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0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71篇
林业   54篇
农学   32篇
基础科学   103篇
  87篇
综合类   121篇
农作物   9篇
水产渔业   8篇
畜牧兽医   18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8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31.
为了高效监控蔬菜中农药残留情况,利用荧光光谱技术检测白菜中吡虫啉农药残留量。首先通过三维荧光光谱确定400nm为吡虫啉的最佳激发波长;其次通过分析6种预处理算法和2种降维算法,分别选出多元散射校正(Multiple scattering calibration, MSC)和无信息变量消除(Uninformative variable elimination, UVE)作为最佳的预处理与波长选择方法;宽度学习系统(Broad learning system, BLS)用于荧光光谱建模,同时与偏最小二乘回归(Partial least squares regression, PLSR)、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 SVM)和深度极限学习机(Deep extreme learning machines, DELM)等经典模型进行比较。结果显示BLS模型获得了最佳吡虫啉含量预测效果,测试集决定系数R■达0.949,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 error,RMSE)达0.347 mg/kg。表明了荧光光谱技术结合宽度学习预测农药残留量的可行性,可...  相似文献   
432.
为探究舞毒蛾控制和分泌滞育激素的器官,于室内对舞毒蛾幼虫的中枢神经系统进行显微解剖,对其中枢神经系统和咽下神经节进行观察,并测量舞毒蛾1~5龄幼虫咽下神经节长度、宽度和面积,运用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对脑和咽下神经节玻片逐层扫描,获取舞毒蛾幼虫脑和咽下神经节各高度的图像,将扫描后的图片描绘成1组多边图形,将其导入软件中,软件将多边图形叠加后构建其三维模型。结果显示,舞毒蛾幼虫的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咽下神经节、3个胸部神经节和7个腹部神经节;舞毒蛾不同龄期幼虫的咽下神经节在外观形态上无较大差异;随着龄期增长,舞毒蛾咽下神经节的长度、宽度以及面积也不断增加,其中4龄幼虫咽下神经节的长度、宽度以及面积的增长速度最快,而5龄幼虫咽下神经节的长度、宽度以及面积的增长速度略微下降,1~3龄幼虫咽下神经节的长度、宽度以及面积的增长速度大致相同,均小于4龄和5龄幼虫。通过测量外部形态结构重建了舞毒蛾脑和咽下神经节的三维模型。  相似文献   
433.
为了解决葡萄在生长过程中因病害侵袭导致品质和产量下降的问题,提出了基于三维重建的多角度图像识别模型。该模型通过三维建模技术对数据进行增强,并扩充数据集用于特征辅助训练,最后与卷积神经网络相结合实现对葡萄叶片病害的识别。在测试集上,训练的3D-MobileNet、3D-Darknet53、3D-resnet34和3D-Resnet101模型相比原模型对葡萄叶片病害识别的准确率分别提高了7.2%、9.6%、10.2%、19.1%。结果表明,提出的基于三维的多角度葡萄叶片病害识别方法能够有效识别葡萄叶病害,为实现葡萄病害的自动识别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34.
针对小麦植株分蘖多、器官间交叉遮挡严重,难以用图像或点云准确提取植株和器官表型的问题,本研究提出了基于三维数字化的小麦植株表型参数提取方法。首先提出了小麦植株各器官数字化表达方法,制定了适用于小麦全生育期的三维数字化数据获取规范,并依据该规范进行数据获取。根据三维数字化数据的空间位置语义信息和表型参数的定义,提出了小麦植株表型参数计算方法,实现了小麦植株和器官长度、粗度和角度等3类共11个常规可测表型参数的计算。进一步提出了定量描述小麦株型和叶形的表型指标。其中,植株围度通过基于最小二乘法拟合三维离散坐标计算,用于定量化描述小麦植株松散/紧凑程度;小麦叶片卷曲和扭曲程度为定量化叶形的指标,根据叶面向量方向变化计算得到。利用丰抗13号、西农979号和济麦44号三个品种小麦起身期、拔节期、抽穗期三个时期的人工测量值和提取值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在保持植株原始三维形态结构的前提下,提取的茎长、叶长、茎粗、茎叶夹角与实测数据精度相对较高,R2 分别为0.93、0.98、0.93、0.85;叶宽和叶倾角与实测数据的R2 分别为0.75、0.73。本方法能便捷、精确地提取小麦植株和器官形态结构表型参数,为小麦表型相关研究提供了有效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435.
