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034篇
  免费   3778篇
  国内免费   4405篇
林业   4786篇
农学   3523篇
基础科学   3637篇
  23576篇
综合类   23960篇
农作物   1453篇
水产渔业   761篇
畜牧兽医   2694篇
园艺   780篇
植物保护   4047篇
  2024年   435篇
  2023年   1384篇
  2022年   1919篇
  2021年   1976篇
  2020年   2067篇
  2019年   2405篇
  2018年   1781篇
  2017年   2818篇
  2016年   3411篇
  2015年   2485篇
  2014年   2964篇
  2013年   3857篇
  2012年   5290篇
  2011年   4162篇
  2010年   3293篇
  2009年   3424篇
  2008年   3179篇
  2007年   3525篇
  2006年   3137篇
  2005年   2673篇
  2004年   1998篇
  2003年   1716篇
  2002年   1369篇
  2001年   1236篇
  2000年   1019篇
  1999年   745篇
  1998年   641篇
  1997年   650篇
  1996年   550篇
  1995年   571篇
  1994年   557篇
  1993年   418篇
  1992年   348篇
  1991年   323篇
  1990年   250篇
  1989年   234篇
  1988年   150篇
  1987年   108篇
  1986年   64篇
  1985年   24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9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3篇
  1962年   6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78 毫秒
991.
1961-2010年黄河源区蓝绿水资源时空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SWAT(soil and water assessment tool,SWAT)模型和非参数检验方法(Mann-Kendall),从时空尺度上分析了黄河源区1961-2010年蓝绿水资源量多年平均变化和各生长季节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时间上,近50 a来,黄河源区绿水资源量多年平均是蓝水的2倍以上。黄河源区蓝水资源春、秋两季减少,秋季显著减少,减少幅度0.355 mm/a,夏季略微增加;绿水资源春季减少,夏、秋两季增加,秋季显著增加,增加幅度0.286 mm/a。在空间上,黄河源区蓝绿水资源量在各季节呈现出由东南向西北递减的趋势,东南部地区蓝水资源秋季减少明显,减小幅度最大为1.98 mm/a,绿水资源量夏、秋两季增加明显,最大为1.62 mm/a。随全球气候的变化,蓝绿水资源量在时空上差异将会进一步加大。因此,应加强黄河源区水资源的管理,减少源区绿水尤其是其中无效用水(蒸发)的消耗,减少生长季高耗水作物的种植,以保证中下游地区水量的有序供给。  相似文献   
992.
A field experiment was conducted at farmer's field in Mollisols of Tarai soils in Uttarakhand (India), to assess the direct and residual effect of sulfur fertilization in wheat-soybean cropping sequence. Four levels of sulfur (S; 0, 15, 30, and 45 kg ha?1) were applied to main crop (wheat) along with recommended dose of nitrogen (N), phosphorous (P), and potassium (K). The direct and residual effect of sulfur at highest level showed 27 and 6 percent increase in grain yield of wheat and soybean over control, respectively. The increase in grain yield of wheat was significant at each sulfur level. The direct as well as residual effect of sulfur showed significant increase in sulfur concentration and its uptake by grain and straw except increase in sulfur concentration and uptake by soybean straw. In wheat-soybean cropping sequence, the agronomic efficiency and apparent sulfur recovery decreased with increase in levels of sulfur, but the percent response increased with increasing sulfur application. Different forms of sulfur such as total sulfur, organic sulfur, calcium chloride extractable sulfur, potassium dihydrogen phosphate extractable sulfur, and non-sulfate sulfur in post-harvest soil increased according to sulfur level applied but it decreased under control and also after residual crops. The buildup of sulfur in surface soils was greater than in the deeper soils. Application of sulfur showed the positive sulfur balance and it increased with increase in sulfur level, while it was negative under control. A major portion (46–62%) of applied sulfur contributed to increase in sulfur content of root zone soil followed by unaccounted component (25–40%) and small portion (11–18%) was absorbed by wheat plant as uptake.  相似文献   
993.
