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6505篇 |
免费 | 976篇 |
国内免费 | 2661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975篇 |
农学 | 3799篇 |
基础科学 | 1031篇 |
4668篇 | |
综合类 | 12168篇 |
农作物 | 3219篇 |
水产渔业 | 244篇 |
畜牧兽医 | 1708篇 |
园艺 | 932篇 |
植物保护 | 139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83篇 |
2023年 | 553篇 |
2022年 | 897篇 |
2021年 | 1085篇 |
2020年 | 1091篇 |
2019年 | 1138篇 |
2018年 | 900篇 |
2017年 | 1374篇 |
2016年 | 1510篇 |
2015年 | 1182篇 |
2014年 | 1566篇 |
2013年 | 1721篇 |
2012年 | 2057篇 |
2011年 | 1908篇 |
2010年 | 1535篇 |
2009年 | 1392篇 |
2008年 | 1170篇 |
2007年 | 1219篇 |
2006年 | 1062篇 |
2005年 | 925篇 |
2004年 | 677篇 |
2003年 | 612篇 |
2002年 | 431篇 |
2001年 | 487篇 |
2000年 | 406篇 |
1999年 | 380篇 |
1998年 | 310篇 |
1997年 | 301篇 |
1996年 | 281篇 |
1995年 | 300篇 |
1994年 | 226篇 |
1993年 | 230篇 |
1992年 | 200篇 |
1991年 | 193篇 |
1990年 | 141篇 |
1989年 | 122篇 |
1988年 | 93篇 |
1987年 | 89篇 |
1986年 | 58篇 |
1985年 | 21篇 |
1984年 | 18篇 |
1983年 | 8篇 |
1982年 | 6篇 |
1981年 | 19篇 |
1980年 | 10篇 |
1979年 | 11篇 |
1978年 | 12篇 |
1977年 | 9篇 |
1976年 | 8篇 |
1962年 | 1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山西白羊草灌丛草地牧草产量动态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对山西白羊草灌丛草地牧草产量动态进行了研究,经3年的定位研究其结果表明,白羊草灌丛草地牧草产量的季节动态规律较稳定,各年度动态曲线均呈单峰型,高峰值出现在8月份,峰期后牧草产量下降较缓慢。牧草营养物质的变化,生长前期粗蛋白质含量高随生育期进展而逐渐减少,粗纤维含量则相反,粗蛋白质产量高峰期在8月,这与干草产量的峰值正好吻合,此时正是该类草地利用的最佳时期。 相似文献
52.
53.
不同氮磷处理对老芒麦种子产量、产量组分及根系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采用裂区设计,研究不同氮磷处理对老芒麦(Elymus sibiricus L.)种子产量组分、产量以及对不同生育期老芒麦根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施90 kg N·hm-2时,种子产量达到最高为592.26 kg·hm-2,氮肥对千粒重影响显著(P<0.05);施90 kg P·hm-2时,种子产量达到最大为680.61kg·hm-2,磷肥主要通过影响分蘖数、生殖枝数和小穗数来提高产量;氮磷互作对千粒重影响显著(P<0.05).不施肥时总根长和根系表面积根生长处于较高的水平,随着施氮量和施磷量的增加,根表面积和总根长均先减小后增加,氮肥对老芒麦根平均直径无显著影响;返青期至抽穗期根系生长速 相似文献
54.
种质资源是遗传研究与作物改良的基础。饲草产量与品质是决定饲草型小黑麦品种利用价值的重要指标。本研究以113份国内外小黑麦种质为材料,通过2年田间种植,对其饲草产量与品质性状进行了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参试小黑麦种质的饲草产量及其品质性状存在极显著差异,其单株鲜草产量分别为36.000~111.560 g与36.310~159.780 g,单株干草产量分别为12.000~27.000 g与9.150~30.150 g,鲜干比分别为2.380~4.370与2.610~6.210,饲草粗蛋白含量分别为6.894%~13.259%与6.680%~14.304%,饲草中性洗涤纤维含量分别为48.480%~74.850%与53.850%~67.980%,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分别为26.600%~42.780%与29.000%~39.280%,饲草的相对饲用价值分别为69.650~128.150与79.840~113.170。饲草产量与品质性状的多样性指数范围为1.974~2.075。主成分分析表明,饲草纤维品质因子、饲草产量因子与综合品质因子为前3个主成分,其累计贡献率为82.198%。依据单株干草产量... 相似文献
55.
