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5篇
林业   7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92篇
  17篇
综合类   44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6篇
畜牧兽医   10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可调射流泵装置把水电站上游水库水作为动力源,抽吸下游尾水,两股水流均匀混合后为水电站提供冷却水。当电站上下游水位变化时,通过调节可调射流泵喷针开度能维持水电站技术供水压力和流量的稳定,而不可调射流泵却不能。可调射流泵的性能与相同面积比的不可调射流泵有很大不同,可调射流泵的设计计算中不能再照搬不可调射流泵的理论。介绍了可调射流泵的工作原理、设计理论和设计方法。利用该设计理论和方法,结合越南某原型水电站进行了可调射流泵及其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实际运行效果良好。对同类水电站技术供水系统设计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2.
【目的】针对黄河上游水沙调控问题建立多目标模拟模型,确定黄河上游可调水量,为分析黄河上游梯级水库群的调水潜力、有效实施黄河上游水沙调控提供指导。【方法】考虑防凌防洪、供水、发电和冲沙输沙等目标,在已知来水、供水条件下,针对龙羊峡、刘家峡水库理想可调水量、实测可调水量、以水定电、兼顾发电的以水定电4种运行模式,建立黄河上游龙羊峡、刘家峡梯级水库联合调度模拟模型,采用自迭代模拟优化算法求解模型,确定黄河上游梯级水库群的可调水量。【结果】通过对各运行模式下可调水量、发电效率等调控目标的对比分析,可知理想可调水量模式下的可调水量满足兰州断面供水要求,但未达到龙羊峡水电站发电要求;实际可调水量运行模式下的发电与供水均未达到设计值;以水定电运行模式下,兰州断面的供水保证率均达到了设计值,龙羊峡电站的保证出力虽有所提高但并未达到设计值;兼顾发电的以水定电运行模式可以同时实现供水、发电目标。但是,考虑到黄河流域水资源短缺,供需矛盾加剧,流域梯级水电站的实际运行模式由设计初期的"以电定水"转变为"以水定电",应在优先满足流域供水要求的基础上再适当考虑发电效益。所以推荐采用以水定电模式下的可调水量,其多年累计调水量为159.22亿m3。【结论】以水定电模式下的黄河上游可调水量合理可行;黄河上游梯级水库群具有较强的调水调沙潜力,来年补水量小于40亿m3时,平均3年可以进行1次调水调沙,在特丰年份可进行1~2次调水调沙。  相似文献   
53.
陆畅  莫建兵  徐畅  高明  王子芳 《土壤》2017,49(5):1015-1022
为了解重庆市近郊区可调整地类基础地力详情,划分可调整地类开垦为耕地的适宜性级别,本文以重庆市九龙坡区的可调整地类为研究对象,借助3S技术,结合野外调查、采样分析等方法获得可调整地类相关信息,运用层次分析法、模糊数学法进行综合评判,用总分值频率曲线法划分地力等级,用四象限法划分适宜性区域。结果表明:九龙坡区2 353.05 hm~2的可调整地类中,肥力一级地、二级地、三级地、四级地和五级地面积分别为403.96、519.47、617.86、625.46和187.29 hm~2,分别占全区可调整地类总面积的17.16%、22.07%、26.25%、26.57%和7.95%;最适宜开垦、基本适宜开垦、较适宜开垦和不适宜开垦的区域面积分别为243.42、983.55、556.64和660.42 hm~2,分别占全区可调整地类总面积的10.34%、37.96%、23.65%和28.05%。评价结果与实际调查结果吻合度较高,因此,可参照本次评价结果对可调整地类进行适当改良,从而为重庆市九龙坡区耕地占补平衡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54.
柴油机可调两级增压系统高原自适应控制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升某V型柴油机的高海拔性能,通过可调两级增压系统的匹配计算,确定了高低压级涡轮和压气机的特性。基于变海拔稳态工况性能目标,进行了柴油机全工况最佳阀门开度和最佳增压压力的标定计算。建立了柴油机的瞬态响应仿真模型,计算分析了海拔高度对增压压力瞬态响应特性的影响规律。根据最佳增压压力MAP图设计了开环和闭环控制策略,在不同海拔高度下研究其改善增压压力瞬态响应特性的能力。结果表明:与开环控制策略相比,闭环控制策略能更好地改善柴油机变海拔的瞬态响应性能。通过采用增压压力的闭环控制策略,平原工况的增压系统响应时间由2.82 s减少到2.41 s,海拔3 000 m时由3.20 s减少到2.32 s,响应时间减少了27.5%;海拔4 500 m时由3.41 s减少到2.25 s,在很大程度上减弱了海拔高度对发动机瞬态响应特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55.
