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334篇 |
免费 | 200篇 |
国内免费 | 294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57篇 |
农学 | 850篇 |
基础科学 | 127篇 |
597篇 | |
综合类 | 5548篇 |
农作物 | 243篇 |
畜牧兽医 | 27篇 |
园艺 | 28篇 |
植物保护 | 35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54篇 |
2023年 | 121篇 |
2022年 | 164篇 |
2021年 | 156篇 |
2020年 | 138篇 |
2019年 | 194篇 |
2018年 | 155篇 |
2017年 | 401篇 |
2016年 | 521篇 |
2015年 | 434篇 |
2014年 | 511篇 |
2013年 | 503篇 |
2012年 | 802篇 |
2011年 | 594篇 |
2010年 | 466篇 |
2009年 | 431篇 |
2008年 | 349篇 |
2007年 | 442篇 |
2006年 | 310篇 |
2005年 | 204篇 |
2004年 | 121篇 |
2003年 | 114篇 |
2002年 | 97篇 |
2001年 | 76篇 |
2000年 | 71篇 |
1999年 | 76篇 |
1998年 | 47篇 |
1997年 | 53篇 |
1996年 | 41篇 |
1995年 | 46篇 |
1994年 | 27篇 |
1993年 | 23篇 |
1992年 | 26篇 |
1991年 | 11篇 |
1990年 | 15篇 |
1989年 | 10篇 |
1988年 | 5篇 |
1987年 | 5篇 |
1986年 | 4篇 |
1984年 | 2篇 |
1983年 | 1篇 |
1982年 | 2篇 |
1979年 | 2篇 |
1976年 | 1篇 |
1962年 | 1篇 |
195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8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移栽期对香料烟伊兹密尔生育及产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1年10~12月在保山怒江流域进行了移栽期对香料烟品种伊兹密尔生育期、产量和香气品质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香料烟品种科库鲁伊兹密尔的最佳播种期在9月中下旬,最佳移栽期在10月下旬和11月上旬。此期移栽的香料烟大田生育期较长,干物质积累较多,产量较高;并且叶片小而厚,香气质好,香气量足,吃味丰富,经济效益较好。随着移栽期的推迟,烟叶香气品质以及产量均依次降低。 相似文献
62.
以吉烟9号为材料,通过大田试验,研究吉林省东部地区烤烟不同氮素形态配比对保护酶(SOD、CAT、MDA)硝酸还原酶(NR)、转化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抗氧化酶上,不同部位烟叶SOD及CAT活性的变化趋势为上部叶〉中部叶〉下部叶;在丙二醛含量上,从小到大依次为上部叶、中部叶和下部叶;处理间进行比较,处理C(50%∶50%)在抗氧化酶方面比其它处理都高,且丙二醛含量比其它处理都低;说明处理C的抗逆性最强,处理D、B次之;在INV、NR及INV/NR方面,不同叶位INV、NR的酶活性变化趋势均为上部叶〉中部叶〉下部叶,且随着铵态氮用量下降和硝态氮用量上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单峰曲线,当配比50%:50%时达到最高值,表明适当的氨硝比能够增强植株抗逆性,并促进植物的碳氮代谢. 相似文献
63.
64.
65.
覃迎姿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40(2):134-138
对2009—2010年广西百色8个植烟县92个烤烟样品的主要化学成分进行了特征分析和聚类。结果表明:百色烤烟主要化学成分较适宜和协调,钾高、氯低特征较为明显,钾、总氮和氮碱比稳定性高;上部烟叶化学成分较中部烟叶适宜;糖和淀粉含量在年度间出现较大波动,烟碱含量稳定;化学成分(除总氮外)在地区间存在显著差异。将8个产烟县按化学成分特性聚类,靖西、德保、西林、田林、隆林、那坡可聚为一类,这些植烟区烟叶各种化学成分较为适宜,是百色烟叶的主产区;乐业和凌云可聚为一类,这些植烟区烟叶糖含量较高,烟碱和挥发碱含量较低。 相似文献
66.
为烤烟合理施用氮肥和土壤改良提供理论和技术依据,采用田间试验研究氮肥与土壤改良剂配施对烤烟产量、产值、上等烟比例、叶片氮磷钾含量、品质指标含量和土壤氮、磷、钾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施氮量增加,不施土壤改良剂和施用土壤改良剂的烟叶产量和产值均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烟叶均价和上等烟比例呈抛物线变化趋势,分别在施氮45.0、67.5 kg/hm2时最高;相同施氮量,施用土壤改良剂的烤烟产量和产值均高于不施土壤改良剂的,但施氮量超过67.5 kg/hm2时,会降低烤烟的均价和上等烟比例。在圆顶期和成熟期,随着施氮量增加,不施土壤改良剂和施用土壤改良剂的烤烟叶片含氮量、含磷量、含钾量均呈增加趋势;相同施氮量,相比不施土壤改良剂的,增施土壤改良剂的烤烟叶片含氮量、含磷量、含钾量均明显提高,中部叶和上部叶氯离子含量降低,土壤速效氮、磷、钾含量有所提高。本试验条件下,施氮量在67.5~90.0 kg/hm2,配施土壤改良剂30.0 kg/hm2时,土壤供肥能力强,烟叶品质好,烤烟的产量和产值均较高,分别为2487~2588 kg/hm2、43538~44202元/hm2。 相似文献
67.