56.
[目的]为了探索精料补充料能量水平对摩杂一代奶水牛泌乳量及奶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体重、泌乳期、产奶量等遗传基础相近的健康的摩杂一代泌乳水牛24头,随机分为2组,每组12头,分别为高能精料组和低能精料组,高能精料组和低能精料组所用精料的产奶净能分别为7.05 MJ/kg,6.61 MJ/kg(牛场常规使用的精料).[结果]表明,在150 d的试验期内:(1)高能精料组奶水牛的平均产奶量为848.19±18.21 kg,低能精料组为750.49±19.35 kg,高能精料组比低能精料组奶水牛的平均产奶量提高了13.0%,差异显著(P<0.05);(2)高能精料组比低能精料组奶水牛产后能较快进入相对高的产奶水平,并且在产奶高峰期后泌乳量的降低比较平稳,而低能精料组在高峰期后泌乳量的降低比较急,且波动较大;(3)高能精料组乳脂率为7.68±0.31%,低能精料组为7.31±0.48%,高能精料组比低能精料组乳脂率提高了5.0%,差异显著(P<0.05).[结论]较高能量的精料补充料有利于泌乳水牛的产奶及提高乳脂的含量. 相似文献
57.
测定本地意蜂(安徽肥东)、西非尼日利亚非洲蜂、本地意蜂与非洲蜂杂交第一代的蜂群工蜂吻长、右前翅长、右前翅宽、肘脉指数、第三背板宽度和第四背板宽度,并对测定的性状特征数据进行数学分析,结果表明,本地意蜂(安徽肥东)(A)、西非尼日利亚非洲蜂(B)、本地意蜂与非洲蜂杂交第一代的蜂群(C)的吻长、右前翅长、前翅面积、前翅肘脉a、第三节背板宽、第四节背板宽都存在极显著的差异,右前翅宽存在显著差异,而三者的前翅肘脉b以及翅脉指数差异不显著。这三种蜜蜂种群内遗传变异丰富,种群形态性状的多态性、多型性及其生态地理变异式样,具有生态适应意义。 相似文献
58.
通过研究,发现外激素对麝的生香过程有调节控制作用,利用这个原理,定期给雄麝以外激素刺激,结果雄麝的年产香量明显提高,获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此外,依据麝释放化学信息的原理,提出了回收麝香的可行性措施,为扩大麝香资源,提高麝香产量开辟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59.
豆科与禾本科绿肥饲草作物混播增肥及改土效果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四因素单形重心混料设计,对豆科与禾本科绿肥作物混播增肥改土效果及其混播技术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箭筈豌豆、毛苕子、谷子混播为最佳混播方式,其用种量为箭筈豌豆75.0kg/hm2、毛苕子30kg/hm2、谷子20kg/hm2,在小麦扬花期撒播,鲜草产量可达36138kg/hm2,较单播箭筈豌豆、毛苕子、谷子分别增产34.6%、1.9%、156.3%;鲜根量可达3534kg/hm2,较单播箭筈豌豆、毛苕子、谷子分别增加81.4%、67.2%、28.9%。混播区较单播区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0.148~0.43g/kg,全氮增加-0.04~0.11g/kg,碱解氮增加2.1mg/kg,速效磷增加1mg/kg,全磷基本保持平衡,土壤容重减轻0.01~0.02g/cm3,土壤孔隙度提高0.33%~0.66%。 相似文献
60.
通过3因素5水平二次通用正交旋转组合设计方案,建立回归模型,进行解析、寻优和频数分析。结果表明:各试验因素对蓝茎冰草(Pascopyrum smithii)种子产量影响的大小顺序为施氮量(X2)>植株密度(X1)>喷施PP 333(X3);施氮量与植株密度的互作效应对种子产量的作用为协同效应;同时得出了3因素对种子产量的优化配比方案:植株密度429.4~450×104株/hm2,施氮量160~164.9kg/hm2,喷施PP 333量0.197~0.233 a.i.kg/hm2。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