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0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27篇
畜牧兽医   5篇
  2023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6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1.
犬低温体外循环综合监测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借助现代医学监测设备,首次在我国兽医临床对28只低温体外循环的犬系统开展了生命体征综合监测的研究。结果表明,密切观察动态心电(ECG),结合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心率(HR)的变化,是判断循环功能、冠状动脉灌注、心肌缺血改变、保证脑血流通畅以及辅助转流时间长短的主要参考指标。保持良好的血气监测水平,是达到满意组织灌注不可缺少的指标;进一步证实,体外循环期维持良好的血钾水平,并于主动脉开放后10min适时补钙,有利于心脏收缩与复苏,对减轻心肌再灌注损伤具有重要作用。研究提示为确保每只手术犬在低温体外循环的肝素标准化以及合理使用鱼精蛋白用量,激活全血凝固时间(ACT)的监测必须个体化。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血清肌酸磷酸激酶(CK)及其同工酶(MB)在CPB心脏直视手术围手术期的动态变化,以了解其在围术期的变化规律,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依据。方法20例患者分别在术前1d,术后1h、1d(约15~18h)、2、3、4、5、6d晨分别取静脉血,留肝素化血浆测心肌酶,并同时作标准12导联EKG,20例患者分为冠状动脉搭桥术和先天型心脏病修复术2组。结果2组患者术前心肌酶均在正常范围,术后1h同时升高到术前的2~43倍,与术前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2组间心肌酶的释放量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CHD组的5种心肌酶较CABG组的要稍微高一些,而CHD组较CABG组恢复的快一些。结论2组术前心肌酶均在正常范围,CK-MB释放术后1h达高峰,恢复最快,CK次之,术后心肌酶释放的高峰时间和恢复次序基本一致,心脏术后心肌酶升高的倍数如大于5倍尚不能诊断PMI,CK及CK-MB对CPB心脏直视手术后围术期心肌损伤的程度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度。  相似文献   
13.
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术因全身麻醉时间长,手术创伤大,非生理情况的体外转流等因素,使病人呼吸功能受到较大的影响,术后呼吸道并发症多,直接影响着手术的预后,因此围术期的呼吸道护理至关重要.多年来,我院附属医院对此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现将护理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60分钟以上体外循环15例临床分析章五一,姜杰(广东农垦中心医院心胸外科,湛江524002)体外循环成功地应用临床以来,其设备、性能及材料的不断更新,使之要接近人体的正常生理。但是,体外循环是一种控制性休克,仍无法完全符合人体的生理要求,循环的时间越...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总结15例婴儿先天性心脏病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2005年2月至2008年10月,对15例2~12月龄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行手术治疗,其中体外循环下行心内畸形一期矫治13例,常温下行动脉导管结扎及肺动脉环缩术各1例。结果住院期间死亡1例(6.7%),1例严重肺部感染治愈。本组术后平均机械通气时间为(30.9±33.3)h,术后住1CU时间为(49.2±40.3)h,住院时间为(49.2±8.6)d。14例患儿均痊愈出院。术后随访3-36个月,无并发症出现。功能单心室患儿经皮血氧饱和度为75%-85%,心功能Ⅱ级。结论对有症状且有手术指征的先天性心脏病婴儿行手术治疗,可以获得满意效果,精细的手术操作及妥善的围手术期处理是关键。  相似文献   
16.
在心脏空跳中进行心内直视手术是近几年来新兴的一种较接近生理的心肌保护方法。我院自1996年7月~1998年12月,在心脏跳动中进行心内直视手术52例,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男25例,女27例,年龄5~46岁,体重8~57kg。房间陋缺损28例,室间隔缺损17例,肺动脉瓣狭窄3例,左房粘液瘤、三尖瓣下移、二尖瓣狭窄、房间隔缺损+肺动脉瓣狭窄各1例。1.2 体外循环的方法与实施使用Sarns8000型人工心肺机,鼓泡式氧合器,动脉微栓过滤器。转流前将预充液加温至32℃左右。常规建立体外循环,尽快调整好体内血容量平衡,维…  相似文献   
17.
我院自1997年始开展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为了使该手术的体外循环灌注更合理,现对1997年9月至1998年7月进行的12例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的体外循环灌注作一分析。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12例,男5例,女7例,年龄5~12岁,体重16~31...  相似文献   
18.
60例体外循环手术护理的配合与体会柯立(广东省农垦中心医院手术室,湛江524002)体外循环手术护理的配合对手术成功否有重要意义,目前文献有关这方面报道很少,为此我们对60例作了观察,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60例中,男28例,女32例,年龄5~2...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围术期不同剂量利多卡因的脑保护效应。方法:将择期心脏直视手术患者42例随机双盲分为3组,低剂量利多卡因组(A组)(lm g/kg),高剂量利多卡因组(B组)(2m g/kg)及对照组(C组),于转流前(Ⅰ)期、鼻咽温(NPT)降温稳定(Ⅱ)期、NPT复至36℃(Ⅲ)期及手术后24h(Ⅳ)期,同步采集桡动脉和颈内静脉血检测脑氧合,脑代谢情况及肌酸激酶BB(CKBB)含量。结果:各组Ⅱ期的脑动静脉氧含量差(Ca-vO2)及脑氧摄取率(CO2ER)均比转流前(Ⅰ期)降低(P<0.05);与Ⅰ期比较,各组的血乳酸含量在Ⅱ、Ⅲ期呈进行性升高(P<0.05或<0.01),术后24h则恢复转流前水平;于Ⅱ期,B组的脑乳酸氧指数(LO I)明显低于A、C组,于Ⅲ期,A、B组的LO I均明显低于C组(P<0.05或<0.01);各组的CKBB在Ⅱ,Ⅲ,Ⅳ期均比转流前明显增高(P<0.01),其中B组增加幅度最低(P<0.05)。结论:高剂量利多卡因(2 m g/kg)用于浅低体温体外循环期间可以改善脑氧合,降低LO I,具有一定的脑保护效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重症心肌瓣膜置换术的体外循环管理,以提高体外循环管理质量,增加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方法:采用常规的体外循环对37例重症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施行体外循环管理。结果:心肺转流时问40~420min.主动脉阻断时间22~l54min.心脏停跳时间26~160min.转流中平均动脉压为50~80mmHg,中心静脉压为0~7.0mmHg。心脏自动复跳29例(占78.4%).电击复跳8例(占21.6%)。术后死亡2例,死亡率5.4%。结论:选用性能良好的膜武肺、保证组织的充沛灌注、维持良好的动脉压及尿量以及采取良好有效的心肌保护方法、做好辅助循环的支持、适当延长辅助循环时间能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