采用孢子萌发法测定了烟草上米根霉Rhizopus oryzae对6种杀菌剂 (代森锰锌、多菌灵、嘧霉胺、嘧菌酯、啶酰菌胺及氟啶胺) 的敏感性,并就其适宜的保存条件进行了筛选,同时采用离体叶片法测定了上述6种杀菌剂对烟叶霉烂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6种杀菌剂对米根霉孢子萌发和烟叶霉烂病均表现出了不同的抑制活性。其中,抑制孢子萌发活性最为明显的是氟啶胺和啶酰菌胺,其EC90值分别为0.67 和1.53 mg/L;其次为代森锰锌和嘧菌酯,15.16和17.66 mg/L;最弱为嘧霉胺和多菌灵,71.87和81.96 mg/L。对烟叶霉烂病防效最好的为嘧菌酯,50 mg/L处理的防效为85%;其次为啶酰菌胺,200 mg/L处理时防效为83%;氟啶胺的防效较差,1 000 mg/L处理时仅为48%;而代森锰锌、多菌灵和嘧霉胺在最高使用剂量 (分别为4 000、800和800 mg/L) 时防效均低于20%。病原菌保存方法筛选结果表明,保存后米根霉的孢子萌发率均发生了不同程度降低。其中,4 ℃保存于20%甘油组的孢子悬浮液萌发率为60%;4 ℃保存的孢子干样萌发率为36%;4 ℃保存的孢子悬浮液和 –20 ℃保存于20%甘油的孢子悬浮液萌发率均低于20%;20 ℃保存的孢子干样萌发率为11%;–20 ℃保存的孢子悬浮液萌发率为6%。研究结果可为烘烤期烟叶霉烂病防治和米根霉孢子的保存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8.
土壤养分含量同海拔高度密切相关,为探索湖北巴东县茶店子基地单元不同海拔植烟土壤的理化性状,更好地指导巴东烟叶生产实践工作,对巴东县茶店子基地单元不同海拔植烟土壤的理化性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海拔800m以下区域,植烟土壤理化性状特点是pH值、有机质、氮素、全磷含量处于适宜标准或以上,但速效磷和钾素含量较低;(2)800~1200m区域,土壤pH值、氮素含量较为适宜,土壤有机质含量普遍偏高,但是磷素、钾素含量较低;(3)1200m以上区域,除土壤pH值偏低以外,其他指标均处于优质烟叶生产范围内或高于标准。结合茶店子基地单元烟叶种植区划目标,建议在生产上采取“控氮、增磷、补钾”的施肥策略,施用充分腐熟的优质有机肥和适量土壤改良剂改良土壤,提高土壤养分利用率,进一步提高烟叶产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69.
昆明烟区土壤速效养分及中微量元素丰缺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昆明烟区土壤速效养分和中微量营养元素的丰缺状况及区域特征,为区域平衡施肥提供参考。【方法】于2012年采集昆明市8个县(市)主产烟区有代表性的土壤样品858份,测定其土壤速效养分和有效中微量营养元素含量,对其丰缺状况及区域分布特征进行评价与分析。【结果】1)昆明部分烟区土壤速效氮含量处于低水平的县(市)占12.5%,中等或丰富水平的占87.5%,速效磷和速效钾基本处于中等或丰富水平,表明昆明市50%以上烟区进行速效养分管理时应采取"提氮、稳磷、稳钾"的施肥策略。2)昆明烟区土壤交换性钙、交换性镁含量均处于丰富水平,有效硫含量处于临界值以下及低水平的县(市)分别占12.5%和25%,处于中等水平的占62.5%,说明有效硫含量整体适宜性稍差,在施肥管理时应采取"降Ca、稳Mg、提S"的措施。3)昆明烟区有效锰、有效锌含量基本处于中等或丰富水平,有效铜和有效铁含量均处于丰富水平,有效硼含量处于低水平,对各县(市)烟区微量元素肥进行管理时,需适量补充硼肥,稳定其他微量营养元素肥。【结论】昆明烟区土壤速效养分及中微量元素含量及分布均存在差异,故在烤烟生产平衡施肥过程中,应针对不同烟区的土壤养分特征实行分类指导。 相似文献
70.
试验采用裂区设计,以硝态氮和铵态氮两种氮素形态为主处理,5个供氮水平为副处理,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水田与旱地烤烟在团棵、旺长、脚叶采烤、腰叶采烤和顶叶采烤等5个生育期烟叶的总氮浓度、硝酸还原酶和谷酰胺合成酶活性的氮肥效应。结果表明,水田与旱地烤烟在各氮肥处理下团棵期烟叶的氮浓度最高,旺长期稍有下降,至脚叶采烤期则迅速降低;烟叶中的硝酸还原酶和谷酰胺合成酶活性从团棵到旺长期迅速升高,进入采烤后逐渐降低。水田烤烟烟叶总氮浓度和硝酸还原酶活性比旱地烤烟大,而谷酰胺合成酶则水田小于旱地,说明烤烟在水田状况下吸氮能力比旱地烤烟强;然而水田烤烟氮同化能力比旱地烤烟弱。试验结果还表明,水田与旱地烤烟烟叶的总氮浓度、硝酸还原酶和谷酰胺合成酶活性分别在09~0.kg/hm2和07~5.kg/hm2范围内随施氮量的增加而提高;由于土壤中铵态氮的转化与硝态氮淋溶损失,导致铵态氮的肥效优于硝态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