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010篇 |
免费 | 16篇 |
国内免费 | 87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13篇 |
农学 | 342篇 |
基础科学 | 93篇 |
117篇 | |
综合类 | 2723篇 |
农作物 | 572篇 |
水产渔业 | 17篇 |
畜牧兽医 | 24篇 |
园艺 | 118篇 |
植物保护 | 9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5篇 |
2023年 | 32篇 |
2022年 | 63篇 |
2021年 | 58篇 |
2020年 | 51篇 |
2019年 | 67篇 |
2018年 | 40篇 |
2017年 | 73篇 |
2016年 | 116篇 |
2015年 | 105篇 |
2014年 | 179篇 |
2013年 | 173篇 |
2012年 | 242篇 |
2011年 | 256篇 |
2010年 | 230篇 |
2009年 | 296篇 |
2008年 | 228篇 |
2007年 | 175篇 |
2006年 | 192篇 |
2005年 | 159篇 |
2004年 | 122篇 |
2003年 | 77篇 |
2002年 | 93篇 |
2001年 | 104篇 |
2000年 | 97篇 |
1999年 | 104篇 |
1998年 | 112篇 |
1997年 | 86篇 |
1996年 | 53篇 |
1995年 | 65篇 |
1994年 | 57篇 |
1993年 | 77篇 |
1992年 | 60篇 |
1991年 | 50篇 |
1990年 | 42篇 |
1989年 | 50篇 |
1988年 | 4篇 |
1987年 | 3篇 |
1985年 | 3篇 |
1984年 | 3篇 |
1983年 | 3篇 |
1977年 | 1篇 |
1965年 | 29篇 |
1958年 | 13篇 |
1957年 | 31篇 |
1956年 | 14篇 |
1955年 | 3篇 |
1954年 | 1篇 |
1953年 | 4篇 |
1952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1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92.
93.
94.
95.
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不同移栽密度和氮肥用量对单季杂交晚稻浙优18产量及主要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移栽密度的增加,极显著地提高有效穗数,但每穗粒数和千粒重却明显下降,从而导致移栽密度在10.00万~26.67万丛·hm2的6个处理间的产量差异不显著;氮肥用量的增加极显著地提高有效穗数,而每穗总粒数和每穗实粒数却表现为极显著的下降趋势,纯N用量180、270、360和450 kg·hm-2处理间的产量无显著差异,但该4个处理的产量显著高于纯N用量90 kg·hm-2处理和不施肥对照。综合分析认为,浙优18在台州作单季晚稻栽培,视肥水条件,移栽密度以11.50万~16.00万丛·hm-2、纯N用量以180 kg·hm-2左右为宜。 相似文献
96.
不同肥力稻田晚稻水氮耦合效应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不同土壤背景氮稻田中,采用不同的水氮管理模式,研究了灌水和施氮方式对晚稻的产量、农艺性状、氮肥利用率及节水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淹水灌溉相比,湿润灌溉技术能使晚稻产量提高5.1%~6.5%;土壤氮残留量增加0.4%~2.3%;氮肥农学利用率、吸收利用率、生理利用率分别提高12.6%~113.4%、0.4%~19.7%、11.3%~92.9%,且增幅随着土壤背景氮的上升而提高;节省水资源18.0%~34.3%。施氮方式上,以氮素基肥:追肥为50:50的效果最佳,与农户传统的70:30比例相比,产量提高0.3%~8.9%,并表现出低肥田淹水条件下增幅大、高肥田湿润条件下增幅大的现象;氮肥利用率虽都有一定的提高,但除低肥田外,中、高肥田中差异不显著。试验还发现,氮肥利用率与稻田土壤背景氮呈直线负相关,r = -0.9919;氮肥流失量随着土壤背景氮的增加而上升。研究表明,采用合理的灌溉和施肥,能有效地提高氮肥利用率、增加水稻产量,并节省灌溉用水。但在土壤高背景氮的稻区,最主要的问题是大量减少氮肥用量,以减少氮素流失,降低氮肥对环境的污染。 相似文献
97.
Ⅱ优505系南平市农科所用Ⅱ优-32A×南恢505选育而成的杂优新组合,2009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98.
99.
100.
(续第11期)1.解决了双季稻田油菜生产的季节矛盾目前,我省双季水稻大田生长期180天左右,油菜全生育期220天左右,稻-稻-油生产全生育期约需400天。安仁县通过集中育苗,使油菜苗期40天在苗床度过,将稻-稻-油大田生长周期控制在360天以内;又通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