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凌云县阁楼公社,是个七分石头三分土的大石山区,山高地不平,居住分散,一百八十多户人分布在六十三个山(山弄),周围五十里,水源缺乏,饮水困难,八成以上耕地是岩窝土,土质瘦薄,自然条件很差。解放前,受地主的压迫和剥削,人民生活十分穷苦,大部分贫农、下中农都养不起猪。解放 相似文献
2.
随着人们膳食结构的改变,绿色食品的需求量不断增加,肉牛生态养殖技术不断完善和改进.在养殖过程中,合理利用各种资源,以绿色环保为基础,加强生态养殖技术的应用,提升肉牛养殖总体效益,进而拉动区域经济发展.本文从科学建场、选择适宜饲养方式、采用杂交改良技术、推广种草养畜和微生物技术、科学饲养、选择适宜的育肥方法以及加强日常管... 相似文献
3.
4.
2008年,凌云县泗城镇陇雅村农民杨正会在退耕还林地的石旮旯种植了10亩“十大功劳”中草药.2013年第一轮采伐,每亩收获5000斤,每斤的价格为1.3元,平均每亩每年收入1300元. 相似文献
5.
时下正值凌云县茶叶冬剪季节,与往年不同的是大部分茶园里机声隆隆,机械绿篱剪取代手工修剪,工效是手工修剪的 ̄倍,每710天可为茶农节约工钱 ̄元。4060逻楼镇综合场种茶大户冯文阳在外营销茶叶时,看见城市园林工人用绿篱剪修剪路树。于是年2004月他花元购买了一台绿篱剪对自家的茶园进行冬剪。原来全家个人半个月才剪完的茶园,现在1040003用绿篱剪仅用天时间。当地茶农纷5纷请他去为自己的茶园进行冬剪,他每天收取元服务费。去年一个70茶叶冬剪季节,冯文阳不仅收回购买绿篱剪的成本,还赚了元服1200务费。现在在该县逻楼镇综合场、莲灯异地安… 相似文献
6.
广西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林业分会 《广西林业》2009,(2):18-21
2002年广西全面启动退耕还林工程建设以来,坚持以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为主导,积极实施“退耕还林,封山绿化,以粮代赈,个体承包”的政策措施。至2007年止,已在112个县(市、区、场)完成退耕还林工程造林面积83.4万公顷,其中退耕还林地造林23.27万公顷,配套荒山造林53.47万公顷,封山育林6.67万公顷;国家投入种苗、粮食及造林等专项补助经费约40亿元。 相似文献
7.
8.
在凌云县加尤镇伟八村,放眼望去,一片青青的桑园在大石山区格外引人注目,令人不得不感慨桑蚕产业已是该县大石山区不可替代的一项农业支柱产业。自国家“东桑西移”战略性工程实施以来,该县抓住机遇,发展桑蚕这一主打产业,经过10多年的发展,桑蚕产业已成为该县重点农业产业之一,大部分群众通过发展桑蚕产业住进了楼房,购买了汽车。 相似文献
9.
日前,国家林业局向全国公布了第三批中国名特优经济林之乡名草.我区的宁明县、德保县、那坡县、凌云县和北流市荣获“中国名特优经济林之乡”称号。 相似文献
10.
<正>2010年4月16日,凌云县水产畜牧兽医局接到群众报告:4月15日下午该县玉洪乡江更村村民进山采猪食时,在位于达内沟溪流湍急处发现1尾棕黑色的当地称为狗鱼的四脚爬行动物,当即捕获并送至当地乡政府暂养。凌云县水产畜牧兽医局获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