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1篇
林业   5篇
农学   14篇
基础科学   20篇
  7篇
综合类   69篇
农作物   7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01.
为了比较滴灌条件下,不同打(封)顶方式对棉花生长发育的差别,探讨随水滴施化学封顶的可行性。以''新陆早67''为材料,在新疆库尔勒和什力克乡进行田间试验,设置3个处理叶面喷施缩节胺、人工打顶、随水滴施缩节胺+调环酸钙+胺鲜酯。结果表明,人工打顶的株高最低,较叶面喷施和随水滴施处理分别降低 3.64%、11.20%,外围铃比例最高达21.87%。叶面喷施缩节胺可塑造较好的株型结构,株宽较人工打顶和随水滴施处理降低8.82%、3.62%;叶绿素含量显著提高,较人工打顶和随水滴施处理增加9.89%、21.95%;促进棉花源器官的物质输出,蕾铃占比最高达52.27%。随水滴施化学封顶可以增加棉花单株结铃数并合理分配棉铃的时空分布,其伏桃比例最高达79.17%,内围铃比例较人工打顶显著增加18.87%;干物质积累得到提高,其蕾铃干质量的积累量最高达32.99 g。综上所述,化学封顶能一定程度上取代人工打顶,叶面喷施缩节胺处理能塑造紧凑的株型,促进光合产物由源器官向库器官的运移,有利于蕾铃的发育及合理分配。随水滴施化学封顶能够有效的协调棉花生殖生长与营养生长,可以起到人工打顶的效果,同时能通过促进棉花后期发育建立较大的群体,有增产潜力,通过随水滴施进行化学封顶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102.
Topping is a cultivation method that is widely practiced due to the indeterminate growth character of cotton(Gossypium hirsutum L.). Among the different methods of accomplishing topping, manual topping is common in the Yellow River Valley of China, although it is time-and labor-intensive.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characterize the responses of cotton to different topping treatments with respect to development, yield and quality. This study included field experiments from 2015 to 2016 wi...  相似文献   
103.
以云烟87为材料,设计两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研究打顶后施用生长素(0、10、20 mg/L)和油菜素内酯(0、10、20 mg/L)对烤烟叶面积、质体色素、常规化学成分、主要中性香味物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烟株打顶后施用生长素,烟叶叶面积增加,烤烟总氮含量显著降低;喷施油菜素内酯,烟叶叶面积增加;喷施20 mg/L的...  相似文献   
104.
3MDZJ-1型电力驱动式棉花智能精准打顶机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现有棉花打顶机械对棉花实际生长高度测量效果差及打顶过程中漏打顶、过打顶等问题,提出了检测装置与打顶装置分开、升降动力与切割动力分开的方案,研制了一种基于FPGA的电力驱动式棉花智能精准打顶机。检测装置对棉花高度精准检测,打顶装置根据机具前进速度进行实时调整,实现了精准定量打顶;触屏控制系统能够实时显示作业速度、作业面积及监控棉花打顶过程,大大提高了棉花打顶机械的智能化水平。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整机结构稳定,机具作业速度在2.97km·h-1以内时,打顶率达90%以上,机具结构设计合理,为棉花打顶机械化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05.
设计了基于顶芽智能识别的棉花化学打顶系统,为实现精准作业,合理高效使用棉花化学打顶药剂,以减少因化学打顶剂的过度使用造成的环境污染。该系统主要由棉花顶芽识别系统、控制系统和喷施系统组成。采用YOLO v5s算法构建棉花顶芽识别模型。控制系统采用STM32F407单片机,负责接收识别系统的信号,并对各个棉花打顶剂管道进行控制。同时,显示界面能够实时显示机具行驶速度、药液流量、打顶剂液位等参数。试验结果表明,在田间全天光照试验中,上午和下午时间段识别效果最优;在速度0.4 m/s下,平均识别率约为94%;信号发送区间为100 mm时,成功向下位机发送信号的成功率达到92%;田间对靶喷施试验表明,有效喷施率为94%,满足作业要求。  相似文献   
106.
