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篇
  免费   2篇
林业   1篇
农学   14篇
基础科学   5篇
  3篇
综合类   42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7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糙皮侧耳(Pleurotus ostreatus)菌株‘新河大P-2号’为岀发菌株,利用多功能等离子体诱变技术(multifunction plasma mutagenesis system,MPMS)对菌丝进行诱变,获得367个在黍子(Proso millet)秸秆培养基上生长良好的菌株,通过拮抗实验获得39个诱变...  相似文献   
2.
采用根管土柱栽培的方法,研究了拔节期和抽穗期切断不同深度(20 cm和40 cm)根系对黍子根系整体及地上部营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断根相比,在抽穗期和拔节期断掉20 cm或40 cm以下根系,均能导致黍子株高、旗叶叶绿素含量、旗叶SOD与POD活性、单株绿叶面积、总根活力、总根长、总根重及产量明显降低,旗叶M DA含量明显增高。抽穗期断深层根对黍子的影响大于拔节期。但同一生育时期不同深度断根处理间黍子产量差异未达显著水平,表明深层根系(40 cm以下根系)对产量的贡献更大。  相似文献   
3.
不同行距对黍子农艺性状、经济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晋黍9号为试验材料,研究了相同播种量条件下8个不同行距处理对黍子农艺性状、经济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行距增加,黍子株高、穗长、穗重、穗粒重、单株重量、收获指数及产量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而茎基粗和有效分蘖数呈逐渐减少趋势;行距对黍子的株高和千粒重没有显著影响,对有效分蘖数、穗粒重和穗重影响较大;相关、多元回归和通径分析表明,黍子产量与株高、穗长、茎基粗、有效分蘖数、穗重、穗粒重、单株重量和收获指数之间极显著相关,穗长、有效分蘖数和穗粒重是对黍子产量影响较大的3个因素;综合因子值分析表明,35cm行距处理有较理想的产量构成因子,群体空间分布均匀,可获得较高产量,其次为行距30和40cm处理。  相似文献   
4.
为筛选胡麻田野黍子的高效除草剂,进行了7种除草剂防除胡麻田野黍子应用研究.结果表明,50 g·L-1唑啉草酯乳油75 g·hm-2(有效成分、下同)的株防效为86.48%,鲜重防效为92.87%;10.8%高效盖草能乳油145.8 g·hm-2的株防效为90.83%,鲜重防效为96.27%.150 g·L-1精吡氟禾草...  相似文献   
5.
冀北是我国黍子的主要产区.冀北地区自然气候条件和农业生产条件是十年九旱、土地瘠薄,而黍子的生态适应性正和冀北地区自然气候条件和农业生产条件相一致,具有其他作物不可替代的地位.并且,黍子在生产上投入少,产量稳定,种植效益显著.然而近年来,黍子生产中存在的品种老化、品质下降等主要问题,要求亟待选育出丰产性更好、品质优良、抗逆性和适应性更强的新品种.经多年努力,张家口市农业科学院育出高产、抗旱、耐瘠,适宜中下等肥力干旱、半干旱地区种植的黍子新品种冀张黍2号.  相似文献   
6.
黍子每形成1克干物质需消耗水分293克,比小麦、玉米、高粱等少9.9%~75.1%;种子发芽时,仅需要吸收相当于种子重量25%的水分,比小麦(50%)、玉米(70%)、高粱(75%)等都少;而且生长期短,一般为80~90天,短的仅40~60天:所以,黍子是抗旱救荒的理想作物。其主要种植技术是:  相似文献   
7.
《内蒙古林业》2008,(6):38-38
五谷,是我国历史上相传下来的名词,常见于我国古籍中。据研究,最早记载这一名词的是《论语》,当时的五谷是指:稻、稷、菽、麦、黍,即稻子、谷子、豆子、麦子、黍子,泛指粮食作物。《管子》中曾将“稷”改为“秫”(指高梁),《素问》中曾将“菽”改为“豆”,仍与之相同。  相似文献   
8.
冀北是我国黍子的主要产区。冀北地区自然气候条件和农业生产条件是十年九旱、土地瘠薄,而黍子的生态适应性正和冀北地区自然气候条件和农业生产条件相一致,具有其他作物不可替代的地位。并且.黍子在生产上投入少,产量稳定,种植效益显著。然而近年来,  相似文献   
9.
黍子是山西省晋北、晋西等干旱、半干旱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也是山西省忻定盆地以南二年三作区麦茬复播的重要作物,而且是山西省主要的抗旱救灾作物,在山西省的旱作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九五"期间针对山西省黍子生产上仍以农家种为主,品种混杂退化、产量低、品质差,已推广的品种远不能满足生产发展的需要等情况,于1998年育成中熟黍新品种晋黍5号,经过3年的生产示范表明,该品种产量高、品质优、适口性好,且抗倒伏、抗旱能力强,适宜推广范围大,并对其栽培技术进行研究,以便为该品种的大面积生产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0.
黍子抗旱力强,它每形成1克干物质只消耗水分293克,比小麦、玉米、高粱等少9.9%~75.1%。黍子种子发芽时,仅需要吸收相当于种子重量25%的水分,比小麦(50%)、玉米(70%)、高粱(75%)等都少,而且生长期短,一般为80~90天,有的仅40~60天,是我国传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