基于对广州市越秀、天河、荔湾和海珠4个老城区立体绿化景观现状与生长情况调研,从生态效益、景观美学、抗逆能力、景观成本4个方面构建广州市立体绿化景观综合评价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对22个装配式立体绿化景观样点进行评价.结果表明,4个准则层要素中生态效益权重值最大(0.2991),抗逆能力权重值最小(0.2116)...  相似文献   
436.
为确定在全氟丁烷磺酸(PFBS)胁迫下两种耐受菌胞外聚合物(EPS)的组分变化特征,从阜新某氟化工污水处理厂污泥中分离出两种PFBS耐受菌株,通过生长量(OD600)和代谢活性(ETSA)测定、16S rDNA序列系统发育树分析、总有机碳测定、PFBS去除率测定、三维荧光光谱和红外光谱分析,研究了100 μg·L-1 PFBS胁迫下两菌株的生长量与代谢活性,EPS产量、组成特征、官能团的变化及其对PFBS的去除作用。结果表明:这两种耐受菌被鉴定为Pseudomonas(假单胞菌属)和Serratia(沙雷氏菌属),它们能在100 μg·L-1 PFBS胁迫下正常生长,且对PFBS均有去除效果,去除率分别为33.18%和19.95%,在100 μg·L-1 PFBS胁迫下,两种耐受菌的EPS产量、蛋白质含量、多糖含量均降低,而蛋白质/多糖比值增加,EPS的蛋白峰(色氨酸和酪氨酸)、腐植酸和富里酸强度均降低,C-O、O-H和N-H等官能团峰强度降低。研究表明100 μg·L-1 PFBS对两种耐受菌株的EPS组分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437.
以潍坊鸢都体育馆屋盖为弦支穹顶结构的工程背景,分别采用研发的SRB和PCDSB作为屋盖的水平向和竖向隔震设备,以此设计了屋盖的S-P三维隔震层,利用子空间迭代法对隔震屋盖进行了动力特性分析,运用Newmark逐步积分法和四阶显式Runge-Kutta迭代法编制了求解隔震屋盖地震响应的非线性时程分析程序X,采用ABAQUS有限元软件验证了自编程序X的正确性,并利用程序X对Ⅷ度和Ⅸ度地震波作用下的未隔震和隔震屋盖的地震响应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隔震屋盖的前四阶振型表现为水平向和竖向振动相耦联的特点;相同烈度同条地震波作用下,隔震屋盖的地震响应较未隔震的有了明显降低;同条地震波作用下,Ⅸ度的隔震屋盖地震响应比Ⅷ度的要大;本文设计的隔震屋盖在低频脉冲型地震波作用下,仍能保持较低的地震响应.  相似文献   
438.
为解决现有无线检测系统无法精准有效反映温室内立体空间的环境变化情况,以及传感器节点定位误差大、硬件成本高等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UWB(Ultra wide band)定位的智能温室三维温湿度检测系统。系统通过一款自主设计的集成UWB定位模块的STM32F系统板对各传感器节点进行定位,并搭载AHT25型高精度传感器对环境数据进行采集。UWB主基站使用4G网络通信模块将各传感器数据及位置信息发送到上位机,并在Web端根据HTML5技术实现温室三维温湿度场可视化,完成温室三维温湿度远程检测。系统定位测试试验证明,各传感器节点精度主要集中在10~30 cm范围内,部分节点测量位置误差大于50 cm,各节点最大丢包率为2.5%,平均丢包率为1.9%,满足温室测量基本需求,对检测温室热工缺陷区域以及研究植物生长适宜环境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39.
为了分析轴伸贯流泵站全过流系统在含有附加拍门的出水流道闸门开启下机组外特性参数的变化规律和过流系统内部流场的演变过程,利用力矩平衡方程推导叶轮实时转速,基于铺层网格及动网格技术研究了含有附加拍门出水流道闸门的运动规律,对轴伸贯流泵全过流系统启动三维过渡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 表明: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一致;在机组启动过...  相似文献   
440.
对传统“食品微生物”教学课程进行探索,发现传统的教学模式存在教学内容复杂,“三维模式”的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中学生缺乏参与感,考核方式单一等问题。对此,通过对“食品微生物”传统的教学模式提出几点建议,以期能增加学生在课堂参与感,提高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改进现有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