【目的】株型是重要的农艺性状,对棉花的栽培适应性和产量等有着巨大影响。研究化学封顶对棉花株型相关性状的影响,并进行综合分析,为化学封顶的应用和推广提供理论支持。【方法】于2015—2016年在河北农业大学试验基地,以黄河流域大面积种植的冀棉863和农大棉601为试验材料,设置人工打顶、化学封顶和不打顶3个处理,测定产量构成及株高、茎粗、果枝数等株型相关指标,开展化学封顶对棉花株型性状影响的研究。【结果】人工打顶和化学封顶处理的籽棉产量无显著差异,且均显著高于不打顶处理,冀棉863和农大棉601在化学封顶处理下的籽棉产量比不打顶处理分别提高了7.19%和6.18%。与不打顶处理相比,化学封顶处理显著降低了棉花的株高、节间数、果枝数、果节数,显著增加了上部果枝的近远端直径比。与人工打顶处理相比,化学封顶处理显著降低了主茎的节间长度和上部果枝长度。通过皮尔逊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灰色关联度分析认为可通过株高和上部果枝的近远端直径比来评价化学封顶对棉花株型的调控效果。【结论】化学封顶可显著调控棉花的营养生长,且与人工打顶相比对产量无显著影响,株高和上部果枝近远端直径可作为评价化学封顶对棉花株型调控效果的最佳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107.
为了明确‘浦薏6号’产量构成因素及其相关性,开展种植密度与打顶措施对‘浦薏6号’产量影响的研究,以期为‘浦薏6号’在浦城地区的高产栽培、管理和生产实践提供理论依据。采用双因素随机区组试验,研究了种植密度、打顶时间及其互作对‘浦薏6号’产量的影响,利用通径分析对产量构成因素进行了相关性分析,以寻求‘浦薏6号’优质高效生产的种植密度与打顶时间的最佳组合。结果表明,种植密度和打顶时间是影响‘浦薏6号’产量的重要因素,种植密度为6.67万株/hm2(株行距60 cm×75 cm)时薏苡产量最高,若考虑经济效益,则最优种植密度为5.72万株/hm2(株行距70 cm×75 cm),十叶一心时打顶处理。供试时间的打顶措施对薏苡矮化效果不显著。通径分析表明,产量构成的3个主要因素对产量的贡献依次为:单株粒数百粒重结实率。单株粒数和百粒重是影响薏苡产量的首要因素,应作为育种中的首选指标;结实率对产量具有较大的间接增加作用,可通过调节种植密度提高结实率,从而获得薏苡高产。  相似文献   
108.
对云南拟单性木兰苗木在早春进行截干处理,截干高度以20~30 cm为宜,可有效防止苗木徒长与弯曲,并达到复壮的效果,以形成良好的树冠,提高观赏价值.  相似文献   
109.
在大田管理条件下,研究了打顶对芝麻叶片光合特性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从出苗后20 d开始至出苗后80 d打顶,各处理光合速率分别是对照的195.92%,142.86%,118.71%,120.75%,109.86%,108.16%和109.52%,对蒸腾强度和气孔导度的影响为出苗后30 d打顶处理最大.打项对芝麻品质...  相似文献   
110.
棉花打顶作为棉花种植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对棉花产量与品质具有重要影响。针对我国棉花打顶机械的发展情况,分类总结近年来在棉花高度与顶端检测、打顶装置、控制系统等关键技术方面的研究现状,阐述各个关键技术的突破与创新。同时指出在棉花高度与顶端检测、打顶装置、控制系统等方面检测精度不足、切割可靠性与准确性差、打顶控制算法不完善等问题。提出未来打顶技术研究的发展方向,神经网络、5G通讯等技术可用于棉花打顶识别,创新优化打顶切割装置,先进智能控制算法应用解决棉花打顶控制问题,机器人等先进技术应用到打顶中,发展无人机打顶技术,结合水肥调控栽培技术,推进打顶机械与生产农艺相结合,最大限度减低棉花田间管理复杂度,提升棉花打顶效果,实现棉花机械打顶大规模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