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887篇
  免费   5156篇
  国内免费   7894篇
林业   10178篇
农学   6952篇
基础科学   8146篇
  13506篇
综合类   47228篇
农作物   3799篇
水产渔业   2786篇
畜牧兽医   8746篇
园艺   2321篇
植物保护   4275篇
  2024年   518篇
  2023年   1422篇
  2022年   2167篇
  2021年   2356篇
  2020年   2441篇
  2019年   3033篇
  2018年   1686篇
  2017年   2964篇
  2016年   3765篇
  2015年   3361篇
  2014年   4750篇
  2013年   4741篇
  2012年   7240篇
  2011年   7559篇
  2010年   5948篇
  2009年   5897篇
  2008年   5471篇
  2007年   6753篇
  2006年   5804篇
  2005年   4786篇
  2004年   3669篇
  2003年   3173篇
  2002年   2387篇
  2001年   2087篇
  2000年   1910篇
  1999年   1522篇
  1998年   1307篇
  1997年   1137篇
  1996年   1103篇
  1995年   1104篇
  1994年   1045篇
  1993年   923篇
  1992年   837篇
  1991年   712篇
  1990年   653篇
  1989年   565篇
  1988年   435篇
  1987年   307篇
  1986年   146篇
  1985年   55篇
  1984年   32篇
  1983年   27篇
  1982年   22篇
  1981年   19篇
  1980年   22篇
  1979年   16篇
  1978年   15篇
  1977年   8篇
  1976年   10篇
  1956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为分析全省平均以及各气候带光能、热量、水分资源的时空变化特征,使用云南115站及6个气候带代表站1961—2018年的气候要素计算各地农业气候资源统计量。结果表明,光能资源变化以减少趋势为主,出现显著突变,各气候带太阳辐射变化可能会引起云南太阳辐射高低值中心发生变化,2009年以来辐射明显增加可能会导致太阳辐射出现新的变化趋势和突变点;热量资源一致显著增加,喜凉及喜温作物的活动积温、积温持续时间及无霜期长度均显著增加,并且呈现初日提前、终日推后的趋势,对作物生长有利;水分资源总体呈现减少趋势,尤其21世纪以来下降趋势明显,亚热带地区暖干化现象突出,干旱风险等级较高。  相似文献   
12.
病原微生物荚膜多糖的生物学功能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荚膜多糖(capsular polysaccharide,CPS)是一种广泛存在于细菌、支原体、部分真菌等菌体表面的碳水化合物。同时,荚膜多糖有助于菌体抵抗干燥和低温等不利环境,并通过在菌体表面形成物理屏障阻碍宿主补体的杀伤与吞噬作用。在长期多种应激-压力环境下,病原菌已进化出多种免疫逃避机制并促进宿主感染;在非病原微生物中,荚膜多糖可正向调节宿主免疫作用,并拮抗机体免疫因子,保护宿主免受病原菌引起的炎症性疾病。本文将结合本团队的相关研究工作,对荚膜多糖的结构、合成调控机制、生物学功能、免疫逃避机制和致病机制,特别是荚膜多糖正向调节宿主免疫系统及其应用潜力等方面作一综述,为病原菌致病机制的研究和疫病的有效防控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分别于平水期和枯水期采集了花溪河流域典型农业区地表水和地下水样品。利用氢氧同位素示踪技术,结合土地利用类型对研究区不同水体的补给来源、季节变化及主要影响过程进行了分析,并对不同水体氢氧同位素值进行了空间插值分析,同时对其形成机制进行了分析,阐明了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影响下的主要水文过程。结果表明:(1)研究区不同水体的主要补给来源为当地大气降水,月亮湖水库受蒸发作用影响明显,地表水和地下水的δD和δ~(18)O整体上呈现平水期高于枯水期的特征。(2)地下水的δD和δ~(18)O在枯水期与平水期均呈现明显的空间分异性特征,西部水田/水库集中区富集,东部旱地集中区贫化,土地利用对研究区环境水文过程影响明显。该研究结果有助于了解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地表水对地下水的影响,为流域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为探明长江中游玉米籽粒机械直收适宜品种与配套农艺措施,2018—2019年选用不同玉米品种,测定不同机收时间下玉米关键农艺性状、产量及机收质量指标。