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76篇
  免费   183篇
  国内免费   648篇
林业   279篇
农学   419篇
基础科学   413篇
  877篇
综合类   1684篇
农作物   161篇
水产渔业   61篇
畜牧兽医   168篇
园艺   112篇
植物保护   433篇
  2024年   38篇
  2023年   97篇
  2022年   141篇
  2021年   189篇
  2020年   170篇
  2019年   214篇
  2018年   162篇
  2017年   222篇
  2016年   211篇
  2015年   181篇
  2014年   206篇
  2013年   259篇
  2012年   310篇
  2011年   306篇
  2010年   246篇
  2009年   186篇
  2008年   157篇
  2007年   170篇
  2006年   140篇
  2005年   140篇
  2004年   93篇
  2003年   97篇
  2002年   76篇
  2001年   82篇
  2000年   75篇
  1999年   62篇
  1998年   46篇
  1997年   41篇
  1996年   45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34篇
  1993年   31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31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27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7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杂交稻海南冬季大规模制种中平衡高产的规范化技术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围绕着杂交稻制种最为关键的“产量”和“质量”两方面的因素,集成一套规范化的高产稳产、大面积平衡增产的杂交水稻海南冬季规模化制种的技术体系,显得尤为必要。【方法】以“中9优801”为例,总结了杂交水稻海南冬季规模化制种中大面积平衡高产、种子质量优的关键技术要点。【结果】包括选择最佳制种区,抽穗扬花高峰期在3月25日左右为最佳;父母本错期可用时差作为主要依据、适当兼顾叶差;培育多蘖壮秧,强化父本管理,早管促母本早生快发,定向构建强父多母的高质量异交群体;巧喷“九二〇”,科学赶粉;改善田间环境,防治病虫及福寿螺为害;严格除杂,适时收获,确保种子质量。【结论】以上结果可为其它新组合在海南冬季进行规模化制种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92.
以吉林省梨树县农田防护林为对象,进行经营技术研究,结果表明:及时进行幼林抚育,可使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分别提高11.8个百分点和14.8个百分点;树高和胸径生长量分别提高20%和24%。修枝强度不同效果差异显著,以1/3修枝强度效果最佳,可降低风速26.2%,防护距离为树高的26倍。间伐强度控制在25%~30%时效果最好,间伐后林木分布均匀,树高和胸径生长有所提高,林带内卫生状况有较大的改善。  相似文献   
993.
以红松种子园中的生长形状相对一致的嫁接母树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树冠修剪和切根方法对母树雌雄球花分化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处理均对母树雌雄球花分化数量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其中:剪去树冠第一层轮枝和顶梢部分,在第二层轮枝中选留3个生长健壮且分布均匀的侧枝,其余侧枝全部剪除的处理方法,对雌球花分化数量的增加作用最为明显,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切断试验母树3/4环形沟中的根系和试验母树环形沟中全部根系的处理方法,对雌雄球花分化数量的增加作用最为明显,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994.
通过多年的引种驯化和观测,发现‘十月梅’是目前北京地区冬季开花景观效果最好的蜡梅品种。对蜡梅开花过程中花蕾、花朵含水率和枝条含水率的变化趋势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北京地区影响蜡梅冬季开花的关键因素是水分和温度。通过土表覆盖,可以有效保湿,提高土温,保持枝条含水率,促进蜡梅在冬季提早开花且多开花。  相似文献   
995.
生物肥对冬枣根际土壤微环境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保绿法和萝卜子叶增重法,从6年生冬枣根际土壤中筛选出具有促生作用的优势细菌,以发酵鸡粪(DCM)为吸附载体制成冬枣生物有机肥(DBF),研究了DBF、普通生物有机肥(NBF)和DCM对冬枣根际土壤微生态环境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同NBF处理相比,DBF降低了冬枣根际土壤的pH值,提高了根际土壤的电导率和阳离子代换能力;DBF显著提高了冬枣根际土壤中的磷、钾及部分微量元素的有效性,但对碱解氮含量影响较小;不同肥料对冬枣根际土壤的有机碳及其组分产生了很大影响,DBF显著增加了根际土壤中有机碳和胡敏酸的含量,提高了胡/富,对富里酸含量影响差异不显著;DBF显著提高了根际土壤中根系分泌物的含量,同NBF处理相比,DBF可使冬枣根际土壤中的氨基酸、有机酸和总糖含量分别提高40.70%、32.54%和59.14%;此外,DBF显著降低了根际土壤中的氯氰菊酯含量。施用普通生物肥料和发酵鸡粪并未对冬枣根际土壤微生态环境特征产生显著影响。综合分析认为,从冬枣根际土壤中筛选出的微生物有效地改善了冬枣根际土壤的微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996.
