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7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16篇
林业   8篇
农学   31篇
基础科学   8篇
  62篇
综合类   242篇
农作物   15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20篇
园艺   20篇
植物保护   10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23 毫秒
411.
刘云  曹娜  孙南  高萌  王闯 《安徽农业科学》2023,(11):117-119
通过肥料三要素试验,研究聊城市茌平区当前冬小麦施肥水平的肥效和养分利用效率,结果表明,生产100 kg冬小麦经济产量,氮、磷、钾养分的吸收量分别为N 2.712~2.965 kg、P2O5 1.291~1.304 kg、K2O 2.713~2.806 kg;冬小麦经济系数为48.932%~50.073%;冬小麦氮、磷、钾肥的利用率分别为42.38%、27.15%、54.60%。  相似文献   
412.
为探索轮作周期中不同肥料高效施用技术,通过田间定位试验,设置了不施肥(T1)、常规化肥(T2)、缓控释肥(T3)、稳定性肥料(T4)、BB肥(T5)和在T2的基础上增施生物有机肥(T6)6个处理,研究了不同肥料施用对稻(Oryza sativa L.)-油(Brassica campestris L.)轮作制度下作物产量及养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施用常规化肥处理相比,施用缓控释肥和在常规化肥基础上增施有机肥均可提高水稻和油菜及周年产量,大部分轮作年份达显著水平(P<0.05);不同肥料处理均能提高稻-油轮作水稻季、油菜季及周年作物氮、磷、钾的吸收量和农学利用效率,其中以T6处理效果最好,氮、磷、钾吸收量和农学利用效率均与施用常规化肥处理差异达显著水平(P<0.05),T3处理效果次之,除油菜季磷吸收量外,其他均与施用常规化肥处理差异达显著水平(P<0.05)。综合来看,湖北省稻-油轮作制中施用缓控释肥和增施生物有机肥效果较好,施用BB肥和稳定性肥料的效果略差。  相似文献   
413.
以缓释肥、有机肥为试验对象,常规肥和无肥为对照,研究了不同施肥模式对水稻产量、主要农艺性状以及植株中氮磷钾变化规律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与常规肥相比,缓释肥处理的水稻增产1.9%4.0%,每穗总粒数和实粒数提高1.4%4.0%,每穗总粒数和实粒数提高1.4%2.2%和1.9%2.2%和1.9%3.5%,生育期没有差异,而有机肥处理较之延长23.5%,生育期没有差异,而有机肥处理较之延长23 d;缓释肥处理和有机肥处理均促使肥效后移,水稻生长前期,缓释肥处理的肥料吸收量及吸收比例相对适中,而有机肥处理显著低于缓释肥处理和常规肥处理,水稻生长后期,缓释肥处理的肥料吸收量及吸收比例较常规肥处理高,而有机肥处理显著高于缓释肥处理;与其他处理相比,缓释肥处理表现出干物质积累前期慢、后期快,至成熟期其干物质积累量比常规肥处理增加3.0%3 d;缓释肥处理和有机肥处理均促使肥效后移,水稻生长前期,缓释肥处理的肥料吸收量及吸收比例相对适中,而有机肥处理显著低于缓释肥处理和常规肥处理,水稻生长后期,缓释肥处理的肥料吸收量及吸收比例较常规肥处理高,而有机肥处理显著高于缓释肥处理;与其他处理相比,缓释肥处理表现出干物质积累前期慢、后期快,至成熟期其干物质积累量比常规肥处理增加3.0%3.7%,收获指数提高0.23.7%,收获指数提高0.20.4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414.
为实现化肥减量、保障作物产量,开展稻麦轮作肥效试验,研究化肥减量配施微生物肥对稻麦氮磷钾元素吸收量、产量和土壤养分的影响。试验设2个减少化肥处理,分别为减肥10%和减肥20%;3个微生物肥添加量处理,微生物肥添加量分别为1 200、1 500、1 800 kg·hm-2,以及空白处理和常规施肥对照,共计8个处理。结果表明,化肥减量10%同时配施微生物肥1 500 kg·hm-2可以显著提高稻麦氮磷钾的吸收量,显著增加稻麦的周年产量。此外,按此模式施用,还可以提高稻麦收获后土壤的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因此,按该施肥模式施用对稻麦轮作体系中耕地地力保育和产量提升,减少化肥污染具有积极意义,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15.