The present study was carried out to find the influence of some organic materials on the optimum biomass production of Chrysopogon zizanioides (L.) Roberty (Vetiver) using soil (S), vermicompost (VC), cow dung (CD) and coir pith (CP) at different ratios. The final day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ideal combination for the growth of the Vetiver is 1:1:1:1 v/v ratio of VC/CD/CP/S. The pH,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EC), nitrogen (N)- phosphorus (P)- potassium (K), organic carbon (OC), and carbon (C)/N ratio showed in 1:1:1:1 v/v ratio of (VC/CD/CP/S), on 120th day were 7.3, 0.38 dS m?1, 1.36%, 0.11%, 8.7%, 20.5% and C/N ratio is 15:1. The root and shoot length, fresh weight, dry weight, number of culms, and total chlorophyll content of Chrysopogon zizanioides were 65cm, 197 cm, 312 g, 104.4 g, 36 culms/plant and 40.57 mg/g at 1:1:1:1 v/v ratio of (VC/CD/CP/S) treatment and compared to control sets, the increasing ratio were 6:1, 3:1, 12:1, 12:1, 3:1, 2:1 respectively.  相似文献   
994.
体积置换法直接测量土壤质量含水率及土壤容重   总被引:2,自引:6,他引:2  
土壤含水率直接测量是相关研究和应用的基础,在土壤力学、作物栽培、农田灌溉、生态环境等研究和实践中十分重要。该文提出了一种与传统烘干称质量法相当的体积置换法直接测量土壤质量含水率及土壤容重。该方法在假设一定土壤颗粒密度的前提下,用一定体积的标准取样环刀取得土样后,通过向待测量土体补充水分使土壤达到饱和,用一定体积的水置换土壤中的充气空隙,直到土样达到饱和状态;再通过测量得到的初始/原始土样质量、饱和后土壤的质量以及已知土壤颗粒密度和水密度,计算得到被置换的充气空隙的体积,进而由此计算得到土壤质量含水率和土壤容重。采用3种不同土壤,即陕西杨凌黏黄土、北京粉壤土和江西黏红土,分别预配制成7种不同初始土壤体积含水率,含水率约为:风干土(含水率2%~3%)、5%、10%、15%、25%、30%和饱和含水率,以及3种不同土壤容重:1.25、1.35和1.45g/cm3进行室内试验。用类似的土样,采用传统方法烘干土样8、12、24、48h后,测量确定土壤的质量含水率,通过延长烘干时间测得数据表明,传统方法烘干8h所测得的质量含水率仍有1%~3.2%的含水率误差。最终试验结果表明体积置换方法测得的土壤含水率比传统烘干土样8h所测得的结果大2%~3%,比烘干土样48h所测得的结果大1%左右。体积置换方法测量操作过程简单,耗时较少,节约能源,测量结果具有较高精度。  相似文献   
995.
强度水土流失区不同治理措施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福建省长汀河田强度侵蚀山地,探讨了3种不同治理措施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治理措施区的土壤孔隙状况、团聚度、抗蚀性、入渗速率均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土壤分散率降低,土壤排水能力和通气度也有所提高。不同措施对土壤物理性质改良的总体趋势是:草灌乔措施〉补植乔灌〉老头松改造〉对照,采用草灌乔混交措施对土壤物理性质的改良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996.
黑河中游绿洲不同景观单元表层土壤水分空间变异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了解黑河中游绿洲生态系统表层土壤水分空间分布规律可为绿洲生态系统水资源合理分配与利用提供参考。使用地统计学方法分析黑河中游绿洲8—10月戈壁、林地、农地3种典型景观单元表层土壤水分空间变异特征。结果表明:1)3种景观单元土壤含水量从8—10月有下降趋势,呈中等变异特征且土壤水分相对变异(变异系数)一般在干燥时较大,绝对变异(标准差)在湿润时较大;2)表层土壤水分具有明显空间结构及季节变化特征,呈明显斑块状分布,最优拟合模型均为指数模型;土壤水分基台值和变程的变化大致与土壤平均含水量的变化呈相同趋势,具有中等和强烈的空间相关性,且10月份的土壤水分空间自相关性明显大于8和9月,相似性质斑块空间尺度有缩小趋势;3)在黑河中游绿洲区景观类型、土壤平均含水量、土壤、地貌、气候条件及人为管理等因素是造成黑河中游荒漠绿洲区表层土壤水分呈现时间和空间上明显差异的主导因素,其中平均含水量起的主导作用是持续存在的。  相似文献   
997.