梅花是我国重要的观赏植物。无锡梅园将梅花作为特色花卉观赏已有百年历史,本文通过介绍无锡梅花在种植栽培、整形修剪、品种改良及养护管理等方面的技术和经验,以提高观赏梅花的栽培技艺,加快梅花新品种的推广应用,使梅花在中华大地发扬光大,推动梅花事业发展。  相似文献   
997.
以耐弱光性不同的冬小麦品种‘扬麦158’(耐弱光品种)和‘扬麦11’(不耐弱光品种)为材料,研究了拔节至成熟期遮光对小麦籽粒淀粉积累量、茎中花前贮存果聚糖转运以及果聚糖代谢关键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拔节至成熟期遮光降低了小麦茎中花前贮存果聚糖的转运量,提高了贮存果聚糖对小麦淀粉产量的贡献率。遮光降低了小麦灌浆前中期茎中蔗糖∶蔗糖果糖基转移酶(SST)和果聚糖∶果聚糖果糖基转移酶(FFT)活性,不利于果聚糖积累,从而导致茎中可溶性碳水化合物积累量下降。遮光条件下灌浆中后期小麦茎中果聚糖外水解酶(FEH)活性下降,分解果聚糖向外转运的能力降低,故向籽粒中转运的量下降,最终导致小麦籽粒淀粉积累量显著降低。遮光33%时小麦籽粒淀粉积累量的下降幅度大于遮光22%,且‘扬麦11’的下降幅度大于‘扬麦158’。  相似文献   
998.
研究冬季不同覆盖作物还田后水稻生物学特性和产量经济性状的变化,对合理利用冬闲稻田,发展冬季覆盖作物,以及科学评价不同种植模式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采用田间小区试验方法,研究冬季不同覆盖作物处理(免耕直播黑麦草-双季稻、免耕直播紫云英-双季稻、免耕直播油菜-双季稻、免耕稻草覆盖马铃薯-双季稻和冬闲-双季稻)残茬还田对水稻生物学特性和产量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冬季覆盖作物残茬还田后,早、晚稻分蘖期至成熟期,各处理植株根系、茎、叶干质量均高于对照,但与对照均无显著差异;早稻齐穗期和成熟期,免耕直播紫云英-双季稻处理穗干质量均显著高于对照和其它处理;晚稻齐穗期和成熟期,免耕稻草覆盖马铃薯-双季稻处理穗干质量显著高于对照和其它处理。早稻有效穗分别比对照增加31.45,37.30,15.25,28.60万/hm2,结实率分别增加4.83%、12.29%、11.35%和8.39%,千粒质量分别增加0.87,0.31,0.54,0.93 g,产量分别增加420.70,424.72,282.76,317.25 kg/hm2;晚稻有效穗分别比对照增加30.20,33.55,13.45,36.90万/hm2,结实率分别增加2.38%、5.03%、1.56%和6.05%,千粒质量分别增加0.63,0.72,0.38,0.78 g,产量分别增加248.28,427.60,179.32,455.18 kg/hm2。在双季稻田种植冬季覆盖作物,采用冬季覆盖作物残茬还田可促进水稻生长发育和干物质积累,改善水稻产量构成因素,有利于水稻产量的增加。  相似文献   
999.
1961-2008年湖北省冷冬时空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湖北省70个气象站1960-2008年冬季逐日平均气温数据,采用湖北省地方标准《冷冬等级》和自定义的冷冬指数,详细分析了湖北省1961-2008年间单站、分区、全省性(强、弱)冷冬事件时空变化特征及其灾害性。结果表明:湖北省单站冷冬频率呈东西部高、中部低的经向分布特征,强冷冬频率则呈南少北多的纬向分布特征;全省大部单站冷冬指数呈显著下降趋势;以1986年为界,前期(1961-1985年)冷冬事件频率较高,后期(1986-2008年)冷冬频率显著下降;48a中全省性冷冬共发生13次(年),其中强冷冬(寒冬)共发生9次(年),集中出现在20世纪60至70年代,每次冷冬事件均对农业、交通、电力以及居民生活造成严重影响。  相似文献   
1000.
文静  熊秋芳  傅廷栋  沈金雄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15):3167-3170,3182
为将白菜型油菜(Brassica rapa L.)中的抗寒性状转育到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us L.)中,以3个甘蓝型油菜品系为母本,4个抗寒白菜型油菜品种为父本配制杂交组合,研究了各杂交组合回交亲和性以及杂种的形态表现.结果表明:①甘白种间杂交亲和性较高,亲和指数最高的组合达3.42,最低为0.50;②杂交亲和性受双亲基因型的影响,且母本基因型对杂交亲和指教的影响大于父本基因型;③利用SSR鉴定真假杂种,真杂种叶片形态特征介于双亲之间,根系形态偏向于白菜型油菜,具有粗壮的主根而须根较少.通过测配可选出杂交亲和性较高的甘白组合,从而繁殖出较多的杂交及回交分离后代用于下一步的田间抗寒性鉴定和筛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