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0644篇 |
免费 | 549篇 |
国内免费 | 1709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521篇 |
农学 | 1233篇 |
基础科学 | 1093篇 |
2881篇 | |
综合类 | 4094篇 |
农作物 | 1029篇 |
水产渔业 | 408篇 |
畜牧兽医 | 648篇 |
园艺 | 346篇 |
植物保护 | 64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01篇 |
2023年 | 245篇 |
2022年 | 452篇 |
2021年 | 437篇 |
2020年 | 489篇 |
2019年 | 606篇 |
2018年 | 488篇 |
2017年 | 604篇 |
2016年 | 746篇 |
2015年 | 549篇 |
2014年 | 675篇 |
2013年 | 858篇 |
2012年 | 841篇 |
2011年 | 870篇 |
2010年 | 697篇 |
2009年 | 601篇 |
2008年 | 488篇 |
2007年 | 557篇 |
2006年 | 454篇 |
2005年 | 358篇 |
2004年 | 253篇 |
2003年 | 222篇 |
2002年 | 165篇 |
2001年 | 150篇 |
2000年 | 133篇 |
1999年 | 132篇 |
1998年 | 103篇 |
1997年 | 98篇 |
1996年 | 102篇 |
1995年 | 69篇 |
1994年 | 68篇 |
1993年 | 56篇 |
1992年 | 57篇 |
1991年 | 42篇 |
1990年 | 38篇 |
1989年 | 25篇 |
1988年 | 16篇 |
1987年 | 22篇 |
1986年 | 10篇 |
1985年 | 7篇 |
1984年 | 4篇 |
1983年 | 1篇 |
1982年 | 1篇 |
1981年 | 2篇 |
1980年 | 1篇 |
1979年 | 1篇 |
1963年 | 2篇 |
1962年 | 6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为了优化李氏禾(Leersia hexandra Swartz)铬修复时的施氮效率,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5种氮肥形态(硝酸钙、尿素、氯化铵、硝酸铵、硫酸铵)对李氏禾铬修复性能、生长指标和根系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不施氮肥)相比,施加的5种形态氮肥均促进了李氏禾生长,提高了根系活力,改变了根系形态特征,有利于提高李氏禾铬含量、铬累积量、富集系数和土壤铬去除率。施加硫酸铵的李氏禾生物量和根平均直径最大,分别为对照的5.54倍和1.51倍,其根系活力比对照增加108%;施加硝酸铵的李氏禾总根表面积和总根体积最大,分别为对照的2.17倍和1.99倍(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李氏禾的生物量、根平均直径、总根表面积、总根体积和根系活力均与土壤铬修复效率有关。其中,施加硫酸铵处理的富集系数和土壤铬去除率最高,分别为对照的1.45倍和5.56倍。研究表明,施加硫酸铵比其他氮肥形态更有利于提高李氏禾铬污染土壤修复效率。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不同施肥水平对黑小麦产量和氮利用率的影响,在洪洞县小麦试验基地开展大田试验。试验以“运黑161”为供试品种,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设计,设0 kg/hm2(N0)、144 kg/hm2(N144)、192 kg/hm2(N192)、240 kg/hm2(N240)4 个施氮水平,研究黑小麦在不同氮肥水平下的株高、产量、籽粒蛋白质含量和氮利用率的变化。研究表明,与不施肥相比,施氮可增加黑小麦孕穗至成熟期株高。随施氮量的增加,成熟期穗数和穗粒数也增加,产量以施氮量240 kg/hm2最高,达6 048.45 kg/hm2,较其它氮肥提高6.04%~134.30%,但与施氮量192 kg/hm2处理间差异不显著。氮肥农学利用率以施氮量192 kg/hm2最高,达16.26%。总之,施氮量为192 kg/hm2更利于“运黑161”降低氮肥投入,节约成本,实现产量和氮效率的同步提升。 相似文献
3.