基于PLC控制的小型割胶机的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慧  张燕 《农机化研究》2015,(1):168-170,195
橡胶是海南的主要热带经济作物之一,其产物可加工成多种制品。橡胶在加工成产品之前需要切割橡胶树使其产生胶乳,才可进一步进行加工生产;但能进行橡胶有效切割的时间很短,所以提高橡胶切割的效率具有很大的经济价值。为此,设计了一款小型割胶机,采用仿人工割胶的方法,并以弧形挡板、刀片块与螺钉弹簧的配合定距来辅助割胶,以达到良好的割胶质量和效果;并基于PLC对橡胶切割过程的控制进行了研究。此小型割胶机的实现能大大提高割胶效率,为橡胶企业的规模化提供了发展基础,并将促使橡胶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56.
玉米深松全层施肥精量播种机关键部件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金  张晋国 《农机化研究》2012,34(5):83-85,90
设计一种玉米深松全层施肥精量播种机,该机具进地一次可完成深松、全层施肥、精量播种、覆土和镇压等多项作业。同时,在介绍整机的基础上,对深松铲和可调全层施肥装置进行了研究设计。通过试验得出:当导肥槽与地面的角度为55°、导肥管与竖直方向的角度不超过45°时,全层施肥效果较好;通过调整施肥调整片,可以达到最佳的全层施肥效果。  相似文献   
57.
微喷头出水口流道形式直接影响其水力性能与工作性能,针对可调式微喷头(GL-8-16)3种改进的出水口流道形式试验,分析了不同压力下的微喷头的微喷灌质量指标。结果表明:3种改进形式的微喷头水力性能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引流连续水平面形式效果最好,其工作性能稳定,喷灌强度降低了17.0%~31.2%,均匀系数提高到24.45%~35.04%,射程增大了22.04%~21.47%。  相似文献   
58.
为提高双向潜水贯流泵装置正反向运行时的水力性能,该研究提出在叶轮前后布置可调导叶,并通过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其水力性能,对比灯泡前置和灯泡后置性能差异.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可调导叶的双向潜水贯流泵装置兼顾正、反向性能,灯泡前置和后置最优导叶角度分别为12°和20°,最高效率分别为67.9%和66.5%,最高效率点...  相似文献   
59.
为实现小批量颗粒饲料生产,设计一种小型可调间隙饲料制粒机,包括环模及配套部件、压辊及配套部件、传动机构等。该制粒机特征为:压辊调节部件位于制粒机外部,能够在不停机的状态下实时调节模辊间隙,保证颗粒饲料的连续生产。同时设计了与该制粒机配套的控制系统。基于弹塑性理论,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内置的Drucker-Prager Cap本构模型对制粒机模辊挤压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模拟结果表明,模辊间隙的设置应与物料的摩擦因数相匹配,适当提高物料的摩擦因数能够避免物料内部滑移耗能,有利于提高颗粒饲料的产量和质量。制造样机并进行了生产试验,以某配方乳猪料为原料,进行制粒机作业性能指标的测定,结果表明:该制粒机生产的颗粒饲料成品含水率为13.53%,直径为3 mm,颗粒含粉率为3.27%,颗粒耐久度(PDI)为94.34%,颗粒硬度为176.03 N,生产率约为42 kg/h,各项指标均达到设计要求,满足小批量颗粒生产的要求。  相似文献   
60.
可调导叶式轴流泵压力脉动数值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轴流泵叶轮内部的压力脉动是影响其运行稳定性和叶片疲劳破坏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了研究压力脉动的特征和根源,探索压力脉动的水力优化方法,应用CFD方法模拟轴流泵内部非定常流动,在模型试验结果验证的基础上,计算了叶轮叶片和导叶表面的压力脉动,采用快速傅里叶变换进行信号处理和分析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叶轮叶片表面压力脉动的主频是导叶通过频率,导叶表面压力脉动的主频是叶片通过频率;在小流量工况下,通过调节导叶角度可以显著降低叶轮叶片和导叶表面因动静干涉引起的压力脉动,从而降低疲劳破坏的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