,达10229.3 kg/hm2;而“黔单24”略有不同,其产量随施肥量增加呈降低趋势,以推荐施肥量处理最高,为9434.1 kg/hm2。从产量构成因素看,品种与施肥量对玉米穗粗和千粒重有显著影响,两种玉米品种的千粒重随施肥量增加均呈增加趋势,增幅分别为2.2%~10.3%和3.2%~6.8%。在生物性状方面,“金玉506”以推荐施肥量增量15%处理玉米的株高、穗位高和茎粗最优,分别为308.5、130.4和2.6 cm;而“黔单24”以推荐施肥量处理株高、穗位高和茎粗达最大,分别为311.6、138.0和2.43 cm。从养分吸收看,品种和施肥量对玉米植株的养分吸收有显著影响,其中“金玉506”植株氮、磷和钾的吸收量均随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增幅分别为24.8%~32.7%、44%~47.8%和5.9%~45.6%;而“黔单24”植株氮、磷和钾吸收量均随施肥量的增加而降低,降幅分别为3.8%~13%、11.8%~23.5%和3.9%~15%。在品质方面,合理施肥量有利于提高玉米的淀粉和粗蛋白含量,而过高施肥量会导致玉米品质的降低。因此,根据不同玉米品种的养分需求规律进行科学合理的施肥有利于促进玉米的养分吸收,提高产量和改善品质。  相似文献   
55.
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不同质量分数硼肥叶面喷施后棉花地上部各器官养分含量的变化规律以及棉花产量和干物质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硼肥质量分数的升高,N、P、K的吸收量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当质量分数达到0.3%时,有助于棉花产量的形成;但超过0.3%时,棉花N、P、K的吸收量随之降低,棉花花铃期的生长发育受影响,从而导致棉花产量下降。  相似文献   
56.
针对污染河水黑臭缺氧、NH4^+—N含量高等问题,研发了一种“漂浮载体悬挂弹性生物膜填料+水生植物并辅以人工微曝气系统”的微曝气生态浮床系统,以漂浮植物水芹为例研究了系统中水芹对N、P的吸收特性和去除作用。结果表明,随着水芹的生长其生物量干重显著增加,生长80d左右时总生物干重在2497.2—3144.4g·m^-2之之间,上、下部生物量比平均为13.4。不同部位水芹N、P的含量不同,总的趋势为含N量叶〉根〉茎,含P量茎〉根〉叶。不同生长时间水芹N、P含量及其吸收速率不同:随着水芹的生长,组织内N、P含量逐渐降低,N的吸收速率总趋势为60-80d〉35-60d〉1-35d,P的吸收速率总趋势为35-60d〉1-35d〉60-80d。而随着水芹的生长吸收N、P的总量却在逐渐增加,吸收N的总量从17.69g·m^-2增加到61.66g·m^-2,吸收P的总量从4.99g·m^-2增加到13.55g·m^-2,这主要取决于自身的生物量和N、P的含量。水芹对N、P的积累主要集中在上部,分别占N、P吸收总量的92.2%-93.4%、92.5%~93.1%。水芹生长35、60、80d时,吸收N量占系统TN去除量的比率分别为4.50%、6.06%和6.87%,水芹对P的吸收量分别占系统去除P总量的18.53%、26.82%、22.00%。水芹对N、P的吸收仅是微曝气生态浮床净化系统去除N、P的一个途径,但水芹根际微生物的作用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57.
氮、磷、钾等各种化肥都可以通过深施来增加作物对肥料的吸收量,降低肥料的损失,达到增产节肥的目的。一般认为将化肥施于地表以下6-10厘米为深施。当施肥深度达到6-10厘米时,化肥氮的挥发损失显著降低,且基本上符合农作物的农艺要求。  相似文献   
58.
一、试验目的 为了获得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参数,得到小麦最佳施肥量、施肥比例、施肥时期,以及土壤养分校正系数、土壤供肥能力、小麦单位产量养分吸收量和肥料利用率等基本参数,为构建作物施肥模型和肥料配方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9.
罗非鱼片在食盐溶液中的渗透脱水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质量分数(10%、20%、30%)、温度(10、20、30℃)及厚度(3、5mm)对罗非鱼片在食盐溶液中的渗透脱水和盐吸收量随渗透时间而变化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鱼片的脱水量及盐的吸收量均随渗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食盐的质量分数是决定鱼片是否脱水的关键因素,鱼片在10%的食盐溶液中表现为吸水,而在质量分数超过20%的食盐溶液中表现为脱水,质量分数越高,则鱼片失水量越多,同时溶质获得量也越高。较薄鱼片的渗透脱水和溶质获得量均高于较厚鱼片。  相似文献   
60.
肖扬  杨瑞卿 《广东农业科学》2011,38(15):124-126
绿化指标的确定是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基础.以充分发挥城市绿地的生态功能、提高城市环境质量为目标,在对徐州市城市主要树种的滞尘量、SO2吸收量测定和分析的基础上,以吸收城市主要污染物、净化城市空气为主要出发点,综合其他因素,对徐州市城市绿地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徐州市城市绿地率达到45%,才能基本满足净化城市空气、建设生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