基于2019-2022年夏玉米播期试验资料,分析夏玉米生理成熟后延迟收获对子粒农艺性状改善、增产效应。结果表明,早播10 d至晚播20 d处理的有效灌浆结束日均比生理成熟期延后,子粒有效灌浆持续日数依次比其花后10 d至生理成熟期日数延长28~9 d,播期每推迟10 d延长日数减少6.3 d。子粒农艺性状有明显的改善,百粒重、穗粒重提高,子粒增产效应明显,理论产量增产率16.95%~7.66%,增产量1 960.36~681.51 kg/hm2,对照增产最多,比晚播10、20 d增产粮食多2.4~2.9倍。为华北地区提高气候资源利用效率和粮食生产提质增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在河南省鹤壁和原阳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不施氮(CK)、种肥同播(T1)、5叶期一次性施肥(T2)和10叶期一次性施肥(T3),对夏玉米生长发育、氮素积累转运及产量的影响,明确夏玉米包膜尿素1∶1配施普通尿素适宜的一次性施肥时期。结果表明,鹤壁和原阳T1处理产量最高,分别为12 700 kg/hm2和10 945 kg/hm2,但与T2处理间差异不显著,较T3处理分别提高14.2%和10.9%;干物质积累量较其他处理分别提高5.6%~25.1%和1.6%~21.2%。不同生育期T1处理叶片SPAD值和叶面积指数均达最高。鹤壁和原阳T1氮肥表观利用率最高,分别为35.2%和35.5%,较其他处理分别提高5.6~14.7个百分点和3.2~13.6个百分点;氮素积累量较其他施氮处理分别提高13.8%~34.5%和14.5%~41.5%。T1处理土壤氮素依存率低于T2和T3处理。综上,种肥同播提高了夏玉米产量、氮肥效率、叶片SAPD值和叶面积指数,保持较高的氮素吸收速率,降低了土壤氮依存率,满足夏玉米整个生育期的氮素需求,实现了夏玉米高产和高效施肥。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阶段水分亏缺(亏水+不亏水WLWH、不亏水+亏水WHWL、亏水+亏水WLWL、不亏水+不亏水WHWH)和不同施氮量(NZ:0,NL:0.2 g/kg,NH:0.4 g/kg)对小桐子生长、生理指标和灌溉水利用效率的影响,通过盆栽试验,发现WLWH的生长和灌溉水利用效率均显著高于WHWL;作物的灌溉水利用效率随施氮量的增大而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在NL水平下达到最大值;与高水高氮的处理NHWHWH相比,中水低氮处理NLWLWH节约灌溉水27%,节约氮肥使用量50%,小桐子株高减少31%、总干物质量减少35%,灌溉水利用效率减少13%,但茎粗增加13%,根冠比增加20%.可见小桐子在第一阶段处理(40~90 d)幼树期对水分的需求量较小,适度的亏缺灌溉可提高灌溉水利用效率;小桐子在第二阶段处理(90~140 d)处于旺长期,对水分的需求量较大,增大灌水量可大幅度促进小桐子生长及其干物质量的积累.全生育期实施亏缺灌溉,可提高小桐子自身适应外界环境能力,抗干旱胁迫能力也逐渐增强,但WLWL水平下的小桐子生长缓慢.经综合分析,认为处理NLWLWH可作为干旱地区条件下的小桐子灌溉和施氮制度. 相似文献
6.
根据关中灌区自然经济条件,提出了一种新的机械化模式。经过9年实践表明,采用该模式,无论丰年、平年、灾年均可大幅度增产,能提高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使丰、灾年间产量波幅减小,更趋稳定。 相似文献
7.
考虑动力稳定装置的轮轨非线性接触、轮轨间的间隙传动、夹钳油缸和水平油缸的等效刚度建立了动力稳定装置动态特性键合图模型.使用分段函数表达式实现了轮轨间的间隙传动.针对不同夹持力对于能量的传递效率与作业效果进行了深入分析与探究,确定了所需最小的水平油缸的推力. 相似文献
8.
9.
短周期间歇光照对肉用仔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7日龄时,肉服仔鸡由接近全日制光照改变为1h光照,3h黑暗的短周期简歇光照。结果表明,短周期间歇光照的肉仔鸡饲料报酬和饲料利用率提高,氮平衡试验表明,增加肉用仔鸡的光周期,粪氮分泌量减少,饲料氮在鸡体内的沉积增加,而饲料氮的摄入量并未增加,因而使得饲料氮的利用率和到提高。 相似文献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