基于GIS和RUSLE的粤东黄冈河流域土壤侵蚀评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TM影像图、数字高程模型DEM、土地利用类型图、土壤数据为信息源,以GIS技术和RUSLE模型为研究方法,对粤东黄冈河流域土壤侵蚀进行了评估,并分析了影响土壤侵蚀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降雨是影响土壤侵蚀的最主要因素,该流域多年平均土壤侵蚀模数为1 745.5 t/(km2.a),属轻度侵蚀;地形地貌是影响土壤侵蚀的显著因素,随着地形坡度的增加土壤侵蚀模数显著增大;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侵蚀量差异较大。根据研究结果,指出15°—25°、25°—35°两个坡度带和居民点及交通用地、草地为黄冈河流域土壤侵蚀防治的重点区域。  相似文献   
998.
基于改进生态足迹模型的市域主体功能区划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市域主体功能区的合理划分,有利于市域主体经济的形成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生态足迹模型是一种评价人类对资源环境开发利用影响程度和区域可持续发展程度的方法。该文以改进的生态足迹模型作为市域主体功能区划的技术方法,设计主体功能区划评价指标体系,与GIS的空间分析功能相耦合,对以县为评价对象的评价单元进行赋值、加权求和测算主体功能指数,确定开发与保护的阈值,并与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自然保护区等叠置分析,修正主体功能区的空间布局。结果表明:1)生态压力和开发潜力有明显的空间分布规律,除长清区外,市区其他区域生态压力大,开发潜力小;商河县、章丘市开发潜力大,生态压力较小。2)各评价单元主体功能指数界限明显,以此作为除禁止开发区外的主体功能区初步划分的依据。3)将主体功能初划结果与济南市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自然保护区、重要生态功能区进行叠置分析,修正功能区初划结果,商河县由重点开发区调整为限制开发区。生态足迹法和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功能耦合的技术方法在市域主体功能区划中取得较好应用。  相似文献   
999.
稻草及其制备的生物质炭对土壤团聚体有机碳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向土壤中添加生物质炭已被认为是改善土壤质量,增加碳吸存的有效措施。通过模拟实验,利用同位素δ13C标记技术,研究稻草及其制备的生物质炭添加对土壤团聚体有机碳的影响。结果表明:稻草和生物质炭对土壤团聚体中新形成碳和原有机碳的影响截然不同。培养112 d,来自稻草或生物质炭的新碳主要进入到中团聚体(50 ~ 250 μm)中,比例为70.3% ~ 75.3%。与对照土壤相比,稻草添加显著促进了大团聚体(250 ~ 2 000 μm)原有机碳的分解(p <0.05),但对中团聚体和微团聚体(<50 μm)原有机碳的影响并不明显,而生物质炭添加(SB250和SB350)则对大团聚体和中团聚体原有机碳没有显著影响,但SB250处理(土壤中加入250℃热解制备的生物质炭)显著抑制了微团聚体原有机碳的分解(p <0.05),而SB350处理(土壤中加入350℃热解制备的生物质炭)的则无影响。对于同一粒级团聚体,稻草与生物质炭处理的区别,主要体现在新碳分配上,而对原有机碳的影响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1000.
秸秆促腐还田对土壤养分及活性有机碳的影响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通过2年的小麦-玉米轮作田间定位试验,设置5个处理:不施肥(CK)、单施化肥(F)、化肥 秸秆(FS)、化肥 秸秆 腐秆剂(FSD)、磷钾肥减施20%(按P2O5和K2O计,与F比较) 秸秆 腐秆剂(F4/5SD),通过分析作物收获后土壤耕层养分、活性有机碳和微生物生物量碳含量,计算土壤不同形态碳素有效率和碳库管理指数等,探讨秸秆促腐还田对沿淮砂姜黑土土壤养分和活性有机碳的影响。结果表明:1)与单施化肥处理相比,常规秸秆还田处理土壤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分别增加了13.0%、4.6%和10.7%,土壤活性有机碳有效率增加12.0%和11.1%,土壤碳库管理指数提高了30.6%;2)秸秆促腐还田处理土壤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分别增加了17.4%、40.5%和12.4%,土壤活性有机碳、活性有机碳有效率和可溶性有机碳分别增加了12.0%、9.5%和51.3%,土壤碳库管理指数提高了102.3%;3)土壤碳库管理指数与土壤养分含量、土壤碳素有效率等的相关性较土壤总有机碳含量有显著提高。可见,秸秆促腐还田较常规秸秆还田更利于提高沿淮砂姜黑土土壤养分含量、有机碳中活性组分含量及其有效率和土壤碳库管理指数;即使减施磷、钾肥20%,该措施的增肥和培土效果也不会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