冷浸田是浙江省主要低产田类型之一。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肥料配施对单季稻产量及肥料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氮、磷和钾肥增产贡献率分别为15.9%、2.6%和13.6%条件下,施用氮肥水稻籽粒产量比不施氮肥提高了2.7%~18.9%,而且施用氮肥水稻有效穗数较不施氮肥显著提高了43.7%。但氮磷钾肥配施对水稻收获指数、千粒重和穗粒数没有显著差异。水稻籽粒中的氮、磷和钾吸收量占地上部相应吸收量的65.5%、73.9%和12.7%。在平衡施肥条件下,水稻地上部氮、磷(P2O5)和钾(K2O)吸收量比例为5.2:1:4.2。氮、磷和钾的表观利用率分别为40.3%、28.2%和42.7%,肥料偏施利用率显著下降。每生产100 kg籽粒,需要水稻吸收氮、磷(P)和钾(K)分别为1.84、0.349和1.38 kg。在平衡施肥条件下,每施1 kg氮、磷(P2O5)和钾(K2O)肥,可以生产水稻籽粒42.3、148.1和74.1 kg。  相似文献   
416.
氮肥对菘蓝生长及氮素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不同氮素用量对不同生长期菘蓝叶、根产量及其氮素吸收量和土壤硝态氮的影响,为氮素的合理施用提供依据。采用田间小区试验方法,调查菘蓝(Isatis indigotica Fort.)不同生长期根(板蓝根)和叶(大青叶)干质量,并测定叶、根氮素含量和收获期土壤硝态氮。结果表明:施氮量在0~375 kg/hm,大青叶产量随着氮肥用量的增加而增加;当施氮量为150 kg/hm时,板蓝根产量、根冠比、植株氮素吸收量及产值达到最高值,超过150 kg/hm时开始下降。同时,随着施氮量的增加,60~100cm的土壤硝态氮含量相应增加,从而对环境污染的风险明显增大。综合大青叶、板蓝根产量及其氮素吸收量、根冠比、0~100 cm土壤硝态氮的结果可知,氮的合理用量为150 kg/hm。  相似文献   
417.
河西走廊制种玉米氮磷钾适宜用量及需肥进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多点田间试验,对河西走廊制种玉米氮磷钾适宜施用量及需肥进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制种玉米N、P2O5、K2O适宜施用量分别为300、90、75 kg/hm,N、P2O5、K2O利用率分别为33.8%、18.0%、72.0%;生产100 kg种子吸收N、P2O5、K2O分别为2.56、1.11、4.02 kg。制种玉米拔节前段需肥量较大,氮、磷、钾分别占总吸收量的43.6%、37.8%和58.3%;拔节~抽雄分别占22.1%、27.8%和18.3%;抽雄~灌浆期分别占26.4%、19.4%和14.5%;后期较少,分别占8.0%、15.7%和8.9%。  相似文献   
418.
以‘云荞1号’苦荞为材料,在烤烟收获后种植,研究不同施氮量对苦荞产量及养分吸收量的影响,旨在筛选出适合其在玉溪种植的最佳施氮量。结果表明,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苦荞产量表现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生育期随之延长,株高随之增高;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构成因素差异不显著,但施氮量为225 kg/hm2主茎节数、一级分枝最多,单株粒数、单株粒重等产量构成因素较好,获得较高产量(2900 kg/hm2),较CK增产720 kg/hm2,增产率33.03%。苦荞养分吸收量方面,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全株吸收氮量呈现出先增加后减低的趋势,吸收磷和钾量变化趋势与氮一致,并以施氮量为225 kg/hm2的植株养分吸收量最高,其次是施氮量为150 kg/hm2。因此,在该试验条件下,最佳施氮量为150~225 kg/hm2,不但产量高,而且植株养分吸收量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