结果表明,收获时间对春玉米机收产量与机收质量均有显著影响。延迟1周收获后籽粒容重显著增加,机收产量显著提高,2年平均提高9.72%;而延迟2周收获则有降低机收产量的趋势。2年收获时杂质率总体≤3%,而机收籽粒破碎率与损失率均>5%,是该区域春玉米籽粒机收面临的主要问题。籽粒厚度、籽粒含水率和百粒重是影响机收籽粒破碎率的关键性状,三者与机收籽粒破碎率均呈显著的倒二次曲线关系;玉米的倒伏率、穗位高和重心高度是影响机收损失率的关键性状,倒伏率与机收损失率呈显著正相关,而穗位高和重心高度与机收损失率均呈显著的二次曲线关系。延迟收获能显著降低籽粒含水量,从而降低籽粒破碎率,但继续延迟收获有增加倒伏的风险。综上,长江中游春玉米成熟后适时延迟7~10 d收获,可有效降低籽粒含水量与机收籽粒破碎率,提高玉米籽粒机收产量。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白屈菜低温应答过程的转录组分析发现膜脂不饱和化相关基因的表达在一定过程中发生变化,脂肪酸去饱和酶基因FAD2在随温度的变化趋势为正"V"型,且表达量变化显著。利用NCBI等在线软件对序列进行相关生物学信息分析,并对白屈菜FAD家族成员FAD2基因的完整开放阅读框(ORF)进行克隆,并命名为CmFAD2。选用克隆载体pMD-19-T,转化大肠杆菌DH5α,测序验证序列正确性及完整性。将目的基因与植物表达载体pRI-201-AN连接构建重组DNA pRI-201-AN-Cm FAD2,电击法转化农杆菌LBA4404,利用菌液PCR法验证成功。该基因可作为药用植物抗寒品种创制的候选基因。  相似文献   
16.
阐述了森林健康理念和森林康养的基本概念,介绍了森林健康理念和森林康养的发展现状,分析了森林健康与森林康养产业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森林康养产业的理论基础就是基于森林健康理念继承发展来的,必然会促进森林健康产业的发展。运用森林健康理念指导森林康养产业发展是森林康养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森林健康理念在中国会不断完善和发展,也更有利于中国森林康养产业的发展。展望康养产业,会形成一种新的经济形态,成为国民福祉。  相似文献   
17.
韦雨涓 《广东园林》2020,42(5):92-96
欧阳修自幼与园林结缘,仕宦四十年,所到之处植花造园,笔耕不辍,留下数座园林景观、二十多篇园亭记及百余首园林诗词,撰写了现存最早的牡丹专著《洛阳牡丹记》,为后人研究园林提供了珍贵的史料。欧阳修的园林活 动和园林书写与其宦海沉浮、文学创作紧密相关。欧阳修热爱但不耽溺于园林,其崇尚自然、开放自适,不拘于形,不役于物的园林观,拓宽了园林审美的视域,启发了后人对“物”的审美思考,为园林理论注入了新鲜血液。欧阳修进一步打开了园林的大门,推动了园林的开放,为园林的繁荣与普及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8.
畜牧养殖业污染问题是畜牧养殖生产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对于养殖业也有一定的影响,直接影响畜牧产品质量及动物疫病防治工作。该文针对畜牧养殖业污染现状进行分析研究,阐述畜牧养殖污染问题现状,并综合新疆地区的畜牧养殖业发展状态,提出畜牧养殖污染问题综合治理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19.
为保护右江流域生态环境,协调郁江乃至珠江上下游各方经济利益,更好的激励上游地区生态环境保护行为,通过分析右江流域水生态现状、存在问题、现有生态补偿政策环境及其在郁江流域、珠江流域中的地位和作用,利用外部性理论,分析提出了右江流域水生态补偿模式。通过对标对表有关生态保护规划和区划成果,立足百色市实际,提出了右江流域水生态补偿内容、补偿主客体、补偿标准和补偿方式,初步构建右江流域水生态补偿机制框架,并提出有针对性的补偿政策建议,为水生态补偿实施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0.
朱友娟 《绿色科技》2021,(5):261-263
分析了从南疆职业院校园艺技术专业农业应用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提高该课程教学要求及园艺技术人才专业人才培养规格为目标,提出了对接教学领域与职业技能、职业素养,改革教学内容、课程体系、优化教学的方法和手段,为提高园艺技术专业服务育人本质,培养更多更好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高素质、高技能的园艺技术专业人才奠定重要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